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年“会”观察③|乘着“百千万工程”东风,人居环境如何美化靓化?

作者 杨立轩;蔡沚彦;黄嘉锋 2025-02-05 18:39

粤东规模最大枢纽站新汕头站建成启用,漳汕铁路、粤东城际铁路、广澳港三期加快建设,小公园成为热辣滚烫的“文旅顶流”,新春主题焰火晚会吸引约50万人到场观看……2月5日,在全省高质量发展大会汕头分论坛上,全力推动“百千万工程”三年初见成效的话题引起与会嘉宾热烈讨论。其中,“优环境”成了论坛关注焦点。

汕头分论坛上,专家学者纷纷建言献策。 南方+ 杨立轩 拍摄

汕头分论坛上,专家学者纷纷建言献策。  南方+ 杨立轩 拍摄

推动粤东城际TOD开发

当前正在建设的粤东城际铁路,是汕潮揭都市圈的交通大动脉。在该铁路途经的澄海区,粤东城际铁路隆都站TOD项目前期工作加紧推进。

“TOD开发是推动城乡融合发展、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力量。”在汕头分论坛上,汕头技师学院副院长、党委委员沈陆澄建议,将粤东城际铁路隆都站打造成为轨道上的“阳澄湖服务区”,通过“城际+高铁”线路树立“百千万工程”示范标杆

沈陆澄说,隆都镇拥有前美村、侯邦村、陇美村等历史文化名村以及店市古墟、和美花海、红花小镇等农业旅游开发项目,隆都站TOD项目规划紧抓“农文旅”的特点,借鉴阳澄湖服务区“交通+旅游+文化”的规划理念,融入综合文化体验、自然科普、餐旅服务、旅游集散四大功能,形成城市近郊乡村文旅综合体和湾区乡村度假新地标,成为粤东城际以“潮侨红绿”为特色的文旅休闲体验第一站。

隆都站TOD项目如何实现落地?

沈陆澄从开发模式、土地征拆、项目融资、交通衔接等四方面给予建议:采用“投建营一体化”模式,尽快明确项目实施主体和运营主体;通过申请专项债资金,解决土地收储资金问题;打通多元融资渠道,为项目开发运营增添动能;做好交通衔接规划,打通项目交通脉络。

海岛创新拓展“旅游+”

今年春节假期,南澳县接待游客超63万人次,同比增长5.6%,实现旅游收入2.67亿元。春节后的首个工作日,南澳县定下了“百千万工程”目标:三年全域初见成效。

作为全省唯一的海岛县,南澳县近年来坚持“工业不上岛”,把整县推进农文旅融合发展试点作为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突出全域一体、连线成片、创新融合,走差异化、特色化、品质化的农文旅发展之路,匠心打造国际海岛休闲旅游目的地。

着眼镇域间的不同定位,南澳县提出差异化发展的新思路——后宅镇增强商业集聚功能,打造多功能夜间经济聚集区,推进西山农片区农文旅融合发展综合试点;云澳镇充分挖掘渔民风情等文化特色,推进海洋牧场建设,谋划海鲜城等一批产业项目;深澳镇聚力挖掘历史文化资源,打造以总兵府为核心的古镇旅游区;青澳管委谋划建设高端酒店及民宿集群,打造海滨度假风貌区;森林公园管委加快与港中旅合作建设文旅项目,打造国家5A级旅游景区……

“我们将通过串联一路风景、激活一地产业、共富一方百姓,让年接待游客超千万人次的全国‘和美海岛’更加向上向新。”南澳县政协副主席、县“百千万工程”指挥办常务副主任蔡伟强表示,南澳岛坚持立体开发、多元发展,未来将创新拓展“旅游+”,构建海岛渔乡、古镇村落、森林漫步、新式街区、网红打卡点等多种旅游场景,将文化与美景、美品、美食、美宿等旅游资源串珠成链,实现旅游品质的提档升级

用心答好“优环境”四道题

自“百千万工程”实施以来,汕头坚持抓好人居环境,开展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新型城镇化建设,不断改善城乡生产、生活、生态空间。

其中,10个镇入选省典型镇,莲下镇、两英镇入选省以小城市标准建设中心镇三年行动计划试点,全部乡镇完成建设规划编制工作,谋划城镇建设项目471个,既推动了商贸文旅深度融合,也让镇村风貌呈现出崭新气象。

在城乡更新方面,累计开工改造老旧小区664个,累计惠及居民18万户;新增文化休闲、体育健身场地、公共绿地等2.13万平方米;完成沿街建筑立面改造街道长度37公里、农房风貌品质提升2.2万户,补齐短板促进城乡协调发展。

新一年,汕头明确要聚焦群众期盼,用心答好“环境综合整治、风貌管控、美丽圩镇建设、绿化美化”四道题。其中包括,重点推进农村黑臭水体整治、河流污泥整治、“三线”整治、“四旁”“五边”空地植绿增绿,见缝插绿建设“四小园”、微绿地,推动圩镇环境秩序、基础设施、服务功能持续改善。

汕头市副市长赵志涛表示,汕头将借助“百千万工程东风,在县域内统筹布局好产业发展、商业体系、交通设施等领域,全面整治并美化靓化人居环境,完善提升公共服务功能,延伸辐射带动镇村发展。

南方+记者 杨立轩 蔡沚彦 黄嘉锋

相关链接

开年“会”观察①|从会展经济到跨境出海,“工商并举”如何引领汕头向上?

开年“会”观察②|“三新两特一大”产业如何向新向高?

开年“会”观察④|关键之年,县域产业如何大有所为?

开年“会”观察⑤|强县促镇带村,如何下好“促协调”这步棋?

开年“会”观察⑥|向“千亿产业”进发,澄海玩具如何抢滩人工智能“新蓝海”?


点击图片,一键报料↓↓↓

编辑 吴夏晴
校对 曾慧雯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手机扫码打开本网页
扫码下载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