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宁潭布镇中华村:深耕特色产业,带动全域发展

作者 刘宇恒 2024-12-27 14:55

广宁县潭布镇中华村精心绘制发展蓝图,凭借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鲜明的产业特色以及便捷的交通条件,在番薯特色产业种植加工、绿美乡村建设、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完善及人居环境优化等多个维度持续深耕,推动典型村建设迈上新台阶。

产业振兴:资源禀赋显优势,产业引领经济潮

中华村,作为广宁县北片乡镇的交通咽喉,自2022年7月水声岭隧道贯通以来,其交通区位优势愈发显著。全村总面积达10.23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1482亩,山地面积11928亩,以大米种植、番薯栽培为主导产业,辅以番薯干、腐竹加工及矿产资源开发等多元化经济模式。中华村巧妙运用50万元“补改投”资金,携手县供销社,创新性地开启了“县供销社+村委会”的合作新篇章,共同投资288万元建设番薯干加工厂。此项目预计每年可为村集体带来3万元的经济收益,并有效带动周边农户投身番薯种植,为番薯产业的蓬勃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基础设施升级:绿美乡村展新姿,核心风貌再升级

中华村大力推进美化绿化工程,通过增彩补绿,显著提升绿化覆盖率,勾勒出一幅“村隐林间、路嵌绿中、生态宜居”的乡村美景。遵循“见缝插绿”原则,中华村充分利用乡村建设用地、闲置地块、河岸两侧、未利用土地、园地及林地等空间,精心规划绿化布局,尤其注重在村庄道路与闲置用地上的绿化工作,实现绿色空间的全面覆盖。

同时,中华村建立长效养护管理机制,由村党组织明确管护职责,构建“党员+村干部+村民小组长+护林员+志愿者”的网格化管理体系。此外,中华村已完成党群服务中心的现代化升级,内设图书室、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文明实践站等功能区域,规范有序。国道G355与县道X418沿线人行道铺设完毕,主要交通干线和重点区域的裸装房外立面得到美化提升,34间房屋的“戴帽”工程顺利完成。更值得一提的是,一座集休闲、娱乐、健身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文体广场已落成,为村民创造了和谐共融、充满活力的生活环境。

南方+见习记者 刘宇恒

通讯员 黄岚清

编辑 唐锦洪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手机扫码打开本网页
扫码下载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