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心筑城,医师节这天让我们致敬韶关医者的坚守

作者 叶志强;范永敬 2025-08-19 09:00

8月19日,当晨光洒满粤北大地,我们再次以医师节之名,向身着白衣的守护者致敬。

在韶关的街巷与山野间,这群被称为“仁医”的人们,用听诊器丈量生命的脉动,以手术刀划破病痛的阴霾,将“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誓言,写进了每一个平凡的日夜。

过去一年,南方日报、南方+联合韶关市卫健局持续推出《韶关仁医》系列报道,报道了众多难忘瞬间——或是医生手持器械,在放大10倍的视野中,完成被喻为“外科珠峰”的高难度手术;或是医生用廿五载将冷门科室打造成优势专科,破解患者“病耻感”;或是坚守在一线,用十年努力让“谈麻色变”渐成过去;或是在轰鸣车间与深井下,完成超万次相关检测,用数据筑牢劳动者健康防线……

今天,我们将这些故事集结成篇,不仅是为展现医师们可爱可亲的模样,更想传递一份理解:每一份诊断书都写满责任,每一次听诊都连着心跳,每一回坚守都关乎万家灯火。

让我们为医师点赞,致敬韶关仁医!(可多选) 粤北人民医院 吴青松 粤北人民医院 何敏 韶关市第一人民医院 卢海 韶关市第一人民医院 方宝得 韶关市中医院 曹春梅 韶关市中医院 何林海 韶关市妇幼保健院 李颖芳 韶关市妇幼保健院 潘东山 韶关市妇幼保健院 陈兰芳 韶关市妇幼保健院 李高峰 粤北第二人民医院 黄玉贤 韶州人民医院 陈斌 韶关市第二人民医院 肖建辉 韶关市疾控中心 梁栋 韶关市中心血站 向庆林 韶关市慢性病防治院 曹美娟 韶关市职业卫生与健康教育所 刘少华 韶关市职业卫生与健康教育所 陈存秋 韶关市应急救护指挥中心 王红梅 提交

正是这些平凡的坚守,构筑起韶关医疗卫生事业的坚实根基,让“健康韶关”的蓝图有了最温暖的注脚。

向所有韶关医者致敬——致敬你们以仁心为灯,照亮生命前路;以担当为盾,守护一方安康。

这份尊医重卫的敬意,不止在今日,更在每一个被守护的寻常日子里。

粤北人民医院 吴青松

作为肝胆外科的“拓荒者”,主任吴青松的双手刻着职业的印记:常年握持腔镜器械让指节粗大,掌心也磨出老茧。这些痕迹见证他年均150余台四级疑难手术,其中不乏被省级医院判定“不可医”的病例。

肝胆仁心照粤北 | 韶关仁医

粤北人民医院 何敏

在粤北人民医院肾内科,有位工作超20年的“肾”斗士——何敏。她在给予患者专业治疗的同时,还格外关心患者的情绪,倾听他们的心声,守护好患者的身心健康。

守护生命的“肾”斗士何敏|韶关仁医

韶关市第一人民医院 卢海

新年第1天,卢海完成了6台甲状腺、乳腺手术,这样的手术量是他的日常。在医院里,大家都叫他“卢博士”。36岁的他,在甲乳外科深耕了13年,“我希望能为粤北地区的甲乳外科事业贡献自己一份力量。”

深耕甲乳外科13年的“卢博士”| 韶关仁医

韶关市第一人民医院 方宝得

今年是他从医的第十八年,他把青春岁月献给了“两班倒”的急诊。无论白天黑夜,他总是时刻准备着,“正好我家离医院比较近,手机24小时开机随叫随到”。

24小时随叫随到,紧急救援时他在“临时医院”坐诊丨韶关仁医

韶关市中医院 曹春梅

在南雄市油山镇的中药香气里,曹春梅度过了整个童年。父亲背着竹篓采药,为乡亲们看病的背影,成为她最早的医学启蒙。35年前,踏进广州中医药大学的大门时,她或许没想到,未来自己会成为韶关中医治未病的带头人。

推动健康“关口”前移的中医人|韶关仁医

韶关市中医院  何林海

从数十张病床的“冷门”科室,到国家中医优势专科(培育)建设单位;从鲜有人问津的诊室,到年接诊超1.5万人次的重点科室——韶关市中医院精神心理科主任何林海深耕廿五载,在粤北山区打造出一片“心灵绿洲”。

廿五载医心路 筑就“心灵绿洲”|韶关仁医

韶关市妇幼保健院 李颖芳

在韶关市妇幼保健院,有这样一个人:他的门诊经常排着长队,义诊时桌前都是等候的身影,寒暑假期间七点就会到达手术间。他是从医三十余年的耳鼻喉科主任医师李颖芳,“医生的价值,不在科室大小,而在能为患者解决多少问题。”

