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前被清华录取!中山纪念中学林卓铖谈强基备考经验

作者 杨慧荣;叶志文 2025-07-06 16:42

近日,南方+记者获悉,中山市中山纪念中学高三(10)班的学生林卓铖,因为出色的信息学竞赛成绩和文化课成绩,已被清华大学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破格录取。这名参加强基计划的优秀学子有哪些备考经验和学习方法呢?一起来听听吧!

中山市中山纪念中学优秀学子林卓铖。

中山市中山纪念中学优秀学子林卓铖。

南方+:备战清华强基,你有哪些好的经验?

林卓铖:我高中阶段获得过信息学竞赛的全国银牌,这是清华强基破格录取的条件之一。

清华强基笔试,数学物理化学的比例是5:3:2,其中有高考难度亦有竞赛难度的题目。数学相对来说比较受个人积累影响,前期需要适当自行补充一些高考难度以上的内容。物理通过高考后的突击,如果对概念理解得较好,实际上可以短时间内获得一些分数。化学则主要是对一些近代化学理论的基础考察,难度因人而异(对我来说比较困难),如果学过化学竞赛或是比较擅长背诵的同学可能比较有优势。北大的比例又有所不同(1:1:1),且化学的难度更高。

南方+:能否分享一些让你获益匪浅的学习习惯?

林卓铖:时刻关注自己的薄弱点,同时在每次遇到挫折时迅速重拾信心。高三期间,由于班级同学水平都很高,加上数次考试进步并不明显,每次出成绩时都倍感压力。但我每一次都咬紧牙关,及时补救上一次考试中暴露出的问题,对知识点进行针对性训练或是做整卷的限时训练。

南方+:你觉得自己是天赋型考生还是努力型考生?

林卓铖:我认为自己有点天赋,也比较努力,但跟更优秀的人相比,我还有进步的空间。我认为,对于竞赛来说,一部分天赋是极为重要的,当然努力也是不可或缺的;对于高考来说,努力起到的决定性作用更大,采用正确的方法,亦能以勤补拙。

南方+:高中学习阶段,周围人给了你怎样的帮助?

林卓铖:我觉得我非常幸运,在强基班遇到了非常有责任感的班主任赵老师,也遇到了一群团结友爱的同学。赵老师总是起早贪黑,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来帮助我们,为我们的学习提供了极大的助力。当然,我也很感谢家里人在我高三走读期间陪伴我学习,给了我很多支持。

南方+:高考结束了,你最想对自己和学弟学妹们说什么?

林卓铖:我最想对自己和学弟学妹说:高考不是终点站,虽然高考的结果一锤定音,但不是每一滴汗水都可以被一场考试定义,也不是某一场考试能够定义最终的结果,我们永远都在路上!

延伸阅读

全员985!中山纪念中学这个班包揽高考全市物理类前三

心仪清华!中山纪念中学优秀学子张耘恺谈“规范性”学习法

“内外兼修”,中山纪念中学优秀学子姚程冲向清华

采写:南方+记者 杨慧荣

摄影:南方+记者 叶志文

编辑 王浩宇 钟商业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手机扫码打开本网页
扫码下载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