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粤北人民医院肾内科,有位工作超20年的“肾”斗士——何敏。
她在给予患者专业治疗的同时,还格外关心患者的情绪,倾听他们的心声,守护好患者的身心健康。
“不仅要有好的医疗技术,也要有体恤患者的心。”这是何敏对“仁医”的理解。
危急时刻的热心人
这段时间,何敏高铁站救人的事迹传开了。
时间回到11月17日19时,距离列车进站不足5分钟。在广州南站候车的何敏,听到车站的紧急广播——寻找医务人员协助救治急病乘客。
何敏立即找到附近工作人员,确定了乘客位置后,她顾不上右脚骨折还未痊愈的疼痛,拖着行李,飞速奔向现场。
很快,她见到了瘫软在地的乘客。何敏表明医生身份后,一边提醒工作人员拨打120,一边对病人进行诊查。
在排除了心搏骤停、脑卒中等危重症后,何敏一边轻声安抚病人,一边指导众人把其安全转移至候车厅药店,利用有限的医疗条件对其进行血压、心率和血糖等系列检测。
在排查了病人的血压、血糖等问题后,何敏详细追问病史,在得知其既往患有低钾血症时,判断病人出现四肢麻木乏力可能因血钾低,于是提出了服用氯化钾片的医嘱。
此时,救护车抵达现场,何敏在向接诊的医护人员详细交代病人情况和所采取的急救措施,以及医疗建议后,才匆匆赶回检票口,此时早已错过当次的列车。
当这件事传开后,何敏说:“这是我作为医生的本分,是我们每一位医务人员的本能。”
紧急时刻的“定心丸”
多年行医,何敏有许多故事可讲。今年5月,一场急救,她记忆犹新。
患尿毒症多年的张大哥突然昏迷不醒,由120救护车紧急送到粤北人民医院抢救。
经检查,张大哥大量脑出血,出血量大于30毫升,病情危殆。由于患者合并尿毒症和高血压,手术风险极高。是否手术,家属始终犹豫不决。
此前,他一直在肾内科规律透析,家属十分相信何敏,并求助于她。经过何敏的综合评估,家属接受了她保守治疗的建议。
其间,张大哥病情波动,何敏时刻关注他的病情,动态调整治疗方案,并耐心地对家属进行心理疏导。经过医院多学科的协同救治,张大哥终于转危为安。
看着曾经昏迷不醒的张大哥,终于能正常交流,家属激动不已。“感谢何敏主任!多亏了您,我家先生才能恢复得这么好,这面锦旗和感谢信是我们全家的心意,请您务必接受。”患者张大哥的家属吉女士将一面锦旗送到。
“患者和家属能信赖我,是我行医路上坚守初心的动力。”何敏说。
勇攀高峰的带头人
在旁人眼中,何敏已是一名资深的肾内科专家,但她深知学海无涯,继续深造并取得博士学位。“只有掌握了更全面、更先进的理论知识和高精尖的医疗技术,自己心里才踏实。”何敏说。
她已连续五年入选“岭南名医”,今年11月又荣获“南粤好医生”称号。她擅长各种急慢性肾脏疾病的诊治,在急、慢性肾功能衰竭的血液净化技术以及现代化透析中心的管理和质量控制方面具有丰富经验,对血液净化血管通路方面并发症的处理更有独特造诣。
在她带领下,肾内科团队先后成功开展多项新技术:人工肝技术(DPMAS)、血浆置换术(PE)、经皮血管腔内血管成形术(PTA)等。患者从此不再“舍近求远”去省城求医,大大方便周边患者。
作为肾脏病学的带头人,何敏还利用休息时间,到基层医疗机构推广血透技术、进行专题授课、义诊筛查等公益活动。“能帮到大家,我就很满足了。”
南方+记者 叶志强
通讯员 蒋杨阳 程子杰
开栏语
健康所系,性命相托。医务工作者是新时代最可爱的人,也是最值得信赖的人。
为推动形成尊医重卫的良好氛围,韶关市卫生健康局联合南方报业传媒集团韶关记者站,持续推出“韶关仁医”系列报道。
一组组报道将致敬韶关医者仁心,展现医生可爱可亲的生动形象。
往期链接: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