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近年来,江城区紧紧围绕省委“1310”具体部署、阳江市委“433”工作安排和区委“1338”工作要求,统筹县域高质量发展、城镇提能升级、和美乡村建设和城乡融合发展,全力做好“五个抓”,推动全区“百千万工程”提质增效。为探究总结该区在文化、民生和人居环境等方面发展现状和经验做法,即日起,南方报业传媒集团阳江记者站与江城区委宣传部联合推出《百千万“城”长记》系列报道,敬请垂注。
满足高质量教育需求,建设江城区第一中学,改扩建江城区第三小学;关注弱势群体,建设多间长者饭堂,服务老年人14000多人次;提供“两癌”免费筛查,为2000多名适龄妇女保驾护航;千方百计促进群众就业,开展“粤菜师傅”“广东技工”“南粤家政”三项培训共2000余次……
民生幸福,是一座城市发展的最亮底色。“百千万工程”实施以来,江城区始终聚焦办好民生实事,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福祉,结合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在保障改善民生推进共同富裕上展现更大作为。去年,江城区民生领域支出就占全年财政支出比例达84.74%。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去年底以来,江城区经过多方征集、梳理、筛选出提高困难群众生活救助水平、增加公办优质学位供给、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等一批民生实事,形成了2024年江城区“十件民生实事”。为全面实现各项目标任务,还制定了《2024年江城区十件民生实事任务分解表》。江城区委书记李仕鹏、区长梁小昌时常到各镇(街道)调研民生实事进展工作高质量推动民生实事项目落地见效。
如何擦亮民生底色,建设幸福江城?江城区各部门齐心协力,共同绘就起让群众满足的新画卷。
坚持教育优先
提供更优学习氛围
9月3日,江城一中2024年秋季开学典礼的乐声奏响,江城区教育局党组书记、局长林志雄在操场上与全体师生一起唱起国歌。“要保持职业的崇高感,要有提升的紧迫感,不断突破自我,为江城教育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他勉励全体师生。
今年4月,江城第一中学新校区(一期)举行启用活动。
今年4月,江城第一中学新校区(一期)举行启用活动。
教育系统的殷殷期许,也是来自江城区的深切期盼。
为满足更多学位需求,克服重重艰难的条件。“百千万工程”实施以来,江城区委、区政府始终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把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作为最大的民生工程。拟分期投入5亿多元,高站位、高质量复办高中,在原茶山中学基础上扩建江城一中,将学校打造成一所可容纳“高中教学班60个、学生3000人,初中教学班18个、学生900人”的示范性完全中学。
教育是民生福祉的重要内容,影响着当地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作为阳江市“市区”,当地群众对优质教育的需求十分迫切。翻开江城区的“教育地图”,中小学校数量众多,其中既有“老牌学校”,也不乏像江城第一中学这样的“后起之秀”。
另辟蹊径,走出一条教育人才引育新路?“以‘来了就是江城人’的情怀,坚持‘引进来’‘走出去’相结合广招教育英才,让每一位来江城的教师都感受到实实在在的获得感!”江城区有关负责人表示,近年来,该区坚持以教育高质量发展为统揽,加快推进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建设,不断建立完善新时代基础教育教研和教师发展体系。
近年来,先后印发了《江城区“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教育行动方案(2023-2027年)》等纲领性文件,为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谋篇布局。同时,主动出击招引高层次人才,聚教育英才而善用之;各类名师工作室亮点频现,成为培养骨干教师的“摇篮”……如今,江城区“优秀人才争相从教、教师人人尽展其才”的良好局面基本形成,教师队伍不断焕发出新的生机活力。
做足基础保障
提升医疗服务质量
医疗既是社会发展的“稳定器”,更是惠及民生的“显示器”。
