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旅狂潮,改变什么?|佛山年中观察②

作者 刘明;王芃琹;廖明璨 2025-07-02 07:00


中国“工业第四城”佛山,制造业根基坚实,文旅新战场开启。

今年上半年,佛山经济最抢眼的变化,就是文旅登上战略前台。 年初,佛山市委全会明确提出,打造有活力的文旅,构建“四山两江”旅游示范带,打造佛山文旅城市IP。此举释放了佛山将以空前力度发展文旅的强烈信号。

二季度,佛山抛出硬核计划:建设“四山两江”文旅精品区,目标2027年旅游总收入超750亿。

一系列事件串联,揭示出“制造重镇”佛山的新逻辑:锚定工业优势的同时,以文旅为支点,撬动经济发展新空间、城市发展新活力。

“武无第二”,佛山制造早已享誉全球;“文无第一”,佛山正用自己的方式决胜未来。

中国“工业第四城”佛山,文旅新战场开启。图为岭南天地。廖明璨 摄

中国“工业第四城”佛山,文旅新战场开启。图为岭南天地。廖明璨 摄

当“佛山制造”的轰鸣声在全球产业链中回响时,这座工业大城正悄然掀起一场静水深流的变革。

近两年,佛山市委、市政府将发展文旅摆在了空前重要的位置。2024年11月,佛山召开全市旅游发展大会,提出以旅游业高质量发展助力佛山现代化建设。这是佛山首次以市委、市政府的名义举办旅游发展大会,释放了“文旅升格”的转型信号。

真正的落锤定音是在今年1月的佛山市委十三届九次全会。全会强调要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兴商、以商承文的融合发展思路,传承发展岭南广府文化,认真做好文旅搭台、经济唱戏这篇文章。此番表态标志着文旅正式锚定佛山城市战略的核心地位。

方向已明,全力推进。不久前,佛山召开“四山两江”文旅生态大会,亮出攻坚目标——将“四山两江”文旅精品区打造成为全市农文商旅融合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全市文旅赋能“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发展典型区、广东省山水都市休闲旅游创新示范区。

今年佛山提出建设“四山两江”文旅精品区。廖明璨 摄

今年佛山提出建设“四山两江”文旅精品区。廖明璨 摄

由此,佛山发展文旅产业的时间表与路线图业已明确。从高规格推进会议,到高标准推出举措,无不向外界传递出一个清晰声音:以文旅为突破口,优化产业结构,佛山是认真的。

这座长期以制造业安身立命的万亿城市,为何选择此时大力投资文旅产业?答案很明确:这是佛山守住城市竞争优势、维持经济持续增长的迫切要求,也是城市发展规律演进的必然选择。

有专家预测,下一个十年,如果错过了“文旅产业”,必将错过一个时代。公开数据显示,我国预计到2030年,文旅市场规模将突破15万亿元。去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大力提振消费、提高投资效益,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摆在9项重点任务之首,并旗帜鲜明提出要“促进文化旅游业发展”。

跳出外部环境看自身发展,佛山的现实之困尤为尖锐:在其31个制造业大类中,有一半以上与房地产关联。近年来,受房地产市场下行等因素影响,佛山经济受到了一定冲击,亟须寻找新方向。因此,当下佛山发力文旅,正是直面外部动荡与内部承压的破局之选。

长久以来,佛山凭借雄厚的制造业根基稳立经济强市之林,甚至成为“万亿城市俱乐部”中少数二产占比超过三产的特殊样本。

然而,纵观全球城市演进史,经济发展的过程必然伴随产业结构的演进,“三二一”的结构是普遍规律,背后是城市功能迭代、产业结构升级、人口需求多元等多方面因素的深层聚合。因此,不少工业强市发展到一定程度后,就将以文旅为代表的第三产业推向战略前台。

苏州便是典型案例:作为中国工业第三城与GDP最强地级市,其三产占比已达52.41%。今年,该市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要提升城市IP和文化影响力、发展高能级文化产业、繁荣高品质文化供给。