十年磨剑,他让小专科绽放大光彩|韶关仁医

韶关市妇幼保健院 潘东山

他是同事眼里的“超级奶爸”,是24小时开着手机的“铁人”,他是韶关市妇幼保健院小儿外科学科带头人潘东山。

小儿外科的“超级奶爸”潘东山 | 韶关仁医

韶关市妇幼保健院 陈兰芳

在韶关市妇幼保健院超声医学科,有这样一位医者,她以小小的超声探头为“眼”,以精湛的医术和温暖的心灵为“剑”,默默守护着母婴的健康与安全。

“小探头”背后的“大超人”| 韶关仁医

韶关市妇幼保健院 李高峰

2012年,他以人才引进的方式进入到韶关医疗系统。从事皮肤病诊疗13年来,他用朴实的诊疗方式,成为皮肤病患者的温暖“医”靠。他是韶关市妇幼保健院皮肤医美科学科带头人李高峰。

皮肤病患者的温暖“医”靠|韶关仁医

粤北第二人民医院 黄玉贤

作为粤北第二人民医院感染科的一名普通医师,她从2012年扎根粤北地区工作至今。这位39岁的中西医结合“双栖医者”,在肝病与艾滋病双重战场上,用经典方剂与现代医学构建起一道独特防线。

“双栖医者”的十年跨界守护|韶关仁医

韶州人民医院 陈斌

深夜11点,韶州人民医院消化内科的诊室依然亮着灯。陈斌医生正在为一名突发腹痛的老人做检查,他的动作轻柔而专注……这样的场景,在陈斌从医的十八年里,早已成为常态。

做消化道健康的“前哨兵” | 韶关仁医

韶关市第二人民医院 肖建辉

在韶关市第二人民医院儿童康复科,36岁的肖建辉走路时左腿会划出一道轻微的弧线。那道盘踞在腿上的疤痕,像一条被岁月反复打磨的等高线,记录着两次骨折、六次手术的过往,也镌刻着一位医者对生命的特殊体悟。

腿上的疤痕,心中的灯塔|韶关仁医

韶关市疾控中心 梁栋

从毒蘑菇中毒后的紧急救援,到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再到健康教育,他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医者仁心”的深刻内涵。作为一名疾控工作者,他用专业知识守护着这座城市的健康与安宁。

公共卫生战线的健康守护者梁栋|韶关仁医

韶关市中心血站 向庆林

影响超60例造血干细胞捐献,组织超500场献血活动——这几个数字,记录着韶关市中心血站献血服务科科长向庆林的职业生涯。这位“热血摆渡人”用专业与情怀,和同事们一起,织就粤北地区用血的保障网。

热血十七载 守护生命线|韶关仁医

韶关市慢性病防治院 曹美娟

韶关市慢性病防治院(韶关市皮肤病医院)肩负着全市麻风病防治工作的重任。几十年来,医院皮肤麻风病防治工作者的足迹遍布每一个村镇,发现并治愈了2000余名麻风病人。在他们中间,有这样一位专家,她就是麻风病防治科主任曹美娟。

十年耕耘,她努力让公众不“谈麻色变”|韶关仁医

韶关市口腔医院 夏延锡

提到口腔健康,很多人就会想起他。他用心打磨每一颗牙齿,竭力守护市民的口腔健康。病人亲切地称呼他的名字夏延锡,而口腔业内及身边的同事会亲切地称呼他“老夏”。

他守护口腔“方寸之地”32年|韶关仁医

韶关市职业卫生与健康教育所 刘少华

在韶关市职业卫生与健康教育所,有这样一位职业健康“守门人”:深耕职业卫生领域21载,带领团队完成企业检测超万次;多次在市级和省级技能竞赛中获奖,被评选为省级“职业健康达人”……他就是监测科科长刘少华,用专业与担当筑起职业健康防护的钢铁长城。

刘少华:做职业病防控的监测先锋|韶关仁医

韶关市职业卫生与健康教育所 陈存秋

韶关市职业卫生与健康教育所作为职业病预防控制专业机构,肩负着全市职业病及危害因素监测等职业病防控的重任。在众多工作人员中,有这样一位“管家”,他默默奉献十九年,为韶关职业病发病率下降贡献一份力量。

耕耘十九年的职业病防控“管家”|韶关仁医

韶关市应急救护指挥中心 王红梅

自2019年9月急救优先分级调度系统(MPDS)正式上线以来,韶关120已通过电话指导创造“生命奇迹”:40名心脏骤停患者在调度员指导下恢复心跳,15名孕妇在家中平安分娩,3名气道梗阻患者从“濒死边缘”被拉回。

“云端”救援,韶关120调度员“隔空”抢回窒息老人生命

致敬韶关仁医专题>>>

南方+记者 叶志强 范永敬

通讯员 袁超

编辑 杨韬
校对 叶枫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手机扫码打开本网页
扫码下载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