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栏语】
珠江潮涌,岭南风劲。
当全球产业变革的巨浪拍打时代堤岸,广州正以“12218”现代化产业体系为经纬,编织一场从“制造大市”迈向“智造强市”的宏大叙事。
创新突围,自动驾驶、飞行汽车、商业航天,“广州智造”的背后是前沿技术从实验室走向市场的加速度;
数智赋能,机械臂与算法共舞、物联网与AI协同,“两业融合”“两化转型”让传统产业“老树发新枝”;
聚链成势,从人工智能集群到生物医药龙头,再到现代服务业高地,广州正以链式思维重塑产业发展大格局。
从产业地图的重新绘制到发展范式的深刻变革,这场关乎城市能级跃升的智造突围,正在产业发展一线猛烈地进行着。
跟随广州“12218现代化产业体系调研”的脚步,南方日报、南方+推出“12218·广州行”系列报道,请看第八篇《破界出海!广州现代商贸“新势力”重构万亿贸易版图》。
琶洲广交会展馆内,“广州造”具身智能机器人在广州国际智能制造技术与装备展览会现场“大显身手”,斩获全球订单;
4000公里外的纽约时代广场,“Z世代”排队三小时冲进名创优品旗舰店,货架上的IP联名盲盒被“一扫而空”;
当巴黎玛黑区的买手店主理人还在为季度选品发愁时,希音(SHEIN)上线的新款服饰已经“横扫”全球市场,占据时尚弄潮儿的衣橱。
这些炽热的商业图景,正以秒级的响应速度重构着“千年商都”的贸易基因。
在加快建设“12218”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开局阶段,广州现代商贸业在8个现代服务业中扮演着龙头引领角色。身处波谲云诡的全球贸易市场,广州如何在数字化转型与全球化浪潮中劈波斩浪“链动世界”?在“12218”现代化产业体系媒体调研行动中,光亚法兰克福、名创优品、希音这三家现代商贸“新势力”,给出答案。
出海,弄潮聚“利”
现代商贸一头连着供应、一头连着消费。在数字化、智能化、平台化加速驱动下,广州企业将“广货”的基因编码进全球贸易的肌理,演绎着新时代的商贸传奇。
光亚法兰克福,以展促贸搭建全球商贸“超级枢纽”。
作为华南地区最大的中外合作展览企业,光亚法兰克福先后打造广州国际专业灯光、音响展览会,广州国际智能制造技术与装备展览会,广州国际电线电缆及附件展览会等专业展会,为全球买家提供“一站式”产业对接平台,更带领企业一同前往海外参展,帮助制造业企业更好“走出去”,推动展会实现从“卖全球”到“链全球”的跃迁。
名创优品,缔造“兴趣消费”零售新标杆。
在东京银座、纽约时代广场、巴黎香榈大道,带有“MINISO”标志的红色门店成为年轻消费者打卡新地标。发迹于广州的名创优品,凭借以IP驱动的“兴趣消费”模式,已成长为全球规模最大的自有品牌综合零售商,拥有全球超150个顶级IP资源,并有多个中国独家/首发IP授权,全球IP产品销售规模突破100亿元。
希音,为全球快时尚启动“数字引擎”。
在番禺的制衣工厂内,从收到希音的订单、面料到将成衣送至希音仓库,只需5天:面料制作1天,裁剪、车缝和收尾3天,二次工艺1天。这种堪称“极致时尚”背后的“极致速度”,源于希音创新的“小单快反”数字化按需柔性供应链模式,解决了行业的高库存风险,从源头减少浪费,由此带来更加物美价优的产品。
知名咨询机构GlobalData发布数据显示,从2024年全球时尚市场的市场份额来看,希音以1.53%的市场份额,超过ZARA、H&M和优衣库,仅次于耐克和阿迪达斯,成为全球第三大时尚品牌。
加“数”,链动全球
纺织、会展、零售,形成了广州现代商贸“生产—展示-消费”的闭环生态。而在广州悠长的商贸发展史中,这三大产业又流淌着共同的血脉——脱胎于珠三角庞大的制造业腹地,成势于改革开放的发展热潮。
这深植于制造基因与改革精神的商贸密码,正以数字化浪潮为墨,在全球版图上书写现代商贸“广州范式”的进化方程式。
