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地共享优质教育医疗资源,怎样深入影响你我生活?|百千万·茂名亮招⑥

作者 颜志雄;叶洁;刘栋铭 2024-11-23 23:27

教育是民生之基,医疗是民生之需。两个关键词放在一起,能透视一座城市的吸引力。

茂名信宜提供了观察的窗口:华南师范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等教育名牌和中山大学医疗名牌相继导入,县城吸引力大增。信宜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从2022年的42.16%提升到如今的46%,2023年1月以来县城新增常住人口约4万人。

实施“百千万工程”,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新型城镇化,目的是让县域这个战略支点全面强起来。持续完善基础设施体系和公共服务供给,突出办好县城中学和医院,才能更好满足周边人口到县城就业安家需求。

依托“双百行动”,省地共享优质教育医疗资源在茂名越来越多,如何深入影响你我生活?


省的优质资源注入县城

11月11日,广东省人民医院与电白区政府签订框架协议,启动“五级”(省-市-县-镇-村)联动医疗帮扶项目。由广东省人民医院牵头,与茂名市人民医院、省医粤西医院及电白区乡镇卫生院、村卫生站共建远程医疗网络平台,贯通“五级”医疗机构远程协作诊疗渠道,开展远程会诊、示教、培训。

广东省人民医院与电白区政府启动“五级”(省-市-县-镇-村)联动医疗帮扶项目。

广东省人民医院与电白区政府启动“五级”(省-市-县-镇-村)联动医疗帮扶项目。

“今年6月,我院与电白区人民医院共建广东省人民医院粤西医院,‘五级’联动医疗帮扶项目能够共同提高茂名和电白的综合医疗服务能力。”在广东省人民医院党委副书记杨荣源看来,人才培养、学科建设等方面,可以相互促进,相互提高,促进整体医疗服务能力的提升。

实施“百千万工程”以来,省的优质医疗资源纷纷下沉。今年1月,茂南区人民医院与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共建医疗联合体,挂牌“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茂南合作医院”。

省的优质资源注入县城,背后还有“百千万工程”的大推力。2023年8月,广东启动实施百校联百县助力“百千万工程”的“双百行动”。推动校县结对、合作共建,是优势互补、合作共赢的协作,既助力县域高质量发展,也有利于高校实现高质量发展。

信宜与中山大学合作,共建中山六院粤西医院。“我们不是托管,也不是帮扶,而是共建,将粤西医院作为中山六院的外延,进行同质化建设。”中山六院副院长姚麟说。在今年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成绩单中,粤西医院提升了480名,进步全国第一,11月通过“三甲”评审。

依托“双百行动”,省地合作办学在茂名遍地开花。去年9月,华师附属信宜学校、华师砺儒高级中学、广外附属信宜学校同时开学,新增11400个学位。今年9月高中校区开学后,广东实验中学附属茂名学校从去年首届五个年级延展为小初高共十一个年级的办学规模。今年10月,高州市教育局在民生热线中透露,高州正在谋划中大附设高州学校等项目。

华师附属信宜学校小学部。

华师附属信宜学校小学部。

今年以来,已有6家以上茂名市、县级医院与省级医院共建医联体并签约挂牌,多所省名牌学校启用,打破地域界限,实现优质资源的跨区域流动与共享,在教育、医疗等民生关键领域产生强大的“化学反应”。

优质民生服务在身边

68岁的何女士以为患了阑尾炎,在中山六院粤西医院(信宜市人民医院)进行胸片和CT检查后,发现是全内脏转位的“镜面人”,即她的阑尾长在左下腹,并确诊为腺癌。

针对何女士的病情,该院经过多学科会诊,为何女士实施3D腹腔镜下乙状结肠癌根治手术。术后11天,她康复出院。

该院胃肠外科主任医师陈实说,“镜面人”合并乙状结肠癌十分罕见,相关文献报道不超过10例,手术思维及操作均需“反其道而行”,对手术者是一次较大的技术挑战和考验。

中山六院粤西医院(信宜市人民医院)。

中山六院粤西医院(信宜市人民医院)。

以往患者需前往大城市的省级医院看病,不仅路途遥远,还面临挂号难、住院难等问题。省地联动后,患者在当地就能获得省级水平的医疗服务,缩短就医时间和成本。

多级医疗资源下沉、联动,保障着人们的身体健康。教育提质,为孩子们铺就梦想之路,优质的民生服务效果持续放大。

去年,位于信宜市玉都新区的华师附属信宜学校、广外附属信宜学校两所学校同时开学,信宜人在家门口获得了1.1万多个名校学位。学生家长感慨,“现在孩子在家门口就能上好学校,家庭生活幸福指数都高了不少。”

