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宁潭布镇古楼村:基础设施全面升级,人居环境持续优化

作者 刘宇恒 2024-12-27 14:57

作为“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以下简称“百千万工程”)的首批典型村,广宁县潭布镇古楼村在基础设施建设上迈出了坚实的步伐。

通过拓宽路面、建设人行道和路灯,以及美化主干道沿线房屋外立面,古楼村不仅提升了交通便捷性,还显著改善了村庄的整体风貌。同时,省道S264线古楼路段道路扩宽并铺设沥青,汽车充电桩的建设,以及EOD资源驿站的加速推进,都为村民的生活带来了极大便利。此外,美丽河道建设及河道环境管理的加强,进一步美化了古楼村的生态环境。

古楼村在美化人居环境和保障民生方面同样不遗余力。通过全面排查危破房并建立“两图一表”问题台账,古楼村已清拆危破房95间,并对闲置地进行美化建设。同时,巷道硬底化、雨污分流建设以及垃圾收集点和垃圾分类亭的配备,系统提升了村庄的垃圾处理能力。生活污水治理的自然村覆盖率高达91.3%,为村民提供了更加宜居的生活环境。

古楼村充分发挥本地资源优势,依托潭岭山合作社,大力发展番薯产业。通过建设大田繁育基地和番薯标准化种植示范基地,规模化引进菜薯种植,并带动村民扩大番薯种植面积。番薯干标准化加工厂建成后,加工产能最大可达到500吨,为村民增收致富提供了有力支撑。

为了提升村民的休闲生活质量,古楼村加快儿童公园、老人公园的建设步伐。同时,结合绿美行动,做好古树名木保护和村庄绿美系统规划,在公路沿线各自然村庄种植绿化树1000棵,以“一村千树”打造绿美古楼。这些举措不仅美化了村庄环境,还为村民提供了更多休闲娱乐的好去处。

古楼村通过一系列扎实有效的工作,不仅实现了基础设施的全面升级和人居环境的持续优化,还依托本地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特色产业,为村民增收致富开辟了新路径。未来,古楼村将继续坚持高质量发展理念,不断创新实践,努力打造成为乡村振兴的典范和标杆。

南方+见习记者 刘宇恒

通讯员 黄岚清

编辑 唐锦洪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手机扫码打开本网页
扫码下载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