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粤港澳大湾区成了“喜洋洋”“乐融融”的“痛城”,全国各地的朋友们都被它们“萌晕”。
在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东莞赛区现场,吉祥物成了“最会玩的气氛组”,有时旋转挥手,有时即兴舞动,甚至在观众意想不到的瞬间“倒立”——脚尖朝天、稳若定海神针,所到之处,听取“哇”声一片。
期间,“喜洋洋”“乐融融”的扮演者接受南方+的采访。这对搭档的艺名叫“宏宏”和“林少”,是东莞职业街舞演员。短短几天,他们凭借一个个夸张、热烈的动作与互动征服观众,也在社交媒体上火速出圈。
“我们只是想让观众笑着离开赛场。”宏宏说。汗水与热浪之下,是他们一遍又一遍排练出的默契和创意,让这场全民运动盛会,多几分青春的律动与欢乐的张力。
一个倒立“炸”全场
当粉色的“乐融融”和白色的“喜洋洋”出现在篮球场边,观众几乎立刻被吸引。随着音乐节奏响起,“乐融融”一个猛冲——竟然倒立了起来!圆滚滚的身体短暂地离地两秒,脚朝天,稳稳撑住,观众席立刻爆发出欢呼。社交媒体的评论区随即“炸了”,网友惊叹:很好地诠释了“活力大湾区”!
宏宏笑着解释:“是真的倒立,不是翻身。我们得真撑下去,脚朝上,两秒钟的时间才够。”那一瞬间的轻盈,背后是无数次汗湿的练习服。
他们的出圈,不只是因为会“倒立”。在比赛间隙,他们摇尾巴、转圈圈、撞栏杆、蹦迪式挥手——每一个动作都充满节奏感与表演力。“现场还有很多自由发挥的互动。”林少说,“看到板凳、啦啦棒、扇子,都会临时拿来玩,因为我们本来就爱玩,吉祥物嘛,就是要活跃气氛。”
两人都来自街舞圈,动作创意来自街舞的地板动作、支撑动作等。“我们提前练了一个半月,和导演组一起一点点改进,看哪些动作能安全地运用在赛场上。”宏宏说。
他们的搭档关系也有“人设”:“乐融融”更活泼搞怪,“喜洋洋”偏文静沉稳。“设计老师也希望这样,一个动一个静。我们穿上衣服就融入角色了。”宏宏笑说。
在采访过程中,宏宏和林少也展示着这对“最E”和“最I”的奇妙组合,宏宏侃侃而谈,林少微笑应和。两人在比赛现场一个炸场、一个接应,是最熟悉的默契。
如今,他们的表现已成为东莞赛区的“招牌”。“现在各个赛区的吉祥物都‘卷’起来了,单脚旋转、上下跳动、倒立,纷纷参考我们的动作。”宏宏说,“这是一件好事,大家都想把现场气氛带热。吉祥物应该是让观众开心的存在。”
热浪、重量与训练的默契
观众看到的是欢乐与热烈,但那层厚重的“人偶服”里,是另一番世界——胸前挂着重达八斤的锂电池,整套服装又重又束缚动作。“动作限制特别多,脚又短,走起路来踉踉跄跄。”宏宏回忆,“有一次,观众以为我摔倒是搞笑,其实那次是真的晕倒了,脑子突然缺氧,直接趴地上。”
尽管服装内装有两个小风扇降温,但长时间高强度动作仍然让人筋疲力尽。“我们每天都要反复练习,倒立、旋转、踢腿,每一个动作都要在那层布偶服里完成。”林少说,“要先扎马步,手才能伸到尾巴那去动。‘摇尾巴’其实是用手在里面拉动的。”
他们在后台与导演组不断调整动作幅度,确保安全又能展现动感。“我们练了一个半月,从街舞动作里改造出适合吉祥物的版本。”宏宏说,“有的动作太大,服装跟不上;有的动作太小,又不够活泼,我们一点点调整。”
即便如此,他们仍欢乐地加入即兴创意——“我们戴上头套,谁也认不出我们,想怎么玩就怎么玩。”宏宏笑着说。也正是这种“放飞”的状态,让他们和观众之间有了共鸣。
训练间隙,徐杰在场边偷瞄他们的镜头成了设计媒体上的“名场面”。“他本来就挺喜欢我们两个的。”宏宏说,“我在场边转尾巴挑逗他们,他就想看看我们到底是谁。”
从CBA俱乐部到全运会舞台,宏宏早已是“老江湖”。他还是广东宏远篮球俱乐部的吉祥物扮演者,如今能站上十五运会的舞台,更感荣幸。“全运会比联赛更严格,我们也更克制一点,但心里特别激动。”
十五运会期间,全国球迷来到东莞观赛,宏红直言,观众也很辛苦,希望大家看完比赛,无论输赢,都能笑着走出赛场。
今晚,广东队将向金牌发起最后的冲击,腼腆的林少坚定地喊:“加油!”宏红接过话茬:祝广东男篮顺利摘金,我们必须拿到金牌!
策划:靳延明
撰文:郑家琪 龚名扬
摄影:龚名扬
设计/视频:钟雨晴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