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近岁末,如果要在今年的茂名乡村找一组“关键词”,那“热闹”必是其一。
就在11月20日,广东万村篮球赛省级总决赛在茂名打响,赛事以化州多个乡村运动场作为比赛场地,引来全省21支“村BA”冠军队上演巅峰对决。
这样的热闹场面,在当下的茂名乡村已屡见不鲜。今年以来,村BA、村播、村厨、村K、村跑等一批批“村”字号赛事持续上新,让沉寂的乡村一次次沸腾。更可喜的变化是,乡村经济也跟着村赛一起火热起来。
茂名如何把赛事流量转为经济增量,乡村微动力因何澎湃?
找到乡村振兴流量密码
乡村振兴,关键在人。在这场实践中,茂名把关键的范畴延伸到“人气”。
人气怎么引?在各地举办乡村赛事一浪高过一浪的热潮中,答案显而易见。
今年7月,化州市在鉴江街道东方红村举办首次“村BA”活动。23个镇(街道)代表队来了,十里八乡的球迷来了,为期24天的赛事吸引超10万人次到现场或线上观赛。
在高州,接踵而来的村BA篮球联赛于南塘镇彭村村篮球场打响,还请来国内知名篮球教练杜锋到场助阵。40天赛程里,25支村级代表队迎“篮”而上,每场赛事都能感受到乡村篮球带来的全民参与热情。
茂南则把气排球、拔河、村BA、排舞四个类别赛事打包,办起了全民健身运动会。同时举办“文体夜市”活动,通过文艺武术汇演、全民健身赛事、趁墟夜市烟火,让城市社区、乡镇农村都热闹起来。
在电白,连续数月举办的乡村音乐会,陆续走进旦场、林头、沙琅、观珠等乡镇,打造了“村音”大舞台。音乐旋律在乡间田野间悠扬回荡,为村民群众带来了一场场丰富的视听盛宴。观众席上,村民们或站或坐,眼神中闪烁着对音乐会的期待与向往。
信宜把三华李成熟的季节打造为“530享李季”,用将近一个月的时间,设计徒步、烟火、非遗展演、龙舟赛等多元活动串联文旅线路,带游客解锁青山绿水间的新玩法。
一年来,茂名乡村接二连三举办的各种“村棋”“村厨”“村K”“村乒”等村赛持续火热,属于乡村赛事的星星之火已经在广袤农村燎原。
广东省农村科技特派员、仲恺农业工程学院专任教师周映萍认为,“文体+”赛事活动是群众性的多线性、多重性的体验和参与活动,通过活动举办将带来大量流量,包括人口的流量和消费的流量,以及产生经济的增量。
火热的村赛,让茂名找到了乡村振兴的“流量密码”。
以人气带旺乡村产业
有了人气,怎样讲好产业故事?细细探究,每一场村赛,都有巧妙的安排。
你捧山茶花、我举百香果花束,甚至还有蚕丝被……这是化州“村BA”各镇街球员进场的一幕场景。呼应手里拿的,是牌子上举的。笪桥黄瓜队、那务温泉队、中垌黑毛豆队、合江丝绸队……连每个球队的队名,都是一面宣传家乡产业的活招牌。
“‘村BA’与特产结合,打的是球赛,更是一场宣传大战!”观众黄超平通过这场球赛认识了不少土特产,直言“上了一堂地域、农产品、美食、旅游等综合知识的科普课”。
在电白巡演的乡村音乐会,人群熙熙攘攘,既沉醉于舞台上的精彩演出,也流连于台下的夜生活。葛山村活动现场,以沉香产品为主打的农产品展示及展销、自媒体网红现场直播带货、地道小吃一条街吸引了诸多消费者。红花坡村趁机把活动举办地设在海镇堡文旅区,为新打造的文旅目的地拉来一波客流。
赛场外,由赛事催生的“城郊经济”“夜间经济”,让村民和村集体获得的是实实在在的收益。
化州东方红村,借赛事引来的人气,成立强村公司,导入乡村新业态,办起了小龙虾美食城。露营帐篷下火红的冰镇小龙虾与大麦汁儿碰撞,露台上忘情的歌唱,开启了月夜下的另一种狂欢,带动了村集体和村民双增收。
每晚,高州石鼓公园旁小摊档的灯准时亮起来,这条聚集了上百个摊档、数百米长的乡村夜市,因高州市首届“村BA”篮球联赛而兴。夜市从9月中旬开市以来,平均每晚营业额达18万元。
把赛事流量转为经济增量,更多的增收故事在演绎。深镇镇举办“村K”,带动20多个摊位出街,为村集体增收10万多元;泗水镇举办周末嘉年华活动、全民徒步节等活动,拉动销售总收入78.32万元,为村集体增收约40万元;根子镇举办“村乒”争霸赛,国庆期间带动全镇各类收入100多万元……
持久激发乡村微动力
火热的乡村赛事、火红的乡村经济,这背后是乡村振兴激发的动力,是“百千万工程”赋予的活力。
也有人会产生这样的疑问:究竟能火多久,会不会是“昙花一现”?如何避免“轰轰烈烈开场、冷冷清清收尾”的结局,怎样在商业运作和农趣农味之间保持平衡,成为考验当地推动发展能力的一道必答题。茂名市委因此召开过专题会议进行研究。
茂名提出,充分尊重基层和群众首创精神,紧紧依靠人民群众,聚焦全民健身、“赛事+产业”,探索“体育+”赋能乡村振兴良性机制,持续激发体育赛事活动内生发展动力,探索以赛事聚人气、以人气带产业、以产业促共富的乡村振兴发展之路。
这一年来的实践见证,这条路正越走越宽广。
发展“体育+”首要是尊重基层首创精神。在高州,各地坚持以农民为主体,举办各类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体育盛事,让赛事从“办一次”到“常常有”,从“专业内”到“群众中”。仅国庆节假期,高州镇村就举办了30多场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做旺乡村文旅市场,实现全域旅游收入同比增长12.5%。
探索“体育+”赋能乡村振兴良性机制。化州创新众筹、潮玩、公益、融合“四招式”,坚持“众人的事情众人办”“不多花一分钱”的理念,仅用10天时间就把“中医药文化夜市”筹办起来。开市当天就带动1万多人次参与,涉及公益开支和经营收入近10万元。
如今,在茂名的广袤乡村,乡村赛事引发的涟漪仍在延续。增强百姓体质、丰富文化生活、拉动当地经济、促进社会发展,“体育+”正为茂名乡村打开加快发展的新空间。
开栏的话:
今年是“百千万工程”走深走实的关键之年。茂名肩扛“在市域发展、县域振兴中走在粤东粤西粤北前列”使命,以头号力度推动“百千万工程”加力提速。招数频出的改革创新,成为茂名综合实力整体跃升的关键支撑。即日起,南方+茂名频道推出“百千万·茂名亮招”系列报道,关注一年来茂名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的新举措新进展。敬请垂注。
“百千万·茂名亮招”栏目
策划:陈戈
统筹:刘俊
撰文:杨建雄
设计:刘栋铭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