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速!万亿产业酝酿“翻盘王牌”|12218·广州行

作者 李鹏程;张冠军 2025-03-24 09:30

开栏语

珠江潮涌,岭南风劲。

当全球产业变革的巨浪拍打时代堤岸,广州正以“12218”现代化产业体系为经纬,编织一场从“制造大市”迈向“智造强市”的宏大叙事。

创新突围,自动驾驶、飞行汽车、商业航天,“广州智造”的背后是前沿技术从实验室走向市场的加速度;

数智赋能,机械臂与算法共舞、物联网与AI协同,“两业融合”“两化转型”让传统产业“老树发新枝”;

聚链成势,从人工智能集群到生物医药龙头,再到现代服务业高地,广州正以链式思维重塑产业发展大格局。

从产业地图的重新绘制到发展范式的深刻变革,这场关乎城市能级跃升的智造突围,正在产业发展一线猛烈地进行着。

跟随广州“12218现代化产业体系调研”的脚步,南方日报、南方+今起推出“12218·广州行”系列报道。敬请垂注。


“大家都变成了高阶智驾第一梯队,小鹏一不小心成了高阶智驾第0梯队。”3月13日晚,小鹏汽车春季发布会上,何小鹏这句略带打趣的表态,在互联网刷屏。

幽默的背后,揭示出行业的残酷竞逐。用何小鹏的话来说,2025年第一季度是中国智能驾驶发展的“戏剧时刻”;忽然之间,智驾成了所有车企的“紧急战略”。

所有车企都在“竞速”。“智能化、网联化”注定成为广州不可错失的“翻盘王牌”。

在广州“12218”现代化产业体系中,智能网联与新能源汽车是唯一一个以万亿为目标的战略性产业集群。今年,广州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加快打造“万亿产值、智车名城”。

我们跟随全市“12218”现代化产业体系调研行,走进由新势力领跑的“超车”现场。

小鹏汽车研制的人形机器人(受访者供图)

小鹏汽车研制的人形机器人(受访者供图)

先锋,迭代进化

产业竞逐的赛道上,挤满了“广州的车”。在广州“12218”现代化产业体系调研行活动中,这些车企各具风采。

小鹏汽车,AI赋能的“智驾先行者”。

就在何小鹏喊出“戏剧时刻”的当晚,2025款小鹏G6和G9依次亮相。销售数据显示,7分钟G6大定破5000台、45分钟G9订单超3000台。以“全栈自研”为核心战略的小鹏汽车,在国内率先实现“端到端大模型量产上车”。2025年,小鹏汽车计划继续投入95亿元研发资金,其中45亿元专项用于AI领域,目标直指“全民智驾”时代。

瑞立科密,行稳致远的“安全护航者”。

老司机在为道路突发情况采取“点刹”制动措施之前,瑞立科密研制的系统设备早已根据车辆行驶状态,“预判”了可能面临的情况,并通过提早反应,极大缓解了抱死风险。从ABS(防抱死制动系统)到ESC(电子稳定性控制系统)、EBS(电子控制制动系统)再到AEBS(自动紧急制动系统),瑞立科密为自动驾驶提供了“生命环”级安全保障。

瑞立科密的研发车间。

瑞立科密的研发车间。

文远知行,自动驾驶的“场景拓荒者”。

开年被全球科技巨头英伟达“重仓”的文远知行,最近又有双喜临门。2024年财报显示,文远知行Robotaxi业务收入及海外收入同时创下历史新高。近日,文远知行自动驾驶小巴(Robobus)驶入巴塞罗那市中心,开启了西班牙首个公开道路前装量产自动驾驶试运营服务。在此之前,文远知行已在法国、瑞士实现了商业化落地。

文远知行的自动驾驶小巴。

文远知行的自动驾驶小巴。

在装备研发上驱动强引擎,在整车制造上跑出加速度,在产业升级上开拓新空间……广州的上下游企业不断开拓智能网联与新能源汽车的“产业版图”,共同造就了广州“智驾竞速”的产业生态。

