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铺就全民体育“星光大道”|动起来 更精彩

作者 曾艳春 2025-07-15 06:30

由广东省教育厅和广东省体育局联合主办的广东省第十四届中学生运动会,于2025年7月15日至31日在中山市举行。作为这场盛会的承办方,“当好东道主,办好省中运”的标语在中山的校园格外醒目。

在广东省第十四届中学生运动会(以下简称“省中运会”)聚光灯下,400多名中山健儿以历届最大规模集结出征,中山以一座“体育之城”的底蕴与抱负,递交了一份体教融合的时代答卷:这场青春与激情的盛会,不仅是南粤体育英才的竞技场,更是中山深化体教融合改革、探路体育强国建设的关键落子——它以赛为媒,贯通人才阶梯;以城为卷,书写全民体育新篇。

从课堂到体育场,从体育场的运动健儿到民间“村BA”全国冠军,从“村BA”全国冠军到奥运会冠军……在中山,全民运动蔚然成风。以省中运会为引擎,中山正纵深推进教育体育改革发展,以人才培育和改革发展,强化对教育强市、体育强市的建设支撑。从校园体育到奥运冠军,中山正铺就全民体育“星光大道”。

广东沙溪队获首届全国“村BA”赛事冠军。

广东沙溪队获首届全国“村BA”赛事冠军。

阶梯化赛事体系

贯通体育人才成长渠道

据中山市教育和体育局副局长林永浈介绍,本届省中运会中,中山代表团450人里,运动员及教练员408人,将参加12个竞赛大项19个组别的比赛。“为备战省中运会,中山还完成了7个比赛场馆升级改造,硬件达省级标准。”林永浈说,而这些赛事场馆的升级改造更为中山持续推动阶梯化赛事体系提供硬件支持。

承办省中运会,是中山补齐省级赛事短板、贯通体育人才通道的战略之举。随着一个个省级标准场馆完成升级,中山不仅为赛事搭建一流舞台,更为本土阶梯化赛事体系夯实地基。

近年来,中山精心编织“市镇校”三级赛事网络与“小初高”三级人才梯队,年均40余项赛事、超3万人次的规模,让校园操场成为冠军摇篮的起点:中山一中两夺全国中学生田径锦标赛男子4×100米接力冠军并破纪录的荣光,跳水、攀岩、棒垒球等优势项目的崛起,正是这条“黄金赛道”孕育的璀璨星辰。

以市体校为核,联合办队学校、高水平运动队、社会力量构建的“四位一体”培养体系,使中山竞技体育如虎添翼。省中运会的到来,恰似打通任督二脉的关键一环,让本土健儿在家门口踏上更高舞台,为“从校园操场到世界赛场”的冠军之路注入磅礴势能。

从校园操场到世界赛场

让“人人皆可出彩”照进现实

今年5月,夏日炎炎,东升高中的学子正肆意挥棒,棒球之风回荡在校园棒球场上。

作为中山创建的301个体育传统特色校之一,东升高级中学不仅摘得五人制棒球与青少年锦标赛全国三连冠,更培养了不少走进省市棒球职业队、参与全国棒球职业联赛,甚至成为国家队主力的运动员。

2025年“青少年公益年会杯”大湾区棒垒球邀请赛。

2025年“青少年公益年会杯”大湾区棒垒球邀请赛。

6月,2025年大地流彩·全国和美乡村篮球大赛(村BA)广东省赛(简称省“村BA”)在中山市沙溪镇、大涌镇举行,草根“冠军”续写热血传奇;而不久前,东京奥运金牌得主陈艺文在全国跳水赛再夺桂冠的身影,将中山“冠军之城”的名片擦得愈加闪亮。

从蝉联全国“村BA”总冠军的民间豪情,到苏炳添跑出中山古镇刷新亚洲速度的巅峰突破,再到陈艺文实现奥运金牌“零的突破”的历史性瞬间——中山体育的荣光,深植于体教融合的沃土。300多所体育特色校如星火遍布,“一校一品”战略让攀岩、棒球等项目百花齐放;而“高校大学生篮球邀请赛”“熊猫杯棒球赛”等赛事盛宴,更使中山成为辐射湾区的赛事枢纽。

