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城新局看中心。
今年以来,佛山吹响“再造一个新佛山”的冲锋号。作为中心城区,禅城正经历一场关乎城市命运的“破茧升维”之战。
曾经,空间瓶颈、动力不足、形态老旧等如同紧箍咒,束缚着禅城的发展雄心。但如今,高举“佛山之心”的大旗,禅城攻坚克难,成功杀出重围。
上半年,禅城全域土地整治变革破局,释放出空前的产业空间;擘画汾江科创带,50亿元产业基金发布、大湾区领先的芯片封测基地等落地,新动能不断壮大;“千年佛山,烟火岭南”IP首发,文商旅融合出圈出彩。
打赢这场翻身仗,既关乎禅城,更关乎佛山。
再造一个新佛山,需要一个更强大、更具竞争力的城市中心支撑,掀起一场城市能级的大跃升。
禅城锚定打造“佛山之心”。 廖明璨 摄
禅城锚定打造“佛山之心”。 廖明璨 摄
一
中心禅城的升维之路,首先是产业的突围升级。
以传统产业为主的禅城,今年以来,新质生产力集中“爆发”,形成都市型新兴产业的“强磁场”。
奥创科技、陶莹精密、中核维思等专精特新或“小巨人”企业抢滩;德晟智能携产业链上下游4家企业落户,进军具身人形机器人蓝海;蓝箭电子加码投资,打造大湾区先进半导体封测基地;蜂群航空入驻,低空经济起飞……1-5月,全区工业投资增长11.6%,其中先进制造业、高技术产业投资分别增长60.8%和1.6倍。
德晟智能携产业链上下游布局具身人形机器人赛道。禅城区档案馆供图。廖明璨 摄
德晟智能携产业链上下游布局具身人形机器人赛道。禅城区档案馆供图。廖明璨 摄
这表明,禅城正逐步摆脱投资对房地产的依赖,从要素驱动转向空间集约、资本赋能、创新驱动协同并进,刷新中心城区产业的高度。
空间突围,破立并举打开新天地。禅城打响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攻坚战,都市工业载体“三年千万”行动发起冲刺,整备了工业用地3149亩,超过了过去15年出让国有工业用地的总和,累计建成超700万平方米优质载体,为承载优质项目腾出充足的空间。
资本赋能,“四两拨千斤”撬动未来。禅城整合政府财政、区镇国资,联动社会资本,构建产业基金矩阵,精准落子“投早投小投科技投战新”,让创新“种子”在资本沃土中破土成林。
创新结盟,拥抱院所借势登高。从引入有研广东院,再到与广东省科学院、佛山大学合作升级,禅城科创一路“开挂”:智能传感功能材料全国重点实验室、工信部重点培育的精密仪器中试平台等国家级项目纷纷落地。
精密仪器中试平台入选工信部重点培育名单。 廖明璨 摄
精密仪器中试平台入选工信部重点培育名单。 廖明璨 摄
禅城的实践表明:中心城区的产业突围,关键在于发展范式的跃迁,核心是要闯出一条高端高新高效、集聚集群集约的城市经济新路子。
二
中心禅城的升维之路,也是老城的焕新升值。
6月底,广佛知名商业运营商金铂商业竞得禅城一宗旧改地块,拟打造大型高端商业综合体及总部项目,带动投资约25亿元,引发广泛关注。
金铂商业总部落户朝东一号旧改地块。企业供图
金铂商业总部落户朝东一号旧改地块。企业供图
这背后,是一座千年古城在有限空间里实现“二次生长”。
开发强度超过80%的禅城,斑驳的旧城镇、旧厂房、城中村曾是沉重的包袱,空间不足、风貌不美、配套不佳等问题较为突出,与万亿城市中心的地位不相匹配。
早在十多年前,禅城便率先探路“三旧”改造,老街区、旧厂房重生,岭南天地、佛山创意产业园等地标崛起,不仅推动了中心扩容提质,更证明了老城“逆天改命”的可能。
今年以来,乘着全国新一轮城市更新的东风,禅城动作频频。城北郊边村拆迁、朝东一号地块、高铁新城建设……假以时日,这个“老佛山”将绽放新光彩。
老城更新,不仅是功能形态的优化,更带来区域价值的跃升。
今年5月,原禅城区体育中心地块经过48轮竞价,以溢价27.37%拍出。更早之前,佛山乐园地块6.24亿元摘牌,鲤鱼沙地块成交12.2亿元。即使房地产下行承压,但去年,禅城还有7宗商住地成功出让。
更令人瞩目的是,万象天地、山姆会员店、温德姆酒店等商业巨头争相布局,禅城迎来商业项目“井喷期”。
市场风云变幻,中心价值是穿越迷雾的灯塔。
在充满不确定性的时代,选择中心,就是选择最大的确定性——意味着更广阔的辐射半径、更密集的资源网络和更大的价值潜能。禅城以中心城区的稀缺性与活跃度,持续释放着强大的“向心力”。
三
中心禅城的升维,还是文旅融合的烟火升腾。
今年以来,在佛山空前重视文旅的背景下,作为文化中心的禅城,交出了亮眼的成绩:
一季度,全区接待游客344.43万人次,同比增长15.57%;旅游总收入37.36亿元,增长47.54%。“五一”假期,接待游客99.90万人次,增长21.37%,增速全市第一;连续两年位居“全国市辖区旅游发展潜力百佳区”榜首。
没有名山大川加持,禅城何以在文旅“疯卷”中脱颖而出?
