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市委书记的“春日行程”释放哪些信号?
迈入农历蛇年,深圳“一把手”的行程很紧凑。
3月3日,深圳市委书记孟凡利走访调研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企业;5日,调研走访生物医药研发机构和相关企业;7日,主持召开外贸进出口企业座谈会……
这样一张表格,展示了市委书记一个月来的行程,累计调研机构和企业超40家。
开年即开工,起跑就是冲刺!
市委书记的“春耕”背后,我们梳理出三个观察视角:巩固既有优势,发展现代产业,优化营商环境。
首先,外贸进出口要乘势而上!
2024年,深圳市外贸进出口总额达4.5万亿元,时隔多年重回全国首位。3月7日、12日,深圳接连召开两场外贸主题座谈会,总计23家企业和协会参加,足以体现深圳巩固发展优势,力保“外贸第一城”的决心。特别是12日召开的服务贸易企业座谈会,深圳明确提出,要“大力推进服务业国际化,推动服务贸易加快发展”,这无疑将为深圳拓宽贸易增量打下坚实基础。
其次,现代产业体系要做大做强!
新春开工首日,广东召开全省高质量发展大会。会上,深圳明确表态:将加快建设具有深圳特点和深圳优势、对中长期高质量发展形成强大支撑的现代化产业新体系。
一个月来,瞄准现代产业,深圳政策供给持续发力,“四连发”的行动计划,分别涉及人工智能先锋城市、人工智能终端产业、具身智能机器人与瞪羚企业独角兽企业,关键数据和指标催人奋进。另一方面,“一把手”深入企业密集调研,了解产业发展现状和问题,体现的是深圳发展现代产业的紧迫感和务实姿态。
第三,营商环境建设要最好最优!
密集走访和座谈,不仅是了解动向,更是问需于企、问计于企,竭尽所能服务企业。比如,孟书记在走访在调研深圳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企业时就要求,有关部门和所在区要主动开发和打造应用场景,做好各项服务保障,全力支持企业立足深圳、面向全国、放眼全球不断做强做优做大。
在服务贸易企业座谈会上,孟书记提到,要扎实帮助企业做好应用场景、研发创新、市场开拓、海外服务等工作,尤其要构建强大的便捷高效的金融服务体系,构建强大的跨境服务链,为服务贸易加快发展创造更好条件。
书记提到的种种要求,传递出一个明确的信号,深圳就是要打造全国最好最优的营商环境。
春日里播种下希望,期待年末开出最美的花。开春就忙起来的深圳,全年的发展成绩单,无疑更加值得期待。
出镜:杨磊
文案:徐烜和
拍摄:朱洪波
剪辑:王抒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