由此可见,短期看,文旅赋能是佛山抵御波动、撬动内需的必由之路;长远计,发展文旅是佛山“引人留人”拼图的核心组件,对优化产业结构、城市提升魅力有着重要意义。

“工业佛山”破茧“文旅佛山”,转型首战告捷。

佛山已成人口迁徙的热门之选。百度迁徙数据显示,今年“五一”小长假前三日,佛山稳居全国热门迁入地第7、第6、第5位, 力压上海、西安、重庆。

线上战场同样火热。如今,佛山已成为全国热搜榜上的“常客”:叠滘龙船漂移、佛山“西甲”、南海大地艺术节等动辄吸引几十亿流量;小红书输“佛山”关键词下相关笔记近600万条。

人气高涨直接催生财气奔涌。2024年佛山旅游收入达643.6亿元,同比激增21.4% ;同年,佛山大型音乐节票房冲至全国第五,赶超南京、天津。

2024年,佛山大型音乐节票房冲至全国第五。图为华晨宇演唱会。资料图片

2024年,佛山大型音乐节票房冲至全国第五。图为华晨宇演唱会。资料图片

城市综合竞争力同步跃升——佛山时隔两年重返新一线城市梯队,其城市人活跃度、新经济竞争力碾压半数省会城市。这一跃迁,经济总量是根基,文旅变量堪称硬核推手。

然而,亮眼数据难掩深层梗阻。文旅产业要成为支柱产业,佛山仍有许多结构性问题需要破解。

城市“偏科”,形象单薄。佛山的文旅家底并不薄,头顶“岭南文化重要的发源地”“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世界美食之都”等金字招牌。然而,佛山长期“偏科”工业,使文旅乃至服务业长期让位于制造业。如何扭转外界“工业城市”的刻板印象,已成当务之急。

资源割裂制约产业发展。截至今年1月,包括西樵山、长鹿旅游休博园两家5A景区在内,佛山共有A级景区41家。然而它们就如“散落的明珠”各自精彩,真正“串珠成链”形成品牌合力还有待再发力。如何整合包装全域文旅资源,找到文旅叙事主线,值得思考。

配套短板影响消费体验。以酒店为例,据不完全统计,佛山五星级酒店只有25个,成都、西安、长沙分别有52个、39个、43个。而且,各大景区间的交通接驳较为薄弱,游客体验也亟待提升。

此外,如何平衡制造业与文旅产业的关系?如何推出有影响力的佛山文旅IP?以上种种,都是佛山发力文旅必须直面的难题。

大力发展文旅产业的背后,隐藏着佛山更大的“野心”:即优化产业结构,以文旅“一业兴”带动三产“百业旺”。

上半年有两组数据值得关注:一是目前佛山已公开的前四月规上服务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8%,其中文化、体育和娱乐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3.7%;二是今年一季度佛山三产增加值达1526.13亿元,占比50.2%,历史上首次超越二产。

可以说,文旅业的快速崛起,为佛山服务业提质扩容提供了重要抓手。

文旅产业的快速崛起,为佛山服务业提质扩容提供了重要抓手。图为顺峰街。戴嘉信 摄

文旅产业的快速崛起,为佛山服务业提质扩容提供了重要抓手。图为顺峰街。戴嘉信 摄

当下,佛山正全力推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新兴产业发展壮大、未来产业培育布局“三箭齐发”,着力在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上取得新突破。无论是产业配套还是引人聚才,都对服务业的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可以预见,这场“文旅狂潮”将愈演愈烈,持续重塑城市基因。

未来,“世界工厂”与“文旅胜地”融合,会擦出怎样的火花,拭目以待。

策划:陈捷生 赵越

统筹:王芃琹

撰文:刘明 王芃琹

相关阅读

三箭齐发,开局如何|佛山年中观察①

编辑 杨晖桃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手机扫码打开本网页
扫码下载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