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年“会”观察④|关键之年,县域产业如何大有所为?

作者 蔡沚彦;杨立轩;黄嘉锋 2025-02-05 20:28

2月5日下午,汕头举办“强产业、优环境、促协调,全力推动‘百千万工程’三年初见成效”全省高质量发展大会汕头分论坛活动,邀请智库专家、区(县)和镇(街道)代表、有关工作专班和企业、高校代表发言,亮思路、晒方法,提愿景、比决心,为高质量发展激发更多工作热情。

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汕头县域应当有何作为?站在“百千万工程”实现“三年初见成效”的关键一年,县域产业又该如何大有所为?分论坛现场,与会代表纷纷围绕主题“支招”分享、建言献策。

紧盯“三新两特一大”产业

县域经济成为会场的高频词。“今天的汕头,县域产业积厚成势。”汕头市政府副市长赵志涛表示,汕头坚持抓好产业发展,紧盯对县域经济增长具有重大引领作用的“三新两特一大”产业,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持续向好

赵志涛介绍,以研发设计、工艺流程、生产制造、检测认证“一体化”模式打造完整海上风电产业链入选中国改革2024年度案例;总投资超300亿元、占地超5000亩的汕头国际纺织城首期交付使用,已入驻企业超1000家,引进多个锦纶项目,有力补齐广东化纤产业链短板;潮南内衣家居服、澄海玩具创意入选2024年度省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

“因地制宜推动兴业、强县、富民一体发展”,在汕头也得到了良好的诠释。南澳坚持“工业不上岛”向海图强,成功举办首届全国海岛民宿大会,获评“中国最美生态文化旅游名县”、获批整县推进农文旅融合发展试点。

如何集中抓好产业发展?汕头还全力打造大型产业集聚区六合产业园区、绿色新材料产业园、汕头科学城,推动综合保税区扩围提质,临港经济区启动建设。

谈及临港经济区建设,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城市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汪志雄带来满满干货。

与会代表纷纷围绕主题“支招”分享、建言献策。 南方+ 蔡沚彦 拍摄

与会代表纷纷围绕主题“支招”分享、建言献策。  南方+ 蔡沚彦 拍摄

汪志雄表示,汕头应通过临港经济区的建设,抓住东亚制造业产业链供应链网络重构的机遇期,打好“侨”牌,进一步集聚吸引湾区高端产业转移,培育现代临港产业体系,强化汕头—东盟产业链合作,提升汕头中间品贸易额度,优化汕头外贸结构,以贸促工,带动汕头产业结构向新向智转型升级。

“在产业发展方面,和民营经济相匹配的要素供给是汕头的一大特色。”汪志雄认为,要在产业支撑空间、产业生产空间、产业服务空间等方面深化高品质、成体系的供给,激发新产业需求

汪志雄提出四点“借势”,汕头要借势临港经济发展和东南亚经贸密切的机遇,加快建设临港经济区;借势城中村专项借款城市扩围的难得政策机遇,因地制宜推动区镇村空间结构优化;借势省专项债自审自发等货币政策适度宽松的政策红利,大幅推动城市承载能力提升;借势2025年度“百千万工程”重点工作任务,对标对表做好任务部署。

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

因地制宜发展县域特色产业,汕头有想法、更有行动。

“百千万工程”实施以来,澄海区积极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新型城镇化建设。例如在发展特色产业上,澄海区加快总投资超200亿元的3个玩具专业园区建设,2024年全区玩具创意产业规上产值140.9亿元、比增5.2%;聚力打造百亿级狮头鹅产业集群,创新实施“南鹅北养,北鹅南销”发展模式,2024年全区狮头鹅全产业链总产值超60亿元。

濠江区则用好丰富的海风资源,大力发展海上风电主导产业,加快“四个一体化”、风电职业培训中心、六自由度实验平台等一批行业领先的关键项目投产。

“我们将协同加快海上风电产业园、海工装备产业园、广澳港三期、风电母港等重大平台建设,吸引全国乃至全球海上风电创新要素集聚,促进海上风电产业向深远海和国际市场拓展,推动‘海上风电+’融合发展,筑牢风电产业走出广东、辐射东南亚的品牌根基。”濠江区“百千万工程”指挥办副主任谢沛杰说。

潮阳区在打造传统产业创新示范区上先行先试,加快汕头国际纺织城建设进度,完善基础设施配套,为全球纺织品采购中心、纺织工业园、都市智慧产业园二期、东洋产业园建设提供有利条件。同时,奋力推进重大能源工程建设和发展新材料产业集群。

从被动调整到主动探索再到创新转型,潮南区两英镇则深耕建设龙岭、风华、高美三大工业片区,靶向发力、精准招商,引进项目37个,总投资42.5亿元,全部项目投产后年产值可达36亿元、年税收超1.3亿元。

村级工业区如何提质升级?金平区岐山街道来“支招”。该街道分期将总规划180亩的陇头村级工业区升级打造成规范化的专业园区,首期投资约5.78亿元,是全区首个利用国家专项债券资金与集体经联社合作带方案带项目方式出租土地的“定制厂房”项目,也是全区首个利用市“工改工”政策在商业用地上取得工业控规的项目、全区首个纳入央企助力的微利项目。

“随着’百千万工程’持续推进,商圈经济迎来更大发展机遇。”龙湖区龙腾街道党工委书记刘锐沛分享道,该街道依托龙湖区与华侨试验区“双区联动”优势,凭借金融、会展、住餐、零售等产业优势,采用“总部+金融”模式,创新“提质增容+梯度培育”机制,并不断吸引各行业重点企业集聚落户,以商招商构建良好经济生态,全力打造多元业态融合的“珠港总部商圈”。

作为汕头市县域经济专班代表,汕头市发展改革局党组书记、局长陈捷锋表示,将推动各区县因地制宜发展县域特色产业;推进重点项目建设扩大有效投资,力争全年重点项目完成投资1000亿元;拓宽重大产业平台和重点园区用地空间,争取2025年统筹保障新征工业用地3000亩用地指标;强化市区联动招商,力争全年组织各区(县)举办不少于40场招商交流活动。

与会代表纷纷围绕主题“支招”分享、建言献策。 南方+ 蔡沚彦 拍摄

与会代表纷纷围绕主题“支招”分享、建言献策。  南方+ 蔡沚彦 拍摄

南方+记者 蔡沚彦 杨立轩 黄嘉锋

相关链接

开年“会”观察①|从会展经济到跨境出海,“工商并举”如何引领汕头向上?

开年“会”观察②|“三新两特一大”产业如何向新向高?

开年“会”观察③|乘着“百千万”东风,人居环境如何美化靓化?

开年“会”观察⑤|强县促镇带村,如何下好“促协调”这步棋?

开年“会”观察⑥|向“千亿产业”进发,澄海玩具如何抢滩人工智能“新蓝海”?


点击图片,一键报料↓↓↓

编辑 吴夏晴
校对 黄买冰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手机扫码打开本网页
扫码下载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