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荐读|打造大湾区“蓝色粮仓”,阳江有多拼?

作者 雷怡婷 2025-08-24 12:37

重点关注

风筝之乡 御风而行

这种迎风而上、永不言败的坚韧,早已刻在阳江千年不息的海风里,跃动于逆风翱翔的风筝线上。当十五运会沙滩足球决赛的呐喊声与夜光风筝的流光共舞于海陵岛夜空,这座“中国风筝之乡”正以御风而行的自信与敢闯敢拼的胆魄,在体育与文化的交响中,为“绿能之都、海丝名城”奏响一曲刚柔并济的时代强音。详情→

打造大湾区“蓝色粮仓”,阳江有多拼?

从“渔船捕捞”到“牧海耕渔”,乘着“百千万工程”的东风,海洋经济已成为阳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引擎,生产总值由2021年413.9亿元跃升至2024年495.5亿元,对全市经济贡献率达54.4%,占全市GDP比重30.4%。

作为“中国南海渔都”,阳江如何用活海洋资源禀赋,擦亮“阳江海鲜”品牌,破浪闯出一条向海而兴的蓝色发展之路,打造粤港澳大湾区的“蓝色粮仓”?详情→

达成合作意向+10!“阳硒优品”选品考察团到田间地头寻找“源头好物”

8月20日,广东省物业管理行业协会和碧桂园服务粤西区域等物业企业,南方报业传媒集团阳江记者站、阳西县融媒体中心等媒体,以及阳西县农业农村局等政府有关部门,组成“阳硒优品”进万家行动选品考察团,深入阳西县的田间地头,走访各农业企业、合作社,寻找阳西“源头好物”,并召开深度对接座谈会。详情→

八年磨一课!阳江这名“斗鱼村支书”凭啥能为千名“乡村网红”授课?

作为广东省委网信办、省农业农村厅联合主办的千名“乡村网红”大培训中唯一授课的村干部,朱远超带着第一埒村“从0到1”“从有到优”的乡村振兴故事,为这场覆盖五期、惠及千名学员的培训注入了鲜活的基层实践经验。详情→

时事热点

漠阳视评|预计旅游收入×3,今年的开渔季为何更好看更好玩了?

8月16日,当南海“开渔令”再次在阳江海陵岛响起,一组数字格外引人瞩目:预计今年开渔季三天活动期间将吸引近30万人流量,旅游收入有望超2亿元——这几乎是去年7100万元收入的近三倍。

数字背后,是一场节庆思路的深刻嬗变:阳江正以市场化思维重构节庆逻辑,以文化体验激活消费需求的创新实践,更彰显出传统渔俗与现代旅游深度融合的无限可能。详情→

相关阅读

“鱼王”拍卖

“100万元三次,成交!”8月17日8时,在阳江海陵岛头鱼拍卖活动现场,一条164公斤的鞍带石斑鱼,经24轮激烈竞价一锤定音,引起阵阵喝彩。“今天中了头彩,今年肯定好运连连!”“鱼王”得主说。详情→

南海开渔祭文里的“新经济”

“伟哉大海,吞吐日月,孕育万物,润泽四方。”在开渔前的祭海典礼祭文中,可以感受到世代漠阳儿女对海洋的敬畏与期盼。这片深蓝不仅孕育出丰饶的鱼虾,更滋养着向海而兴的新经济,润泽四方百姓。

作为粤港澳大湾区向西延伸第一城、珠江口西岸都市圈的重要增长极,阳江如何用活海洋资源,闯出一条经略海洋的“破浪之道”?详情→

南海开渔祭文里的“生态观”

当阳江海陵岛闸坡渔港的千艘渔船再次扬起风帆,这场延续二十三载的开渔盛典,早已超越传统渔汛的范畴,成为诠释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共生共荣的鲜活样本。详情→

南海开渔祭文里的“海丝路”

8月16日,一年一度的南海(阳江)开渔季活动举行,渔船列阵,汽笛鸣响,带着万千希望奔向蓝海。而在开渔前的古老祭海典礼中,一篇仅数百字的开渔祭文,有对丰收的祈愿,有对自然的敬畏,更有穿越时空的回音——“文明互鉴,瓷丝通商,海作津梁,友好邻邦”“海丝遗风,精神永存”。详情→

揽四金一银,阳春为何能走出郭清、胡瑶瑶这样的优秀运动员?

阳春“双星”闪耀世界竞技场,不仅是运动员的荣誉,更是阳春人民的骄傲,背后体现出阳春体育事业发展的扎实成效。近年来,阳春市深入实施全民健身国家战略,发力重大体育赛事及群众性体育活动举办、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体育+”产业发展、体育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工作,让体育事业成为强体魄、增文明、促发展的有力抓手。详情→

探秘“海上森林”,在阳江开启治愈之旅

广东阳东寿长河红树林国家湿地公园是全省首个“国字号”河流型湿地公园。2025年6月被省委、省政府通报表扬为推进绿美广东生态建设工作突出集体。详情→

县域动态

阳江有个“功夫村”

走进江城区中洲街道潭塘村,沿路武旗飘飘,墙绘上的武术招式格外醒目:黑墨勾勒的马步沉稳如桩,朱砂点染的腿法迅疾如电,无声诉说着两百年的武术传承。详情→

阳江阳东600多艘渔船、4200余名渔民共赴南海“逐鲜”

开渔啦!历经3个半月的伏季休渔期,新一轮开渔季如期而至!8月16日中午12点,2025年南海(阳东)开渔令声响,阳江市阳东区东平国家级中心渔港码头,600多艘渔船、4200余名渔民统一步调、满怀信心,浩浩荡荡地向大海出发,竞逐秋天的第一口“鲜”。详情→

南方观察丨从木船渔网到钢筋铁骨,解码阳西破浪之道

作为阳江“一核两翼、多点联动”海洋经济总体格局的重要组成部分,阳西县以海洋经济为核心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基础厚实,坐拥174.23公里海岸线、5668平方公里海域面积、30万吨级泊位深水港、全国最大的海洋牧场示范区和雄厚的海上风电产业基础,渔业总产量和海水鱼苗产量均居全省县级第一,向海图强大有可为。详情→

阳江阳春首批健康驿站启用

近日,助力“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阳江阳春市健康驿站启动仪式暨庆祝“8·19第八个中国医师节”活动举行。详情→

海陵珍珠马蹄:盐碱地珍宝的产业突围之路

海陵珍珠马蹄,这一仅于当地特殊盐碱地生长的珍稀品种,近年来借助科技创新、产业链升级以及品牌化运营,成功攻克价格低迷、加工低效等发展难题,开辟出一条特色农产品的突围之道。详情→

阳东视窗

阳东打好“蓝色”产业牌|速览《南方日报·阳东视窗》第22期 

详情→

阳春视窗

双星闪耀 体育兴城 | 速览《南方日报·阳春视窗》62期

详情→

阳西视窗

踏浪争“鲜” 驭风耕海

详情→

整理:南方+记者 雷怡婷

编辑 李恺莉
校对 何翠莹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手机扫码打开本网页
扫码下载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