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收录于专辑#南方读+#
这两种精神,总书记念兹在兹
11月7日至8日,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后首次视察地方,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广东。这一次,总书记强调:“广东增创新优势、实现新突破,必须大力弘扬改革开放精神、特区精神,以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推动高质量发展。”改革开放精神、特区精神都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习近平总书记对这两种精神念兹在兹,对广东推动高质量发展、推进现代化建设有何重要启迪?详情>>
▊ 延伸阅读
总书记交给广东的任务,“十五五”如何“走在前、作示范、挑大梁”丨政观广东
广东:推动大湾区建设迈上新高度,建设富有活力和国际竞争力的一流湾区
“好运”广东的待客之道
以赛营城,“流量广东”的留客之道
十五运会赛事正酣。在激烈的竞赛、热情的呐喊中,一个更深刻的命题摆在办赛事的城市面前:十五运会的短暂客流,如何转化为城市发展的持久动力?三地联办全运会的格局下,广东各城市正各展所长,这场关于“留量”的竞赛,或许比赛场上的角逐更加精彩。详情>>
▊ 体育文明系列解读
从“省港杯”到全运会,广东体育的“威水史”超乎你的想象|由来是广州
▊ 全民全运
▊ 创意策划产品
从十五运会看“大湾区美学”
名场面来了!1分钟回顾十五运会开幕式精彩瞬间
十五运会,有什么不一样?可能很多人会第一时间想到“三地联合承办”。事实上,随着全运会的火热进行,这一“最大特点”正在不断具象化。从感官上来看,十五运会也是一次“美的历程”,“湾区美学”处处可见。它从来不是阳春白雪的抽象概念,而是立足于地缘相近、人文相亲的粤港澳大湾区,带着鲜明的地域底色,独特的海洋“胎记”。赓续同源文脉,借力盛会契机,面向未来生长,一个活力四射的人文湾区,必将书写更多新的“美学范式”,与时代交相辉映。详情>>
▊ 深度解读
▊ 幕后故事
湾区共融风采震撼人心!十五运会开幕式藏着哪些“彩蛋”?总导演郎昆揭秘→
金牌留在家门口!广东男篮赢下的不止一场球
11月12日晚,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男篮成年组迎来巅峰对决,广东队以101∶65击败浙江队,将这枚分量十足的金牌稳稳留在了家门口。这也是广东队历史上第三次拿到全运会男篮成年组的金牌。这块十五运会的金牌,是广东男篮长期积淀的结果,更是广东篮球数十年深耕不辍的必然回响。从开局的慢热到最终的全面爆发,从技战术执行到团队默契,广东队用一场场硬仗打出了属于自己的节奏,也打出了广东篮球敢闯敢拼、永不言败的体育性格。详情>>
▊ 延伸阅读
▊ 短视频
张颂文,好样的!
张颂文,好样的!
近日,演员张颂文与多位市民、交警和医护人员在韶关合力救助受伤的市民,暖心事迹迅速在网上传开。事后接受采访时,张颂文也反复强调这是一件小事,“不管谁倒在你面前,该帮就帮,该扶就扶,有什么可怕的呢”。其实,这样热心肠的人,在广东有很多。凡人发出的微光,照亮了他人的路,让温暖在人与人之间流淌。详情>>
▊ 延伸阅读
“粤车南下”,出发!
粤车南下!首辆广东单牌车经港珠澳大桥开往香港
“请通行!”11月15日0时02分,当港珠澳大桥珠海公路口岸小车查验通道的屏幕亮起,一辆粤C车牌私家车驶离出境车道,标志着备受期待的“粤车南下”政策正式落地实施,粤港澳大湾区互联互通跃上新台阶。随着“粤车南下”正式实施,粤港澳三地单牌车辆首次在同一口岸实现同出同入,大湾区宜居宜业宜游优质生活圈正从蓝图加速变为现实。详情>>
高交会开幕,大湾区“定义”AI机器人产业格局
11月14日至16日,第二十七届高交会在深圳举行。作为主场企业,湾区多家AI机器人产业链企业参展,携数十项全球首发、国内领先、行业首创的成果集中亮相,彰显粤港澳大湾区AI机器人“技术孵化-场景验证-商业化落地”的全链条实力。依托全产业链基础和潜力,大湾区有望为全球AI机器人产业集群提供“中国方案”。详情>>
▊ 延伸阅读
趋势藏在细节中:读懂“十五五”规划建议
未来五年,中国经济会如何发展?“十五五”规划是一份路线图。10月28日,《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发布。《建议》全文近两万字,涵盖了产业发展、科技创新、国内市场、经济体制、对外开放等12个重点领域。此前,“十四五”规划建议全文两万余字,两相比较,可以看到未来五年发展重点的变化,趋势藏在这些细节中>>
“中国航天经受住了考验!”
因神舟二十号载人飞船疑似被微小太空碎片撞击而推迟“回家”的神舟二十号航天员乘组,改乘神舟二十一号载人飞船成功返回地球。至此,神舟二十号航天员乘组的太空之旅顺利结束。担任此次任务指令长的航天员陈冬在出舱后说,乘坐神舟二十一号飞船回家很踏实。人类探索太空的道路并非坦途,往往充满艰辛和挑战,这次任务是一次锻炼更是一次考验,很自豪圆满完成了任务。中国航天经受住了考验。详情>>
岂容高市拿台湾“搞事”
当日本首相高市早苗在国会答辩中抛出“台海武力冲突可能构成日本存亡危机事态”的谬论,并坚称无意撤回时,这已不是简单的外交失言,而是对中国核心利益的公然挑衅。面对日方的挑衅,中方予以坚决回击,多次提出严正交涉和强烈抗议。与此同时,中国外交部14日发布消息,提醒中国公民近期避免前往日本。有媒体分析称,“一切后果必须由日方承担”“必将迎头痛击”等强硬表态,释放出“中方已做好实质反制准备的信号”。详情>>
▊ 延伸阅读
出品:南方+编委会
本期荐读人:郑佳欣 张哲 丁建庭 吴少敏 吴哲 殷剑锋 李培 刘树强 李焱鑫 王佳 陈丹佳 廖智晟 樊静东 徐勉
整合:辜继漫
设计:丁薇薇
荐读稿源:南方日报 南方杂志 南方网 南方农村报 南方周末 南方都市报 南方+ South 南都N视频 南方人物周刊 南都周刊 广东教育杂志社等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