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中山镇街竞争力重构进程加速推进。
上半年,中山镇街经济表现呈现分化趋势,在全市GDP增速3.4%的背景下,部分镇街表现突出,其中南头镇、板芙镇、沙溪镇分别以9.7%、9.2%、8.2%的增速分列前三位。
这不是中山镇域经济第一次跑出“黑马”。从去年开始,中山镇域发展出现“洗牌”现象,当年经济总量前10镇街中有7个发生排名变动。今年,这种结构调整仍在继续,不少镇街依托资源禀赋、产业基础及政策支持,通过精细化布局和产业升级,展现了强劲的增长势头。
从GDP增速前三位来看,三镇在区位、产业与体量上差异很大,似乎缺乏共同点;但深究近年脉络,其发展势头却表现出了显著的延续性。
上半年,中山部分镇街的工业投资交出一份“逆势答卷”:东区街道以51%的增速领跑全市,沙溪镇工业技改投资狂飙269%,五桂山街道、古镇镇、黄圃镇等镇街的工业投资均保持两位数增长。这些数字背后,有3个共通的“增长密码”:“低效工业园改造”(以下简称“工改”)效益延伸拓空间、政企共振激活力、产业聚焦提效能,三者共同构成了中山部分镇街工业投资增长的底层逻辑。
点击阅读>>>《深读|爆改厂房焕新产业,中山哪些镇街跑得快》
有撬动投资的杠杆,更要看资金投向何处。从板芙镇、翠亨新区、南头镇三个镇街来看,大量投资进入到了三地早年提前布局的新兴产业当中。镇街搭台引“智”,推动传统产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系列“链式反应”正在爆发能量。
需要注意的是,进入2025年后,全国投资热度降温,中山保持多年的工业投资高增长也有所收窄。中山各镇街需深度掌握企业转型、扩产的需求与难处,稳住企业预期,让经济增长更趋平稳。
点击阅读>>>《深读|规上工业两位数增长,中山这三镇怎么做到的》
策划:张培发
统筹:罗丽娟
采写:南方+记者 廖瀚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