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岭南大地的改革浪潮中,佛山一直勇立潮头。
一年前,佛山被赋予重大使命:建设广东省唯一一个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改革创新实验区。一年来,这片改革“试验田”以“敢饮头啖汤”的锐气破局,围绕环两江先行区建设、产业转型升级、公共服务均衡等多个领域,推出系列改革举措,取得阶段性成效。
让我们一同走进佛山,探寻这一年来实验区建设的辉煌成就,感受“敢饮头啖汤”精神如何在这片土地上续写新的传奇。
01
佛山环两江:书写省实验区的“破题答卷”|实验区一周年①
西江潮涌,北江奔流,见证一场变革。
建设省实验区一年来,佛山把握契机,推动实现了很多深刻的变化。其中最重要的,莫过于决策建设环两江先行区。
高大上的园区不多、也没有大都市的璀璨,但环两江的每寸土地都在努力证明,探索协调之路,终需一个“平均海拔”的样本挺起脊梁。
今后,人们会越来越认同这个事实:作为一场改革实验,环两江先行区建设不仅功在佛山,而且将为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的广东探索作出贡献。详情<<
三水西南。戴嘉信 摄
三水西南。戴嘉信 摄
南方视评|实验区这一年,佛山答卷如何?
一年过去,佛山交出了怎样的答卷?
环两江先行区,就是最好的答案。详情<<
02
文旅搭台、经济唱戏,焕新佛山城乡图景|实验区一周年②
盛夏岭南,西江、北江奔腾交汇,激起千层浪。
建设省实验区短短一年,佛山发生了诸多深层次变化。其中一个就是,文旅备受重视,热度空前。这一点,无论从高规格推进会议,还是高标准推出举措,都可见一斑。
密集动作下,是强大的改革魄力,更是坚定的决心——佛山,要以文旅为支点,撬动经济发展新空间,激活城乡发展新活力,进一步擦亮国家历史文化名城金字招牌。详情<<
佛山,要以文旅为支点,撬动经济发展新空间,激活城乡发展新活力。图为顺峰街。戴嘉信 摄
佛山,要以文旅为支点,撬动经济发展新空间,激活城乡发展新活力。图为顺峰街。戴嘉信 摄
南方视评|佛山文旅一业兴,带动三产百业旺
一年来,文旅为实验区带来的变化令人惊叹。佛山不仅从籍籍无名变成全国热搜榜上的“常客”,还成为旅游目的地热门之选,财气随之暴涨,城市竞争力同步进阶。
未来,佛山要以文旅“一业兴”,带动三产“百业旺”,拭目以待。详情<<
03
大象起舞,“智造”佛山|实验区一周年③
一座万亿工业大市,如何重塑自己?大象起舞,是一场产业的深刻变革,更是产业方法论的重构。
肩负建设全省唯一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改革创新实验区的使命,佛山责任大,任务重,找准发力点尤为关键。作为全国前五的工业大市,制造业是佛山最鲜明的底色,坚持制造业当家,推动新型工业化,促进产业形态更现代,是实验区建设最重要的突破口之一。
这是一次产业形态的深刻重塑。今年1月佛山提出,要坚持“两条腿走路”,推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新兴产业发展壮大、未来产业培育布局“三箭齐发”,在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上取得新突破。
佛山全市上下提振二次创业的精气神,以改革为笔,点燃高质量发展新引擎,一笔一画勾勒现代产业体系新蓝图,朝着“再造一个新佛山”的目标砥砺奋进。详情<<
2025年的佛山,产业版图正经历大变革。戴嘉信 摄
2025年的佛山,产业版图正经历大变革。戴嘉信 摄
南方视评|产业新棋局,全域更协调
不恋旧地图,敢闯新蓝海。
建设省实验区,佛山人继续用改革的精神、用“敢饮头啖汤”的气魄,挑起制造业大市该扛起的担子。我们相信,改革开放40多年来的荣光,仍将照亮佛山产业变革之路。制造业也将继续成为佛山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的主动力。详情<<
04
识局|佛山创建省实验区这一年
以改革破题,为全省探路。
对佛山而言,建设实验区绝非争取一块牌子,而是要用行动交出优秀答卷。一年来,佛山围绕环两江先行区建设、产业转型升级、公共服务均衡等多个领域,推出系列改革举措,取得阶段性成效。
一周年,是节点更是起点。佛山将加强改革谋划和政策创新,集成化、项目式推动改革任务落地,牵引带动实验区建设持续突破。详情<<
佛山以环两江先行区为“核心实验场”,以改革重塑区域协调版图。廖明璨 摄
佛山以环两江先行区为“核心实验场”,以改革重塑区域协调版图。廖明璨 摄
整理:刘明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