第137届广交会正在火热进行,琶洲再现“万商云集”的盛景。广州光亚法兰克福展览有限公司总经理胡忠顺表示,在广交会的带动下,广州会展行业的头部效应明显,“对比起传统的单一展览功能,我们更致力于打造领先商贸平台,为参展企业及观众带来各种工业自动化的先进科技和解决方案”。
距离琶洲广交会展馆不远的名创优品,与广交会同样有着“不解之缘”。“公司首批海外经销商,正是那些前来参加广交会的境外采购商。”名创优品集团公关总监陈畅透露。
过去一年,名创优品是全球社交媒体平台上的“热搜常客”——先后打造了Chiikawa中国联名首发、哈利波特全球快闪、黑神话悟空独家联名线下主题店等标志性IP事件。
超强IP“吸金力”背后,有着强大的供应链支撑。名创优品在全球有超过1400条优质供应链,其中珠三角的供应商占比约50%。“正是凭借着强大的供应链优势,我们不仅在全球实现高频上新节奏,而且能满足不同国家、不同文化年轻人的兴趣消费乃至全球近8000家门店贴近地域特色的偏好商品需求。”陈畅表示。
这种“快反能力”在希音身上更显极致。
希音最为拿手的“小单快反”柔性供应链运营新模式,将原本“散装”的服装产业,变成一个数字化、时尚化、国际化的供应链。其服装制造创新研究中心,更将按需生产的创新实践与精益生产结合进行前沿探索,并将研究成果通过培训等方式赋能给供应商。
童装供应商谢双涛的蝶变,映射着广州“服装人”的进化。2018年接触希音时“不知黑五为何物”的他,如今已经陆续新开了4家分厂,工厂总面积增加了7倍,工人数量增加10倍,月出货量从此前的五六千件上升到了高峰期的40万件。
从琶洲会展展馆里的全球订单到希音的极速供应链,从名创优品的潮品矩阵到千万中小企业的数字化转型,广州以“展”为媒,以“数”为擎,以“链”为脉,共同勾勒出现代商贸体系的未来轮廓。
强基,谋新筑“势”
2024年,广州商贸业交出硬核答卷:全市社零总额实现1.1万亿元,批发零售业增加值占全市GDP比重超过13%,在全国主要城市中位居前列;现代商贸业现有市场主体占比全市第一,从业人员超过全市的10%。
当前,广州正以现代商贸业高质量发展为主线,以创新驱动和数智化、绿色化转型为动力,推动传统商贸转型升级与新兴消费业态协同发展,为广州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现代商贸之都提供坚实基础。
全域布局,锚定方向。近日印发的《广州市现代商贸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明确,广州将聚焦全面增强国际商贸中心功能,培育更多千亿级、百亿级现代商贸企业,强化现代商贸业和先进制造业、未来产业融合互促,推动千年商都向现代商都转型。
载体升级,消费升维。围绕“5+2+4+22”商圈格局,广州推动一批商业项目落地(含购物中心、独立百货、文旅商业等),加快太古里、万象城、SKP等高端商业载体建设。今年广州正在筹备市内免税店落地,将推动更多本土品牌和国货“潮品”进入免税渠道,吸引更多境外人士境内消费。
融合创新,激发活力。广州用好“羊城消费新八景”城市消费IP,持续营造线上线下消费热点。结合十五运会前中后阶段,以及240小时过境免签等政策做文章,办好精品消费月、国际购物节、精品美食周、直播电商节、“Young城Yeah市”等主题活动,创造IP消费、文旅消费、国潮消费、体育消费、夜间消费、首发经济、银发经济等多种消费新热点。
从千年商埠到国际枢纽,广州现代商贸业的转型升级之路,正是中国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构建新发展格局的生动实践。在创新驱动与制度型开放的双轮牵引下,这座城市的商贸变革持续为全国探路,为世界提供观察中国经济韧性与活力的时代窗口。
策划:龚晶 陈思勤
统筹:李鹏程
采写:南方+记者 黄舒旻
设计:钟冠婷
更多阅读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