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比亚迪,超能赚!
最近,不少深企的年度财报陆续发布,今天我们聊一聊三家深企巨头的“搞钱”之道。
7771亿!这是比亚迪去年的总收入,按日计算,相当于每天进账20亿,比腾讯多2个“小目标”,相比华为,也只差4个“小目标”。
2024年是比亚迪成立30周年,7000多亿也是比亚迪创业以来的最高收入,这个营收超过特斯拉将近百亿美元,11年来首次超过腾讯,逼近华为的8600亿。
华为、腾讯、比亚迪,都是深圳民企翘楚,他们的共同点除了赚得多,就是重视研发,舍得花钱。
去年,比亚迪研发投入542亿元,相当于一天投入1.5亿,腾讯一天的研发投入为2亿。华为就更多了,2023年平均每天研发投入4个多亿。
除了“日进斗金”的赚钱能力,三家深企的人才“家底”也是十分厚实。
华为20多万员工,研发员工就有11.4万(截至2023年12月31日),占员工总数的55%。腾讯10万员工里,平均每4人中就有3人搞研发。
三家公司里,比亚迪员工最多,接近100万,是全球汽车公司里员工最多的,光研发工程师就有12万,也是全球车企中最多的。
而正是凭借“工程师红利”的厚积薄发,从2020年开始,比亚迪五年来,先后跨过1000亿、2000亿、4000亿、6000亿、7000亿大关,势如破竹!
最后,跟大家分享一个小发现,比亚迪1995年成立,从1997年收入1个亿,到突破7000亿,比亚迪用了27年。
你知道华为用了多久?很接近,是26年(1992年-2018年)。
坊间有个说法,深圳是一个很“旺企”的城市,在特区45年的发展历程中,总有深企能够踩准发展的风口和节点,在激烈的竞争中杀出重围,成长为龙头。
祝越来越多的深圳企业,从1个、100个、1000个“小目标”开始,坚持长期主义,一步一个台阶,势如破竹!
延伸阅读:
文案:马芳 杨磊
拍摄:谢昊燃
剪辑:吕诗俊
海报:文海燕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