8月8日,位于城北街道振兴路的江城区养老院建设项目正式动工。建筑面积约2.6万㎡的养老院能容纳500个床位需求,院内建设包括日间照料中心、老年人活动中心、社区医疗中心、老年人居室、室外健身场等配套基础设施。
今年8月,江城区养老院正式动工。
今年8月,江城区养老院正式动工。
“项目建成后,不仅可以有效缓解基层群众养老服务需求,且有力提高全区整体养老服务水平和社会福利水平。”江城区民政局相关负责人告诉笔者,养老院项目从选址、筹备到动工,住建、城管等相关单位做了不少工作,项目是江城区应对人口老龄化,着力推进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一项务实举措。
老有所养,病有所医。3月26日,江城区人民政府与广东药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举行合作共建阳江医院签约,从此,江城区居民们在“家门口”即可享受到省级医疗服务。
广东药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与江城区人民医院达成托管合作,是推动城市优质医疗资源向基层延伸的生动实践。作为牵头单位,区委、区政府以实在的举措,回应群众对优质医疗服务期盼,推动江城区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
2023年8月,江城区人民医院新院落成。
2023年8月,江城区人民医院新院落成。
在镇(街道)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优化方面,江城区也狠下功夫。镇卫生院示范中医馆和社区卫生服务站(村卫生站)中医阁项目建设以及埠场卫生院示范中医馆和7家社区卫生服务站(村卫生站)中医阁项目建设已完成对选址布局。城西街道阮西村规范化村级卫生站已基本建成。
民生稳,人心就稳,社会就稳。今年以来,江城区不仅为特殊困难老年人家庭制定了居家适老化改造工作方案,致力于提升老年人的居家生活环境,还积极推进长者饭堂项目的建设与管理。
在长者饭堂,老人们其乐融融共进午餐。
在长者饭堂,老人们其乐融融共进午餐。
目前,江城区共建有6间长者饭堂,有效满足辖区内老年人食有所依的需求,至今已服务老年人14000多人次,特殊困难老年人近600人次。全区完成地贫筛查人数4774人、唐氏综合征筛查4551人、严重致死致残结构畸形筛查人数4037人,提前超额完成工作任务,此外完成“两癌”筛查人数2944人,完成率80.59%……
一大批民生实事,让市民文化生活更加丰富。一个个民生数据,串联起江城不断向上的“幸福曲线”。
建强配套设施
扎实办好民生实事
项目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有效载体和重要支撑,抓项目就是抓发展。
民之所望,施政所向。近年来,江城区不断了解民生领域发展需求,加快推进社会民生领域重点项目建设,以项目建设引领带动社会事业发展,不断满足民众对于美好生活的新向往。
江城渔港是江城区做好经略海洋文章、全面推进“百千万工程”的重要载体。8月8日,江城渔业港区升级改造项目的顺利开工,标志着江城渔业产业结构转型升级进入新阶段,现代渔业的发展掀开了新的一页,有力擦亮阳江市这张“蓝色海洋”名片。
作为业主的江城渔委会相关负责人透露,为确保工程如期竣工,工作人员不断加强对施工单位的监管力度,定期查看工作进度,抓工期、抢速度,保质量、保安全,对标省二级渔港打造,为“小渔村”创造“大发展”机遇。
今年2月,城南街道太傅路、河堤路老旧小区改造工程(河堤路段)完成建设,恢复岭南骑楼的特色风貌。
今年2月,城南街道太傅路、河堤路老旧小区改造工程(河堤路段)完成建设,恢复岭南骑楼的特色风貌。
渔港升级改造项目是江城区加快补齐公共服务短板、全面推进“百千万工程”的应时之举。与此同时,还有城镇老旧小区改造项目。
全区以“百千万工程”为抓手,深入推进老旧小区改造工作。聚焦“楼道革命”“环境革命”“管理革命”等重要环节,为推进工作,各镇(街道)做到精准补短板、强弱项,2022年到2024年的老旧小区改造项目,每年都有序推进,居住环境的变化居民看得见、摸得着。
江城区千方百计增加项目投入、持续不断改善民生条件、不遗余力促进城乡均衡、详细规划优化产业布局……一件件民生实事落地生根,一个个民生项目正式动工,一幅幅民生图景缓缓呈现,不仅彰显了民生的“厚度”与“温度”,也见证了江城百姓越来越多的幸福感与越来越美好的未来生活。
悠悠万事,民生为大。坚持以民生为底色,加力推动民生实事提质增效,用心用情用力维护好群众现实利益,江城区继续书写着人民美好生活的答卷。
策划:陈伟荣 黄韬炜
统筹:杨广恒 巫雅柠
撰文:巫雅柠 雷怡婷
图片:江融 袁丹心
海报:陈凤
往期报道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