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4周年之际,南方+茂名党建频道策划推出“茂名红色地标展新颜”栏目,深入茂名这片承载厚重革命记忆的热土,探访革命遗址的保护新貌与活化实践。敬请垂注。



(播放视频,时长1分33秒)
青砖藏星火,古院焕新生|茂名红色地标展新颜①
在茂名高州市府前路与潘州中路交会处,一座占地1600多平方米的青砖灰瓦清代书院——南皋学舍静立于闹市中,却澎湃着跨越世纪的革命回响。这里是广东省农民协会南路办事处、中共南路地方执行委员会的旧址,也点燃了1926年广东南路工农运动的燎原之火。
作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和“老区精神教育基地”,南皋学舍在新时代焕发新生。2024年6月,“中共广东南路早期革命史陈列”在此揭牌,一年来吸引超4万名党员干部前来淬炼党性。今年初,高州市更以此为原点,发布三条红色教育路线,串联党性教育与青少年研学场景,让革命精神化作高质量发展的驱动力。
广东南路农民革命运动的“红色心脏”
南皋学舍门口,硬山顶式拱门楼下,两块红底黑框的牌子引人注意。一块写着“中共广东南路早期革命史陈列”,另一块上书“广东省农民协会南路办事处、中共南路地方执行委员会机关、中共茂名县支部”。高州市党史地志办公室副主任陈军指着牌子说,“南皋学舍不仅是岭南传统建筑的瑰宝,更是广东南路农民革命运动的‘红色心脏’。”
南皋学舍是砖木结构的岭南风格建筑,古朴典雅。
南皋学舍是砖木结构的岭南风格建筑,古朴典雅。
走进南皋学舍,三进院落、砖木结构的岭南风格建筑古朴典雅,檐底彩绘壁画与励志门楣尽显文教底蕴。“南皋学舍是一座清代古建筑,原本是高州府学宫生员学习和住宿的地方。”讲解员何采莲介绍,“这里集中展示了从大革命时期到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广东南路革命先辈的斗争史迹。”
据介绍,广东南路革命的起点可追溯至1922年,中共早期党员黄学增受组织派遣回到家乡雷州半岛,传播马克思主义并建立党组织。在一块电子屏幕展示的历史地图前,陈军解释,“民国时期的广东南路,是包括当时茂名、高州等15县2市及广州湾(今湛江市区)的地区,也就是我们现在的阳江、茂名、湛江及广西部分地区,覆盖面积很大。”
陈军介绍广东南路革命路线覆盖区域。
陈军介绍广东南路革命路线覆盖区域。
1926年秋,“广东省农民协会南路办事处”从梅菉迁驻于南皋学舍,黄学增、梁本荣、韩盈、钟竹筠、朱也赤等革命先驱在此领导南路革命运动。“彼时,南路农民运动发展迅猛。1927年,中共广东区委在这里成立了中共南路第一个地区级党组织——中共南路地委。”陈军说,“中共南路地委黄学增、梁本荣、韩盈、钟竹筠和中共茂名县支部书记朱也赤等领导人都在这里办公,南皋学舍成了革命的中心。”
中共广东南路早期革命史陈列,由大革命的兴起、大革命的发展、武装起义、革命烈士、部分早期革命领导人五个部分组成。沿着参观路线,何采莲介绍,“这里曾举办过南路农民协会骨干培训班,召开过南路农民、南路工人、南路青年代表会议。南路的工农运动风起云涌,声势浩大。”
沙画设计的图案展示当年的峥嵘岁月。
沙画设计的图案展示当年的峥嵘岁月。
在南路各地区武装起义展示屏前,何采莲轻触滑轨展示屏,一幅幅沙画设计的图案再现了当年的峥嵘岁月,让人为之动容。何采莲说,南皋学舍作为当时革命中心枢纽,随着中共南路地委的建立,南路党组织和农会组织蓬勃发展,先后建立了12个中共县级支部;建立了10个县级、146个乡级农会,会员规模达12万人,形成了南路革命的燎原之火。
沉浸式体验感悟初心使命
陈列内,一张张珍贵的历史照片、一件件实物展品,展现了中共广东南路地区早期革命斗争的艰苦卓绝和革命先烈的英勇无畏。陈军说,“南皋学舍的革命斗争主要集中在1926年—1927年。1927年‘四一二’政变后,浪潮很快波及高州。中共广东南路领导机关转移至广州湾,继续领导开展革命活动。”
近年来,广东南路革命历史研究不断深化。2023年,粤桂琼闽四地学者齐聚茂名,发布《中共广东南路组织建设史研究》成果,重构革命历史发展全貌。2024年6月7日,“中共广东南路早期革命史陈列”(南皋学舍)正式揭牌,通过文物、影像与互动展陈,生动还原当年的革命场景。
2002年,南皋学舍被列为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
2002年,南皋学舍被列为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
茂名市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茂名市红色革命遗址保护利用项目工作小组总顾问、茂名市老战士联谊会会长邓刚在回顾陈列的筹备工作时说,他们组织专班跑遍了南路各县市、省档案馆和广州农讲所,收集了很多革命历史资料,拍摄了很多革命遗址和革命文物的照片,保证把好政治关、史实关、文字关,布展版面设计先后改了十多次。
今年1月,“老区精神教育基地”揭牌仪式暨高州市红色教育路线发布在南皋学舍举行,这个革命遗址被赋予了新使命。陈军介绍,“高州市委、市政府以南皋学舍为起点,打造了三条主要的红色教育路线,为全市党员干部、青少年以及广大群众提供了良好的学习场所。结合南皋学舍党史展陈,高州市党史地志办在此打造了党史方志驿站,目前高州建有党史方志驿站 8 个。”
高州红色教育路线手绘图。资料图
高州红色教育路线手绘图。资料图
此外,南皋学舍还结合高州本土文化,设立了荔枝文化室、龙眼文化室、冼夫人文化室和非遗文化室等文化功能室,通过仿真场景、AR、VR技术等再现南路农民运动的壮阔图景,让参观学习中感受沉浸式体验,让红色故事更生动触达年轻群体。
在这里不仅参观中共广东南路早期革命陈列,还可以参与致敬英烈、缅怀英烈献花互动,感悟初心使命。何采莲说,“从 2024 年修缮开馆以来,南皋学舍接待党员干部达4万多人次,参加研学游的学生8000多人次。”
南皋学舍里,学生们开展研学活动。
南皋学舍里,学生们开展研学活动。
在这里,历史的厚重与时代的脉搏共振,古建的保护与精神的赓续同行。走进南皋学舍,触摸到的不仅是青砖的温度,更是一代代共产党人初心如磐的信仰之力。
撰文:叶洁 通讯员 黄光照
视频:颜志雄
海报:刘栋铭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