从体校与普校协调发展的机制创新之举,再到“一校一品”“一校多品” 的体育传统特色校建设,中山不仅在培养“文武双全”型的竞技人才,更潜移默化成为体育竞技人才的“孵化器”。这座城市,通过赛事串起从校园雏鹰、草根英雄到世界冠军的成长路,让“人人皆可出彩”的体育梦想照进现实。

小学生参与棒球赛。

小学生参与棒球赛。

向未来出发

探路“体育强国”的城市范式

一切荣耀皆为序章。体育的价值不仅在金牌闪烁的巅峰时刻,更在于全民运动的体育生态。以省中运会为新起点,中山面向未来的体育蓝图清晰坚定——深化融合改革,持续优化“四位一体”培养体系,强化体校与普校协同,为“文武双全”型人才孵化提供制度保障;夯实人才根基,借赛事东风完善“U系列”梯队建设,让三级赛事体系成为孕育“明日之星”的沃土;

激活全民基因,依托300多所特色校,推动体育与健康、教育、文化深度融合,打造“处处可健身、人人会运动”的活力之城。

从中山镇街的篮球场到苏炳添的跑道,从校园的晨练哨声到国际赛场的国歌,在这条以体教融合探路体育强国建设的“中山范式”中,每一个奋力奔跑的身影,都在为体育强市、教育强市注入强大动能。

体育强则少年强,少年强则国强。

《体育强国建设纲要》明确提出“深化体教融合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中山以“四位一体”机制育才,以体教融合改革为体育强国建设的宏图,刻下来自基层实践的注脚。


【案例】

中山棒球少年冲击“全国四连冠”

投球,挥棒,随着一声清脆的响声,被击中的棒球在空中划出一个漂亮的弧线……6月10日,中山市东升高级中学棒球队(下称“东升棒球队”)林一正在小榄熊猫体育馆紧张备战,今年8月,他将与队员奔赴大连,冲击全国青少年棒球锦标赛U18组“四连冠”。

2022年刚加入东升棒球队时,林一还是一个瘦瘦小小的少年,如今,他俨然已成为团队的骨干成员,无论是击球的节奏感和挥棒的速度都进步明显。2024年,东升棒球队在全国青少年棒球锦标赛U18组暨中国中学生棒球锦标赛(高中组)中再创佳绩,实现“三连冠”。

作为一项小众运动,棒球,是如何在中山被看见的?

近年来,中山鼓励镇街建设培育体育传统特色校。以“棒球立信、棒球立校”为办学特色的东升高中走进了大众视野。如今,从市到镇,中山积极推动棒球体育项目投入,除了硬件升级,还引入了“不容小觑”的棒球队教练团队阵容,集结了全运会冠军、国家队选手以及省队队员。在小榄镇东升片区的中小学,棒球运动也逐步推广普及,形成了小学、初中、高中相衔接的运动梯队。目前,东升棒球队已经向国家队输送了十几名优秀的棒球运动员。

从无人问津到冲击“全国四连冠”,谁在托举中山棒球少年?东升棒球队的崛起,正是中山体教融合发展的一个缩影。

【亮点】

中山始终将“五育”并举作为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核心抓手,全面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不断完善“五育”融合的育人模式,积极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

树立“大思政”理念,夯实新时代新思想。

建构“大德育”机制,培育学生健全人格。

学校体育蓬勃开展,塑造学生强健的体魄。

深入学校美育改革发展,培养学生审美与文化素养。

劳动教育全盘谋划,引导学生知行合一。

延伸阅读

聚焦广东省中运会

青春赛道,中山盛会!《南方日报·中山观察》聚焦省第十四届中学生运动会

体育成为“校园基因”,中山铸就“冠军摇篮”|动起来 更精彩

中山首创“天天动起来”全周期模式,覆盖约70万中小幼学生|动起来 更精彩

中山学生体质合格率超99%!“每天两小时”如何锻造健康校园|动起来 更精彩

中山铺就全民体育“星光大道”|动起来 更精彩

采写:南方+记者 曾艳春

编辑 王浩宇 钟商业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手机扫码打开本网页
扫码下载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