肇庆县域发展新实践:教育筑基、生态生金、经济稳进

南方+  2025-08-01 06:31

在岭南大地,一场县域发展的生动实践正在肇庆展开。封开县与华南师范大学的“校地联姻”催生教育奇观——曾经“东南飞”的学子纷纷“凤还巢”,这不仅是优质教育资源的胜利,更是山区县发展思路的蝶变。当“华师基因”融入本土土壤,一座县城的教育生态正在重构。

怀集的青山绿水间,生态卫士刘晓北用脚步丈量出“绿色防线”,而封开的林农们则在林下开辟出“立体钱袋”。这两种看似不同的生态实践,实则同频共振:前者守护生态本底,后者激活绿色经济,共同演绎着“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的辩证法则。

产业赛道上,肇庆正演绎“三产协奏曲”:高新区以11%增速领跑,农业“接二连三”延伸产业链,文旅融合唤醒沉睡资源。这组发展密码揭示:县域经济不是非此即彼的选择题,而是多点开花的综合题。

本期《南方日报·肇庆观察》聚焦肇庆县域高质量发展:教育筑基引才回流,生态变现点绿成金,产业跃迁锻造新引擎,三条赛道齐发力,山区县跑出振兴加速度。敬请垂注。

◢ 01

借力“双百行动”与华师共建实验学校,一次性投档满额录取分数创历史新高

封开生源强了,发展更有力了

共建学校火爆出圈的背后,是封开强化基础教育、推动县域高质量发展的新实践。得益于此,不少原在广州、深圳、佛山就读的封开学子,回流参加中考和就读。

从“送小孩出去”到“转小孩回来”,封开的生源强了,信心足了,高质量发展也更有力了!这一系列变化,源于广东省百校联百县助力“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行动。详情>>

◢ 02

共享省城教育资源 办好“封开版华师”

共建学校的诞生,让我们看到教育公平的更多可能,更看到山区县通过自主性的发挥,探索出的“政策撬动、教育筑基、产城融合”发展路径。 此次合作不是来办一所“封开分校”,而是帮助封开县长出一所“自己的华师”,为县域教育升级提供可复制的样本,更成为扎根山区县土壤的内生动力。而这,或许才是“华师来了”四个字,最沉甸甸的分量。详情>>

◢ 01

怀集刘晓北入选省绿美生态突出个人

环保卫士六年“绿色战记”

六年前刚到肇庆怀集时,乡音不通曾是他执法路上难以跨越的山岭。而如今,经过无数次的深入基层与一线执法,这座“语言山岭”早已被踏成桥梁。日前,广东省对推进绿美广东生态建设表现突出的集体及个人给予通报表扬,肇庆市生态环境局怀集分局执法大队副大队长刘晓北榜上有名,获“省级点赞”。详情>>

◢ 02

林下经济铺就生态与经济共赢路

肇庆封开“林间淘金记”

在林下经济的发展热潮中,封开县不仅守护了青山绿水的生态底色,更在林下开辟出致富的“黄金道”。如今,林下经济已成为封开县“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的发展新引擎,推动实现生态保护与经济增长共赢,这是“林间淘金”的传奇,更是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诠释。详情>>

◢ 01

锚定全年经济目标,一二三产共同发力

肇庆以“半年稳”支撑实现“全年好”

在经济复苏承压的宏观背景下,肇庆上半年的成绩单实属不易。如何延续经济增长良好态势,让“半年稳”支撑经济实现“全年好”?全市上下,将凝心聚力振奋斗志,保持上半年的良好增长势头,锚定全年GDP增长5.5%的目标,推动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共同发力,努力实现2025年3000亿的经济规模,并朝着“十五五”规划的4000亿目标迈进。详情>>

◢ 02

肇庆高新区经济上半年实现双位数增长

工业贡献主要增量 产业集群跃升能级

上半年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11%——这是肇庆高新区继一季度后,再次实现双位数增长。 今年上半年,肇庆高新区突出产业招商落地、工业高质量发展及跨境电商等新业态培育,统筹抓好“百千万工程”、绿美生态建设等工作,推动高质量发展迈出坚实步伐。详情>>

◢ 01

怀集六月六金燕文化旅游体育嘉年华活动开幕

观赏群燕逐舞 领略乡土民俗

本次嘉年华活动将持续至8月底,后续还将举办交床古驿道徒步、营地民谣音乐会、溶洞研学游等系列主题活动,满足不同游客群体的文旅需求。通过系列活动的开展,将进一步挖掘、重塑、传播怀集特色文化旅游品牌,以文化传承创新赋能高质量发展,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力。详情>>

统筹:刘亮 吴帆

撰文:刘亮 刘舜欣 王焌鑫

整合:唐锦洪

编辑 唐锦洪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手机扫码打开本网页
扫码下载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