跨界,重塑韧性

拥有“看家本领”,又能“一专多能”;练就“拿手好戏”,还能“联袂出演”……跨界创新、协同合作,正在成为当下广州智能网联和新能源汽车产业演进的底层逻辑。

其背后,指向的是产业生态对基础共性技术的重视。

在小鹏汽车工厂,与真人身高体重相仿,酷似穿着一件防护服的人形机器人IRON已在“上班”。凭借一双“灵巧手”,它能精细化抓取、感知重力与材质变化,直接挑战工厂流水线中的高精度操作任务,如拧螺丝、装配零件等。

看似与汽车产业“不搭界”的具身机器人,实则是最离不开汽车工业的科技产品。“汽车企业去研制人形机器人具备很多独立的优势。”小鹏汽车助理总裁胡逸宁谈到。

譬如,自动驾驶的传感和感知,跟机器人的传感和感知是共通的技术;自动驾驶大模型的思考和训练,与机器人的大脑的思考,也具备同样的技术路径;哪怕是机器人的量产,汽车工业的高度自动化产线也会助力其提升效率效能。

人形机器人IRON已在“上班”。

人形机器人IRON已在“上班”。

车企造车,还在塑造“产业公地”。这也是汽车产业之所以能成为广州支柱产业的重要原因。

“只有振兴产业公地,才能振兴制造业。”哈佛商学院教授加里·皮萨诺和威利·史编写的《制造繁荣》一书提到:“新一轮产业变革核心是数字化、智能化和网络化,相关基础共性技术成为新技术高地。”

文远知行深耕自动驾驶领域。“在软件算法如感知、预测决策等方面,无人机、无人车、无人船等都有共性的需求。我们将依托低空经济,推动全空间无人体系产业集聚发展。”公司副总裁黄烨华表示。

瑞立科密锚定汽车主动安全领域。“接下来,商用车+乘用车的整个汽车市场都是我们的方向。企业正在基于安全稳定控制系统的技术积累,研发更进阶的自动驾驶系统。”瑞立科密副董事长总经理黄万义说。

看似另辟蹊径,甚至“不务专业”的企业行为,实则是广州汽车工业重塑产业韧性、激发竞争力的创新之举。

路况,畅行无阻

汽车产业弯道超车的关键,不仅仅在于“车”本身,还在城市能否为技术进化提供高清无阻的“路况”。

迈向“智车名城”,广州有三大支点。

文远知行为自动驾驶场景打造的系列产品。

文远知行为自动驾驶场景打造的系列产品。

立法,亮起“绿灯”。今年2月实施的《广州市智能网联汽车创新发展条例》,对智能网联汽车运营要具备什么条件、安全如何保障、事故责任如何认定、怎样赔偿等问题通过立法予以明确,为全国提供立法范本。

技术,集群“刺客”。广汽集团车规级高安全大容量全固态电池能量密度达国际领先水平;小鹏汽车的图灵AI智驾体系,带来平均“每2天一迭代”的智驾体验;鸿基创能高性能膜电极连续3年市场占有率居全国第一。

场景,路测“天堂”。广州发布全国第一宗面向L4及以上高级别自动驾驶示范运营的高精度地图审图号,全市累计开放测试道路1298条,发放427张测试牌照,道路测试总里程规模位居全国前列。

从自动驾驶到人形机器人,从立法破冰到全球布局,这场万亿级产业革命没有“中场休息”——油门已踩到底,智车之城正在狂飙突进!

策划:龚晶 陈思勤

统筹:李鹏程

采写:南方+记者 李鹏程

摄影:南方+记者 张冠军

设计:钟冠婷

链接

突围!创新医药“杀入”全球前列|12218·广州行

编辑 张晓晨
校对 曹柏英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手机扫码打开本网页
扫码下载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