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完善产权保护、市场准入、公平竞争、社会信用等市场经济基础制度,优化营商环境”。2018-2024年,中国营商环境企业调查连续开展7轮,面对面倾听经营主体的声音,记录全国各地优化营商环境建设的进展。2024年全国调研聚焦高效办成一件事改革。
前言
杭州市在优化营商环境方面采取了多项措施,包括升级“最多跑一趟”改革,实现线上全流程办理,提升办事效率。各区政务服务中心通过现代化、智能化的设施,如24小时自助服务区和特色窗口,增强了服务体验。同时,杭州市还注重人性化服务,如“肩并肩”柜台设计,拉近了政府与经营主体的距离。这些举措有效提升了经营主体的满意度,展现了杭州市在政务服务创新方面的努力。
——优化营商环境企业调查2024
浙江杭州分队
杭州市,位于中国东南沿海,浙江省省会,是长江三角洲重要城市和杭州都市圈核心城市。这座历史悠久的城市被誉为“人间天堂”,以西湖的美景和深厚的文化底蕴闻名于世。近年来,杭州市大力发展数字经济,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成为全球知名的电子商务和创新科技中心。
调研员于7月28日走访了拱墅区、上城区、余杭区和富阳区四个区的政务服务中心进行调研。
01 特色窗口,创新服务
杭州市四个区都在进行“最多跑一趟”的升级改革。从最多跑一趟,到浙里办助您一次都不跑,再到兜底窗口和办不成事反映窗口,杭州市的政务服务一直争取提高办事主体办成事的效率,不断追求“高效办成一件事”。
此外,各区设置的特色窗口各有亮点。上城区新址有提供远程指导的“云窗”新设备,余杭区有浙江省首个工程渣土审批一件事专窗,拱墅区根据实时人流开设潮汐窗口,富阳区设置领导坐班岗,体现了杭州市在政务服务创新方面的努力和前瞻性。这些举措,让经营主体在办理各项政务服务时,能够享受到更加便捷、高效的服务,从而提升了整体的办事效率和市民满意度。
图一
02 拉近距离,增进沟通
优质的服务不仅包括为群众着急的速度,还包括站在群众角度思考的温度,这一点杭州市的政务服务可谓走在前头。
上城区和余杭区的办事柜台从传统的“面对面”变为“肩并肩”的设计,让服务变得更加亲近和方便。上城区的圆形柜台设计,成功地拉近了工作人员与办事群众之间的距离,使得沟通更加亲切和高效。经营主体这样评价道:“好的地方就在于拉近了我们和工作人员的距离”,“我们现在可以坐在工作人员旁边,我们可以看到他们电脑的工作流程,他们也可以看到我们现场手机操作有什么问题,及时改进。”更可喜的是上城区政务服务中心做到了办事温度和速度的“两手抓”,经营主体笑谈道:“效率一点也没有下降,办事还是很快的。”可见设计的小小变化拉近的不只是经营主体和工作人员的物理距离,更是政府深入办事群众内心迈出的一大步。
此外,余杭区卡座式柜台的设计,使陪同办理的工作人员可以在经营主体同侧指引,当多位经营主体前往共同办事时也可以并排坐在一起,方便沟通交流。
图二
拱墅区大厅内提供为残障人士提供线上线下手语翻译的服务,设有残障设施专区为残疾人提供轮椅,同时为群众提供公益伞,便民服务箱等服务。杭州市的这些人性化服务举措,有效提升了经营主体的满意度,展现了市政府在提升服务体验方面的用心和努力。
图三
03 优化服务仍需前行
杭州市政务服务的线上服务在便民通政的同时也面临一些挑战。例如,系统更新时的不可用性、自动保存功能的不完善以及线上指导的不清晰等,会对经营主体的办事体验造成一定的影响。有经营主体提到:“最后一步做错被驳回后,前面的也要重新填,自动保存功能还有待完善”
此外,经济大环境的变化也对杭州市的营商环境产生了影响。多数主体认为经济环境变差,业绩受到影响,尤其是在拱墅、上城和富阳区。然而,余杭区由于其较好的经济活力和助企政策,吸引了较多企业进驻,显示出较为积极的经济态势。这表明,尽管面临挑战,杭州市依然在努力通过政策和服务创新来提升营商环境,支持企业的稳定发展。杭州市的这些努力,不仅有助于提升经营主体的办事体验,也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随着数字赋能的不断深入,杭州市的政务服务正朝着更加便捷、高效的方向发展。展望未来,杭州市将继续推动政务服务创新,利用互联网、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技术,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激发市场活力,为经营主体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助力杭州成为更加开放、包容、创新的智慧城市。
调研| 梁静瑜 文善瞳 胡安怡
编辑丨 王迈克 蓝一鸣
排版| 黄韵
2024优化营商环境企业调查往期回顾
安徽
浙江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