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形机器人“爆单”!广东科创企业“痛并快乐着”|我的“半年报”

作者 许宁宁;张令;昌道励;李永智 2025-07-22 10:44
01:03

人形机器人“爆单”!广东科创企业“痛并快乐着”|我的“半年报”

刚刚过去的周末,深圳市众擎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简称“众擎机器人”)的人形机器人PM01又一次走出实验室,去深圳科技馆“打工”。音乐响起,PM01跳起舞来,动作流畅、步伐平稳。

跳完那一刻,公司联合创始人兼市场负责人姚淇元松了口气。“3个月前,PM01表演时还时不时地摔倒。”他笑着说,但现在,它平均100次表演可能才摔一次,稳定性大幅提升。

今年上半年,是人形机器人行业的“出圈”时刻。“订单的持续涌入超出预期,为我们带来‘幸福的烦恼’。”姚淇元坦言。这家成立仅21个月的公司,正一头扎进技术深水区攻坚克难,一头开足马力优化产线、磨合供应链,以完成交付任务、实现产能爬坡。

不只是众擎机器人,广东的众多机器人企业都在今年迎来一波“爆单潮”,背后是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的双轮驱动。上半年,全省先进制造业、高技术制造业的规上工业增加值分别同比增长5.9%、6.0%,工业机器人、服务机器人、民用无人机产量分别增长34.0%、23.0%、58.2%。向新而行,广东智造正加速驶向未来。

在摔跤中持续实现技术突破

“年初时不时摔倒,

如今上百次可能才摔1次”

今年以来,人形机器人最“出圈”的时刻往往与摔跤有关。“脚步不稳会摔,场地不平会摔,算法不够优化也会摔……摔得我们都习惯了。”姚淇元回忆道,最初10次表演可能有5次会摔倒。但他们坚信,跌倒时产生的问题,就是要突破的新课题。

机器人跌倒后,工程师会马上查看代码,找出原因并优化,让机器人拥有强健的“体魄”,变得更耐摔。“我们几乎每周推出一个新版本,那些最初设计时没考虑到的细节,都在跌倒中逐步完善。”姚淇元说。

正是在一次次跌倒中,PM01逐渐成长。今年2月底,众擎机器人完成人形机器人全球首例前空翻特技。只见通体银灰的机器人身姿矫健,前空翻动作一气呵成,翻转角度精准,落地平稳有力,流畅度接近人类专业运动员水平。

“我们挑战前空翻,是因为它对平衡能力、爆发力和运动控制提出了更高要求,需要技术的持续创新和积累。”姚淇元说。

不仅如此,众擎机器人还能完成跑步冲刺、高动态斧头舞等动作。如今,PM01的稳定性大幅提升,100次表演可能才出现一次失误。“人们对人形机器人究竟能做什么仍有质疑。”但众擎机器人团队相信,当看到机器人能灵活、稳定地完成复杂动作,自然会对它的未来更有信心。

最近,PM01在深圳科技馆跳舞时,引来众多小朋友围观。看着孩子们笑得灿烂,众擎机器人创始人兼CEO赵同阳在朋友圈写下:“追求极致、把控细节,成长一直都是痛并快乐着。”

不是“弯道超车”而是“直道竞争”

“中国人形机器人企业

有能力与国际竞争者拉开差距”

“忙”是姚淇元上半年的关键词。一天接待十余拨客户、同日参加两场展会已成常态……“每天都像坐过山车,有惊喜,也有挑战。”他介绍说,目前订单主要来自国内市场,应用场景多元,年底还将举办一场别开生面的机器人格斗大赛。

海外客户对中国机器人的关注度也持续提升。姚淇元最近将身高1.38米的PM01送往硅谷,巨大的行李箱上印着“EngineAI”标识。在交付过程中,他感受到硅谷科技企业对硬件创新的热情,“他们希望将AI能力与我们的核心硬件深度融合,来满足终端使用场景。”

“我其实不太认同‘弯道超车’的说法,这意味着无法直道超越或要走捷径。”姚淇元认为,中国在人形机器人等领域已有全球领先优势,依托制造业基础、供应链体系和人才储备,中国企业完全有能力在直道上与国外展开竞争,甚至拉开差距。

而从全国来看,广东作为国内最大的智能机器人产业聚集区,工业机器人产量连续5年居全国首位,占全国总产量的44%。今年以来,广东更是密集出台支持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产业创新发展的政策,从核心技术攻关、应用场景打造到标准体系建设等提供全方位支持。

“深圳、广东乃至整个国家,对具身智能产业的支持力度非常大。假如二三十年之后再提起人形机器人,广东会有几家全球知名的企业,就像现在提到的华为或者大疆。”赵同阳充满信心地说。

相关链接:

投资过亿建新厂却遭遇关税战,广东外贸老板如何突围|我的“半年报”

采写:南方+记者 许宁宁 昌道励

拍摄:南方+记者 张令

剪辑:南方+记者 李永智

设计:吴颖岚 谭唯

统筹:吴哲 王良珏

策划:陈枫 王海军

编辑 冯颖妍 彭奕菲
校对 符如瑜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手机扫码打开本网页
扫码下载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