从崭新的校园设施到科学的课程体系,从经验丰富的骨干教师到先进的教育教学方法,省级教育资源的下沉,为莘莘学子开启广阔的知识殿堂之门。

茂名与中山大学、华南师范大学等6所高校院所结对联动,确定校地结对合作共建项目38项,推动校地深度合作,开创互促共进新局面。

多个“首个”为老百姓带来实实在在的利益和自豪感。中山大学信宜水环境治理中心打造全省首个县级水环境治理智慧模式;华南师范大学与信宜合作打造粤东西北首个心理健康教育指导中心。同时,聚焦“百千万工程”开展高校与镇(街道)结对共建,在茂6所高校结对帮扶12个镇(街道)建立了结对关系,开展帮扶活动,成效初显。

市县资源再下沉镇村,对乡村的整体发展产生强大的辐射带动作用。优秀教师下乡、远程教学设备应用以及教育帮扶政策的实施;市、县级医院与村镇卫生院建立紧密医联体,专家定期坐诊、医疗设备更新换代、医护人员培训提升等举措让村镇公共服务水平跃升。

让更多人到县城就业安家

从华南农业大学研究生毕业后,李荣松也曾考虑留在相对发达的珠三角发展,但他最终选择回到家乡信宜。李荣松的决定既受家乡情怀感召,又受引才政策吸引。

到信宜二中这所县中任教后,李荣松每月除基本工资外,还能申请2000元人才补贴,以及500元重点高校毕业生就业补贴。在买房前,他每月还能申请1000元安家补贴。

随着“百千万工程”加力推进,教育医疗资源的高质量配置焕发县城强大引力,茂名县城人口多年“逆流”增长,带来人才、技术、产业等要素汇聚。

信宜市玉都新区。

信宜市玉都新区。

从2022年信宜玉都新区编制出台,到如今高楼建筑、商住小区、主题公园等设施拔地而起,信宜市城区总规划面积达到63平方公里,县城面积不断扩大,现代活力之城雏形显现。

县域的医疗、教育服务水平的提升,增强社会保障能力,促进了发展环境的优化。今年5月,高州、信宜入选全省首批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新型城镇化试点名单,两地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茂名新城是一篇新型城镇化建设大文章。今秋开学季,坐落在茂名新城的广东实验中学附属茂名学校高中校区启用。省级教育资源落地与城市医疗、文化、体育、住宅等功能配套同频共振。

广东实验中学附属茂名学校高中校区。

广东实验中学附属茂名学校高中校区。

“在茂名读书可享受省级教育资源,相信我们的选择没有错。省实茂名学校新校区非常漂亮,设施也更完善,有了更多新期待。”一位学生家长说。

如今,茂名新城管理机构揭牌,交通、学校、医院等先导性项目梯次布局,一个精明紧凑的茂名新城加速拔节生长。


开栏的话:

今年是“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走深走实的关键之年。茂名肩扛“在市域发展、县域振兴中走在粤东粤西粤北前列”使命,以头号力度推动“百千万工程”加力提速。招数频出的改革创新,成为茂名综合实力整体跃升的关键支撑。南方+茂名频道推出“百千万·茂名亮招”系列报道,关注一年来茂名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的新举措新进展。敬请垂注。

“百千万·茂名亮招”栏目

①县城人口“逆流”增长的背后,新型城镇化如何打造?

②盘活土地资源,茂名怎样实现“既要又要”?

③三统一四工序,农房风貌提升新招为哪般?

④赛事流量转为经济增量,乡村微动力因何澎湃?

⑤布局土特产全链条,“信”字号扮演什么角色?


策划:陈戈

统筹:刘俊

撰文:颜志雄 叶洁 刘栋铭

设计:刘栋铭

编辑 苏斯铭
校对 居伟强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手机扫码打开本网页
扫码下载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