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4周年之际,南方+茂名党建频道策划推出“茂名红色地标展新颜”栏目,深入茂名这片承载厚重革命记忆的热土,探访革命遗址的保护新貌与活化实践。



遗书映赤忱,千村铸丹心|茂名红色地标展新颜④
在茂名化州市笪桥镇柑村村,广东南路革命化州教育基地迎来一批又一批参观学习的干部群众。革命烈士李卡的狱中遗书《天一亮,你就会看见太阳的微笑》吸引大家驻足诵读。“每一次对参观者介绍起李卡烈士的遗书,大家都感到震撼,也深受教育。”化州市委党史研究室主任凌惠航说。
数据统计,化州老区村庄有2525个,数量居全省第一。“‘白发翁妪在,闲坐谈革命’是化州革命老区村头巷尾的习常话题。”凌惠航说,“广东南路革命化州教育基地所在的柑村村,是革命战争时期广东南路、粤桂边地区牺牲和贡献最大的村庄之一。”
近年来,化州深入挖掘传承红色历史,以广东南路革命化州教育基地为依托打造“红色柑村”。如今这里已成为粤西、桂东南等地区党员干部群众开展红色教育、体验红色文化旅游的热门打卡地,红色基因的感染力与红色旅游的吸引力持续焕发魅力。
化州老区村数量居全省首位
走过广东南路革命化州教育基地门楼牌坊,正对面是柑村革命烈士陵园,刻着“革命烈士永垂不朽”的纪念碑在绿树间格外醒目。右手边,广东南路革命化州教育基地全面焕新的展陈空间进入了收尾阶段,工作人员穿梭在各个展区进行细节打磨。
广东南路革命化州教育基地占地660平方米,2019年底建成开放。“展馆内容主要是以南路革命斗争为背景,以化县革命斗争为主线。”讲解员叶浩美介绍。
广东南路革命化州教育基地。
广东南路革命化州教育基地。
在展陈的智能化沙盘上,清晰展示着广东南路革命区域和粤桂边区革命斗争区域。“当时化县处于争夺南路地盘的要道,兵祸匪患大行其道,所以革命也尤其彻底。”叶浩美指着革命史迹图说。
1925年10月,广东南路革命全面铺开。1926年秋,广东省农民协会南路办事处从梅菉迁驻高州南皋学舍。广东省农民协会南路办事处主任黄学增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同时,还指导化县等10个县市成立县级农会。
数据统计,到1926年底,化县参加农会的会员占南路农会会员总数的10%,有12444人。1928年7月,在白色恐怖笼罩的情况下,化县的共产党员逆风发展到1294人,占当时南路17个县(市)党员总数的31.7%。
化州市委党史研究室主任凌惠航介绍广东南路革命历史。
化州市委党史研究室主任凌惠航介绍广东南路革命历史。
凌惠航介绍说,“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化县曾一度成为南路革命的工作中心、交通中心、暴动中心。被广东省委定为‘应以最大力量去工作’的‘第一等地方’。”
1928年12月,中共南路特委机关遭到严重破坏,南路党组织停止活动近十年。直到1940年,南路党组织全面恢复,南路人民开展抗日救亡运动有了坚强的领导核心。
“现在我们所在的柑村,就是抗日战争时期的革命老区村,也是广东南路和粤桂边地区牺牲和贡献最大的村庄之一。”叶浩美讲解说:“据不完全统计,在革命战争时期柑村共3000多人口,有1000多人参加和支持革命活动,牺牲了26人,其中被评为革命烈士的有23人。叶宗玙、叶致英、叶车养三位烈士的事迹入选《中国共产党革命英烈大典》。”
化州23个镇(街道)都是老区镇(街),老区村庄有2525个,数量居全省第一。
化州23个镇(街道)都是老区镇(街),老区村庄有2525个,数量居全省第一。
据不完全统计,化州有10万多人参加革命,牺牲的革命同志和被杀害的革命群众达9000多人,其中被评为烈士的有678人,是广东南路革命较活跃、斗争较激烈、参军参战和为革命献身人数最多的县,是广东省七个一类革命老区县之一。
在展陈的革命老区村名录板块,半个墙壁的表格,记录了化州从大革命和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抗日战争时期、到解放战争时期的老区村庄名录。统计显示,现在化州23个镇(街道)都是老区镇(街),老区村庄有2525个,数量居全省第一。
老区村红色教育形态更加丰富
凌惠航是广东南路革命化州教育基地展陈升级改造的主要筹备者之一,对展馆里每一处文字、图片,他有着很深厚的情感。教育基地的展陈升级改造后,史料更加翔实。如今,化县以至广东南路浴血奋战的抗战史早已在化州党员干部、人民群众中入脑入心,迸发出向上发展的蓬勃力量。
自2017年柑村被列为全省“红色村”党建示范工程建设村庄以来,柑村深入挖掘传承红色历史,以打造区域性红色文化教育基地撬动乡村旅游,人气越来越旺,逐渐成为红色旅游热门目的地。
党员干部前来参观学习。
党员干部前来参观学习。
近年,化州立足于干柑村深厚的红色资源,将柑村革命烈士陵园由原来的200平方米扩改到2000平方米,配套建设了广东南路革命化州教育基地、化州市委党校柑村分校、化州市革命历史文化长廊等系列设施,进一步丰富红色教育形态。
作为老区村,柑村紧紧围绕“党建引领+红色传承+乡村振兴”的目标,按照“田园风貌+红色旅游+农村党建”的“1+1+1”模式总体规划,将田园风光、红色资源、党建文化和红色旅游、乡村旅游有机结合,同时因地制宜推动产业发展,投资40万元建设150亩老区人民水果基地,致力打造集研学、康养、运动于一体的粤西乡旅红色村教育基地,成功获批首批“广东省文化和旅游特色村”。
柑村被列为乡村振兴建设美丽红色村的示范村,入选省“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典型村。
柑村被列为乡村振兴建设美丽红色村的示范村,入选省“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典型村。
2023年,柑村被中组部列为乡村振兴建设美丽红色村的示范村,2024年入选省“百千万工程”典型村。如今,柑村“红色”教育基地作用凸显,各级基层党组织纷纷组织党员到柑村革命烈士纪念碑瞻仰先烈、开展主题党日活动,柑村正成为使用率高、承载力强、示范意义突出的红色旅游乡村。叶浩美介绍,“自开馆以来接待党员干部群众42.5万人次,带动了柑村红色旅游发展。”
如今,化州围绕广东南路革命化州教育基地、广垦热带农业公园、化州市革命历史陈列展等节点打造了多条以“重温红色记忆,传承红色基因”为主题的红色旅游线路,形成寓教于游的红色文化体验带,已成为当地深受欢迎的红色旅游品牌。
撰文:叶洁 通讯员 李军 黄光照
视频:杨建雄
海报:刘栋铭
往期回顾: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