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肇庆广宁县积极响应省、市关于“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下称“百千万工程”)的工作部署,以省级典型村建设为抓手,发挥第一批8个典型村的示范带动作用,抓好第二批25条典型村的培育提升,持续推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工作。
在典型村建设过程中,广宁县因地制宜、盘活资源,积极探索各村“造血”产业的发展路径,取得了显著成效。一方面,广宁县立足本土产业资源,从“延链”“强链”“补链”三个维度出发,推动典型村做大做强肉鸽、竹笋、番薯等特色产业。另一方面,广宁县建立县镇村三级统筹发展机制,对资源条件差、地理位置偏远的村,按照镇先支持发展、镇无法支持的由县统筹支持,形成全县一盘棋发展格局,逐步补齐村发展短板。目前,广宁县各典型村已通过肉鸽、竹笋、番薯、竹林收储等建立起了村级“造血”产业,全部典型村村经联社经营性收入均可达15万元以上。
在此基础上,广宁县还积极挖掘各典型村的先进做法、亮点潜力,开展“百千万工程”典型村交流擂台赛,促进村与村之间的交流互鉴,形成一批具有示范效应的示范村,同时加大信息宣传力度,力争入选省级以上经验成效。今年10月,广宁县开展2024年“百千万工程”典型村成果交流现场会,重点围绕风貌提升、产业发展、人居环境等内容现场示范,以点带面推动全县农村建设学有榜样,赶有标杆。
为进一步展现广宁县典型村培育亮点及成效,南方+选取广宁部分省典型村,总结提炼其经验做法,推出“典型村调研”系列报道,旨在促进各村之间的交流学习,探索形成广宁特色的乡村风貌提升经验,助力广宁县推进“百千万工程”。
为它们点赞!哪条典型村让你印象深刻?(可多选) 五和镇庄源村 古水镇太和村 古水镇小益村 横山镇曾宽村 横山镇厚溪村 江屯镇新坑村 江屯镇江合村 坑口镇大汕村 坑口镇上林村 南街街道荷木村 南街街道红太阳村 排沙镇沙心崀村 潭布镇古楼村 潭布镇中华村 洲仔镇金场村 洲仔镇仓丰村 提交
五和镇庄源村
今年以来,五和镇庄源村在镇党委、政府及上级主管部门的领导下,取得优异成绩,获得多项荣誉,巩固了“全国文明村镇”的金字招牌。在此基础上,庄源村深入实施“百千万工程”,积极建设省级典型村,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详情>>
古水镇太和村
今年以来,古水镇太和村持续推进绿美行动;因地制宜发展竹笋产业;充分利用本地资源,不断完善文旅融合特色村建设,绘就了一幅生态优美、产业兴旺的美好乡村画卷。详情>>
古水镇小益村
今年以来,古水镇小益村紧扣“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工作思路,以“百千万工程”为引擎,用党建赋能乡村振兴“组合拳”,加大力度开展典型村建设工作,取得了阶段性工作成效。详情>>
横山镇曾宽村
自“百千万工程”实施以来,横山镇曾宽村充分发挥区位优势和资源禀赋,以产村融合作为主体规划,紧紧围绕特色品牌下功夫,着力打造产业强、乡风好、基础设施完善、人居环境整治有成效的典型村。详情>>
横山镇厚溪村
近年来,横山镇厚溪村立足实际,因地制宜,整合资源,推动厚溪村村民把对家乡的深厚感情转化为支持家乡建设的实际行动,共同参与到“我的家乡我建设”活动中来,为厚溪村实现“产业强、乡村美、农民富”的目标贡献力量。详情>>
江屯镇新坑村
近年来,江屯镇新坑村着力推进“百千万工程”省级典型村培育建设,作为龙须菜特色村,新坑村荣获广东省“一村一品”专业村称号,龙须菜入选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详情>>
江屯镇江合村
江屯镇江合村素有“广宁小平原”“江屯粮仓”之称。近年来,江合村认真落实省、市、县委关于“百千万工程”的重大决策部署,以党建引领乡村振兴,组织全体党员干部共同参与江合村各个点面高质量发展的工作当中,“内外兼修”绘就和美乡村“新画卷”。详情>>
坑口镇大汕村
坑口镇大汕村地处古水河中游,省道383线穿村而过,独特的地理优势为该村文旅产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大汕村聚焦“富、净、绿、美、强、治”六大维度,持续发力,不断提升人居环境质量,壮大集体经济,优化乡村治理,全力绘就乡村振兴的壮美画卷。详情>>
坑口镇上林村
坑口镇上林村位于广宁县西北部、古水河中上游,距墟镇11公里、县城32公里,是肇庆市著名的革命老区村。近年来,上林村获得了“全国文明村”“全国绿色小康村”“全国创建文明村工作先进村”“广东省生态示范村”“广东省卫生村”“广东省旅游特色村”“广东省宜居村庄创建示范点”“国家森林乡村”等众多荣誉称号。详情>>
南街街道荷木村
南街街道荷木村位于南街街道东北面,距离广宁县城约5公里,下辖27个自然村、52个村民小组,共1079户4005人。荷木村具有深厚的厨师文化底蕴,厨师技能人才足迹遍及全国40多个大中城市,在第二届“广东十大美丽乡村”系列评选活动中被评为“广东粤菜师傅名村”,同时也是广东省“百千万工程”首批典型村。详情>>
南街街道红太阳村
南街街道红太阳村坐落在广宁县县道南螺线边,距离县城6公里,面积约8.37平方公里,辖区内共有15个村民小组,全村总户数438户2038人。自“百千万工程”实施以来,红太阳村抓紧抓实典型村建设工作,推动全村各项事业发展,谱写和美乡村新篇章。详情>>
排沙镇沙心崀村
排沙镇沙心崀村作为省级典型村,坚持党建引领,自治、法治、德治相融合,深入实施清单制、积分制、联防制。在典型村建设过程中,全村每家每户均积极响应。在开展乡村治理过程中,沙心崀村坚持“软件升级”和“硬件打造”两手抓,先后获得了“广东省民主法治示范村”和“广东省乡村治理示范村”荣誉称号。详情>>
潭布镇古楼村
潭布镇古楼村通过一系列扎实有效的工作,不仅实现了基础设施的全面升级和人居环境的持续优化,还依托本地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特色产业,为村民增收致富开辟了新路径。未来,古楼村将继续坚持高质量发展理念,不断创新实践,努力打造成为乡村振兴的典范和标杆。详情>>
潭布镇中华村
潭布镇中华村精心绘制发展蓝图,凭借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鲜明的产业特色以及便捷的交通条件,在番薯特色产业种植加工、绿美乡村建设、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完善及人居环境优化等多个维度持续深耕,推动典型村建设迈上新台阶。详情>>
洲仔镇金场村
洲仔镇金场村结合镇村干部包片联户机制,开好村(社区)“四个会议”,动员广大群众参与典型村创建。同时,金场村积极推进人居环境整治和绿美生态建设,并建成了一个85亩的稻虾养殖基地,为壮大村集体经济添砖加瓦。详情>>
洲仔镇仓丰村
今年以来,洲仔镇仓丰村坚持典型引领,着力推动典型村建设。仓丰村创新“国企+村办公司+农村职业经理人+农户”模式,由村集体成立公司,引入农村职业经理人,撬动社会资金力量和村自筹资金参与,创新农村集体经济跨镇域“飞地抱团发展”模式发展肉鸽产业。详情>>
南方+见习记者 刘宇恒 记者 施亮
通讯员 黄岚清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