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桥飞架,深中共舞!南方日报推出深中通道通车特别报道

2024-06-30 06:31

伶仃洋,珠江流域最大的喇叭形河口湾,属弱潮河口。天堑自此生,伶仃洋将周边城市隔开,深莞惠、珠中江两大城市群遥遥相望。

745年前,当宋代名臣文天祥从这里走过,发出“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之慨时,人们也许想象不到,未来,这里大桥飞架,改变5.6万平方公里的发展格局,串联4个万亿级城市,影响8600万人口跨越珠江口的交通方式。

当珠江口东西两岸城市群连成一片,当一张规模庞大的交通网、产业图、创新链、生活圈编织成型,意味着一个新的融合时代来临。

对跨越珠江口的追求,从未停止过。

珠江狮子洋之上,虎门大桥矗立海中。

1992年10月28日,虎门大桥开建。作为中国自行设计建造的第一座特大型悬索桥、珠江口首座跨江大桥,虎门大桥成为当时广东省境内一座连接广州市南沙区与东莞市虎门镇的跨海大桥。自此,珠江口东西两岸天堑通。

珠江伶仃洋海域,港珠澳大桥蜿蜒而过。

2009年12月15日,港珠澳大桥开建。连接香港、珠海和澳门三地,港珠澳大桥不仅成为世界上最长的跨海大桥,更是一座同心桥、复兴桥。自此,港澳连粤天更宽。

4年后,珠江狮子洋再现超级工程,南沙大桥开建,直连广州南沙区与东莞沙田镇,成为继港珠澳大桥之后,珠江三角洲又一座世界级桥梁工程;3年后,深中通道开建,伶仃洋上长虹再卧波。

这是一场史诗级的交通改写。107.651公里的路,变天堑为通途,刷新国内外桥隧技术多个第一,人类在伶仃洋上实现了颠覆性的跨越:距离在变小,空间在变大。

这是一场大融合的不倦追求。从虎门大桥到深中通道,走过32载春秋,历经11000多个日夜,凝聚数万建设者力量,激荡成改变历史的滚滚洪流:联通四海,拥抱五洲。

 接续昨日的奋斗,深中通道宛如一条劈波斩浪的箭镞,从历史穿越未来,让梦想照进现实。

伶仃洋畔,更短的距离在这里演变。从2个小时到30分钟通勤圈,带动越来越多的产城裂变——从联动到融合,深中组合港航线不断加密,深中跨市公交将与深中通道同步开通;超过600个政务服务事项实现“深中通办”,电子证照实现“深中互认”,深中政务服务“跨城通办”、资质资格跨区域互认通用、建设珠江西岸现代物流与供应链基地等事项取得阶段性成效……

伶仃洋畔,更大的空间在这里打开。大桥飞架,深中通道将串连起代表深中两地未来的“战略要地”——珠江东岸,深圳是创新之城,汇聚了海洋新城、九围国际总部区、深圳国际会展中心、深圳宝安国际机场、深圳机场东高铁站、大铲湾码头等平台载体和海陆空枢纽;珠江西岸,中山有参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主阵地翠亨新区和国家级开发区、创新主引擎火炬开发区,1小时范围内是小榄镇、古镇镇、南头镇等中山制造业腹地。双城变同城,“深圳+中山”模式开启,为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提供更多可能,为珠江口一体化发展作出更多示范。

四海临风,交通万国。2024年6月30日,新的珠江口时间掀开历史性一页:站在伶仃洋“海上天路”,24公里长的世纪工程,印刻着再次横跨珠江的无畏、无私、大勇、大智,横贯于珠江口两岸人流、物流和资源交换,激荡于人文、经济和社会互动。

水气激荡,乃生长虹。伶仃洋里不伶仃,越过历史苍穹,深中通道正奏响一首新时代的伶仃洋之歌。


10个故事,见证深中从双城到同城的跨越丨大桥飞架 深中共舞

联合招商:广邀天下客,携手打造投资热土|深中故事①

干部培训:拉近“心理距离”,同吃同住同学习|深中故事②

跨城漫游:书写“诗与远方”,迎接“泼天流量”丨深中故事③

产业协作:扩大生态链,“深圳研发+中山制造”落地丨深中故事④

创新创业:深圳中山联动,梦想“飞”进现实丨深中故事⑤

人才流动:既有工作成就感,更有生活幸福感丨深中故事⑥

跨城通办:审批“破圈”,共享“同城待遇”丨深中故事⑦

智库联动:发挥“最强外脑”,助力深中协作丨深中故事⑧

跨市公交:双城高效通达,30分钟通勤圈到来丨深中故事⑨

同城生活:携一人共白首,栖双城以奋斗丨深中故事⑩

翠亨新区:融湾桥头堡,发展新支点丨大桥飞架 深中共舞

立体交通:飞跃伶仃洋,联通大湾区丨大桥飞架 深中共舞

中山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品质大提升,迎接东岸客丨大桥飞架 深中共舞

中山“工改”:腾出新空间,承载新协作丨大桥飞架 深中共舞

古镇镇:迈向全球一流照明灯饰之都丨大桥飞架 深中共舞

中山治水:岐水复清流,香山添绿韵丨大桥飞架 深中共舞

坦洲镇:广开“南大门” 水乡焕新颜丨大桥飞架 深中共舞

中山市农业农村局:“大桥时代”乘风起,城乡融合开新局丨大桥飞架 深中共舞

小榄镇:开创“深圳研发+小榄制造”协同新路丨大桥飞架 深中共舞

陈鸿宇:携手并进,珠江口城市群加速“共生共赢”

张传卫:发展清洁能源,打造湾区“双碳”经济新高地

陈伟鸿:一桥架而满盘活,强化湾区“黄金内核”

陈醒菲:用好金融“活水”,为湾区发展“强筋健骨”

【出品】南方日报珠三角新闻部

【监制】林焕辉

【策划】张培发

【采写统筹】罗丽娟

【编辑统筹】高静宁 杨杰利

【美编统筹】莫迪

编辑 王浩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手机扫码打开本网页
扫码下载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