答案是:深挖千年文脉,升腾人间烟火气。
非遗民俗活化出新。行通济、北帝诞、游朱紫等现象级民俗活动万人空巷;祖庙玩起穿越闯关、梁园上演夜游,新场景、新业态“圈粉”无数。
演艺经济红火出圈。银河左岸音乐节众星开唱,短短3天,吸引超8万年轻人;微短剧、脱口秀、沉浸式演出络绎不绝,线上线下好评如潮。
银河左岸音乐节在禅城南庄举办,吸引超8万人奔赴。 廖明璨 摄
银河左岸音乐节在禅城南庄举办,吸引超8万人奔赴。 廖明璨 摄
一镇一品竞相出招。南庄玩转罗格围骑行,张槎解锁国笋文化新玩法,石湾激活美陶湾,祖庙体验古镇citywalk,四个镇街轮番登台,赚足了人气。
尤为可贵的是,禅城的旅游收入增速超过旅客数量,实现了“流量”向“留量”、“旺丁”向“旺财”的高质量转化。
不过,禅城文旅也存在深层次的问题,如资源丰富但缺乏主线,有内容但欠深度体验,可谓“酒香巷深、留量不足”。
文旅竞争的本质是注意力争夺。今年5月,全区文旅发展大会上,禅城首次发布城市IP“千年佛山,烟火岭南”,将分散资源串珠成链,这也是佛山提出塑造文旅城市超级IP后的率先响应之举。
随着全市“四山两江”文旅精品区的建设,肩负打造文商旅融合区重任的“烟火禅城”,正以独特的中心魅力,在文旅新赛道上跑出特色、拼出优势。
四
从产业升级到城市升值再到文旅升腾,一个全面升维的“佛山之心”,必然能为全市的发展提供更有力的支撑。
这几年,禅城全力推动“全域中心化”,其底层逻辑就是“发展自身、服务全市”,以“强中心”挺起佛山“强脊梁”。
今年是“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三年初见成效的关键之年,佛山的战略重点是建设环两江先行区。不在环两江先行区核心区的禅城,角色如何定位?
禅城给出了“中心担当”的答案:不求所在,但求所为。
禅城以“一河两路八大片区”为串联,全域对接环两江先行区。禅城区供图
禅城以“一河两路八大片区”为串联,全域对接环两江先行区。禅城区供图
以“一河两路八大片区”为串联,全域对接环两江先行区,将自身独特的中心优势、蓬勃的城市经济优势、深厚的文旅优势,转化为服务全市的辐射力;加快建设粤港澳大湾区(佛山)科创服务先行区、佛山中央法务区、汾江科创带,正是禅城聚焦“强带动”,在服务全市大局中“走在前、当示范”的主动作为。
当佛山在高质量发展的新征程上奋力奔跑时,禅城的每一步探索实践,都是对中心城区发展的开拓创新,其成败不仅在于一域,更关乎佛山城市能级的整体跃升,乃至为全省县域经济向城市经济转型提供“中心样本”。
策划:陈捷生 赵越
统筹:周欢
撰文:罗湛贤
相关阅读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