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是肇庆“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下称“百千万工程”)典型突破年。肇庆推动典型突破引领全面发展,全面推进强县促镇带村,奋力开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新局面。
12月以来,多个重点项目接连迎来多个新节点,项目建设火力全开、加力提速,向着全年目标任务全力冲刺——肇庆2个案例入选2024年度全国典型改革案例、跨境电商集聚区加快建设、乡镇变身文旅新空间让土地再生“金”……
重点项目是社会经济发展的“稳定器”和“压舱石”,更是扎实推进“百千万工程”的“新动能”。本期《南方日报·肇庆观察》聚焦肇庆如何夯实项目“硬支撑”,点燃发展“强引擎”,加力提速实施“百千万工程”,更多精彩,敬请垂注。
一版
01
肇庆2个案例入选2024年度全国典型改革案例
高水平保护知识产权 高质量推动城乡融合
在深入实施知识产权战略背景下,肇庆以建设国家知识产权强市建设试点城市为抓手综合运用法律、行政、经济、技术、社会治理等多种手段,持续深化管理、创造、运用、保护和服务五大机制综合改革,构建了全生命周期、全方位覆盖的知识产权保护工作格局。详情>>
02
肇庆大旺跨境电商国际货站项目开业
口岸功能延伸至“家门口”
通过大旺跨境电商国际货站的运营和服务,肇庆高新区将进一步完善跨境电商产业配套,逐步引导跨境电商企业将产品设计、研发、生产、物流等全链条产业配套布局该区,建设成为肇庆东部跨境电商集聚区,从而联动周边地区形成大湾区大型跨境电商产业集群。详情>>
二版
01
扮靓乡村焕新貌,打造文旅新空间
高要让土地资源再生“金”
随着“百千万工程”在肇庆不断深入推进,连片的乡村容貌焕然一新。在高要区,一个个美丽乡镇正通过村容村貌“扮靓”吸引资本入驻,促进人口回流,盘活的土地资产重新焕发新的活力,让文旅空间火起来,也让当地村民富起来。详情>>
02
金利乡村小院“潮流记”
盘活闲置土地,打造小院“微经济”
众所周知,金利镇是“中国小五金之乡”,镇内工业氛围十分浓厚,成熟的产业吸引了十多万外来务工人员。金利镇相关负责人表示,“开设爱群小院的目的,既是盘活乡村闲置资源,也是服务本地企业,丰富职工群众生活,留住产业技能人才。”详情>>
三版
01
四会以典型突破为引领扎实推进乡村再造
33条省典型村年经营性收入平均60万元
肇庆四会市以典型突破为引领,发挥首批8个典型村示范带动作用,抓好第二批25个省典型村培育提升。当前,四会全域33条省典型村年经营性收入平均60万元,九成以上行政村达到美丽宜居村标准,超千户农房完成微改造,扎实推进乡村再造,持续推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详情>>
02
四会下茆镇村民企业同心
扮靓绿美宜居典型镇村
下茆镇将因地制宜,继续利用好本地特色资源,抓好基础设施建设,打造发展农业研学休闲旅游、商贸生活服务配套圈,带旺周边村庄发展产业,带动周边村民增收,努力建设成为具有典型示范意义的标杆镇。详情>>
四版
01
地处粤桂交界封开南丰镇,“过五关斩六将”崭露头角
肇庆山区学校屡获省级青少年科技奖
在人们的共识里,科学教育的水平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密切相关。即便从实际看来,来自南丰镇的老师和学生们所努力的成果,确实谈不上有多少“科技含量”,但脚踏实地、求真务实的科学精神,却在他们身上熠熠生辉。详情>>
02
20多年奔走助困一线,累计筹款超2000万元
李德明入选全国道德模范候选名单
李德明是肇庆市鼎湖区的一位退休居民,今年已经72岁的他仍然坚持奔走在爱心助困一线,积极处理来自社会各界的求助。20多年间,他发动社会力量累计筹措资金超2000万元,帮助困难群众超1.5万人。详情>>
统筹:吴帆
撰文:王焌鑫 刘亮 刘舜欣 施亮 刘宇恒 卢逸轩
整合:唐锦洪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