【编者按】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完善产权保护、市场准入、公平竞争、社会信用等市场经济基础制度,优化营商环境”。2018-2024年,中国营商环境企业调查连续开展7轮,面对面倾听经营主体的声音,记录全国各地优化营商环境建设的进展。2024年全国调研聚焦高效办成一件事改革。
前言
上海通过多方面的创新举措,不断提升贸易投资的便利性、行政效率、政府服务的规范性以及法治体系的完善度。自从推出“一网通办”政务服务品牌以来,上海在数字化转型和营商环境优化方面一直走在前列。上海市以提高便民效率为核心,不断加强服务集成创新,致力于打造一个更加高效、便捷的政务服务体系。
——优化营商环境企业调查2024
上海分队
上海,中国直辖市之一,位于长江入海口,是中国的经济、金融、贸易和航运中心。作为全球重要的金融中心,上海拥有陆家嘴金融贸易区等众多商业中心,以及上海证券交易所等金融机构。经济上,上海以服务业为主导,高新技术产业和先进制造业发展迅速,是中国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和改革发展的前沿阵地。
2024年7月22日至31日,调研员在上海市黄浦区、虹口区、徐汇区、浦东新区、奉贤区、嘉定区、青浦区、静安区进行了实地调研。
01 圆桌对话,服务无界限
近年来,上海市在政务服务方面不断创新,注重提升服务质量和办事效率。上海市不少政务服务中心通过设置咨询台和帮办区,为企业提供详细的指导和帮助。长桌高凳的快捷帮办区以及“圆桌会办区”的设置,让办事主体能够与企业负责人面对面交流,快速了解需求并提供解决方案。政务服务中心引入了类似商业服务的理念,打破传统的窗口服务模式,工作人员不再局限于固定座位,而是主动出击,为企业和市民提供贴心周到的服务。
图一
在上海市的每个政务服务大厅内,都设有专门的圆桌休息区,供前来办事的市民进行讨论和休息。此外,每个大厅都配备了宽敞的填表区域,备有完整的办事指南和各类填写表格的样本,以及清晰的办事流程说明,这些都被整齐地放置在填表台附近,方便市民查阅和使用。为了提供更加贴心的服务,每个大厅还安排了专职的引导员,随时待命,以便在经营主体需要时提供及时的协助和指导。
02 免于提交,高效服务
“两个免于提交”。上海市的“一网通办”平台推行“两个免于提交”政策,即政府部门核发的材料原则上一律免于提交,电子证照优先使用。通过电子证照调用、数据共享核验等方式,减少了实体证照提交,提高了办事效率。
图二
24小时自助服务。上海许多区的政务中心都设立了24小时自助服务区,使市民可以随时办理各类事务,如城保缴费、就医记录册更换等。自助服务区设有智能门禁系统,居民可凭身份证或随申码进入,实现政务服务“全天候、不打烊”。
智能化服务促进办事效率提升。上海政务服务中心通过应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实现了服务智能化,提高了办事效率和质量。这包括提供智能预填和预审服务,建立智能服务中枢,推出线上线下帮办体系,设置远程虚拟窗口,构建数字化运营平台,引入政务服务大模型,以及推广24小时自助服务终端,从而为企业和市民提供了更便捷、高效的服务体验。
图三
03 在领先中寻求更进一步优化
在实地调研中,受访企业肯定了上海营商环境建设工作、提及两点期待。一是期待市场恢复,一位企业负责人表示,“尽管政策优化了,但整体市场环境仍未完全恢复,企业信心不足”。二是期待统一标准,一位企业代表提到,“各区办事要求不一,有时增加了我们的负担。希望能进一步统一标准,简化流程。”
总体而言,上海市在政务服务领域不断创新,力求为市民和企业提供更高效、便捷的体验。通过推行“两个免于提交”政策,上海大幅减少了实体证照的提交,优先使用电子证照来提高办事效率。同时,24小时自助服务区允许市民随时办理各类事务,实现了真正的“全天候、不打烊”服务。此外,政务服务中心还利用大数据与人工智能技术,推动服务智能化。这些措施不仅提升了办事质量和效率,也为上海在数字化转型的过程中,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打下了坚实基础,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新动力。
调研|谢沛谋 谢万欣 罗佳利
编辑|王迈克 黄韵
排版|黄韵
2024优化营商环境企业调查往期回顾
江苏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