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投资过亿建新厂遇关税战天崩开局,广东外贸老板这样“稳住”|我的“半年报”
盛夏傍晚的中山市古镇镇,暑气与烟火气交融。晚饭后,梵尔照明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石鹏举继续回到公司开会,高兴地告诉大伙儿:“今天出了一个货柜发往美国西海岸,客户说哪怕关税‘窗口期’后才能到岸也要发货!这就是信任。”
离开家乡近30年,只身在“中国灯饰之都”打拼10多年,石鹏举仍有着浓重的湘音与湖南汉子的那股闯劲儿。上月底,他终于在关税战后回了一趟家,家人说他憔悴了许多。
这半年过得实属不易:斥巨资建设的北美业务线启动不久就遭遇美国关税战,石鹏举不得不带队到欧洲四处找生意;好不容易迎来关税窗口期,工厂立马进入赶工潮,“一刻也不敢停!”最近公司半年数据出炉:美国市场出口占比下降,但出口总额增长近二成,他的心终于安定了下来。
石鹏举的故事正是2025年以来许多广东外贸企业的生动写照——上半年,广东对美进出口下降8.1%,但在“一带一路”共建国家等新兴市场的拉动下,1—6月全省进出口增长4%,对全国外贸增量贡献率28%,在稳外贸大盘中起到了中流砥柱的作用。
如果做不了美国生意怎么办?
“那就去开拓其他高端市场”
2024年,在搬进6万平方米新工厂的第二年,梵尔照明的北美业务开始走上正轨,大量美国订单涌入,在公司业务占比中迅速达到三成。但2025年特朗普上任之后,“关税大棒”让这条业务线按下了暂停键。
4月12日所谓“对等关税”实施后,石鹏举连续失眠了:“我们投资5000万新建生产线、800万打造高标准实验室,人员也扩增了一倍,前后加起来投入上亿,为的就是开拓美国市场。一下子心理压力很大,一着不慎,满盘皆输。”
石鹏举当机立断,带领外贸团队在4月底飞往欧洲,他的目标明确:“我们的产品品质好但成本高,如果做不了美国生意怎么办?那就去开拓其他高端市场。”
带着款式新颖、价格实惠的灯饰产品,以及符合最高标准的欧美认证,加之交付能力强、规模大的工厂实力背书,石鹏举在德国、法国连拿数个大订单。万里之外的春季广交会上,梵尔照明主攻欧洲、中东、东南亚等地区的客户,空闲下来的对美生产线很快就被其他市场的订单填上了。
梵尔照明的半年报显示,今年上半年欧洲市场增幅最为明显,在出口占比中达到35%,东南亚市场占比达到18%,几乎与美国市场齐平。
放眼广东,“困则谋变”“西边不亮东边亮”,是许多外贸企业面对困境的破局之法。今年上半年,广东对非美市场进出口4.08万亿元,增长5.6%,其中,对东盟、中国香港、欧盟、中国台湾、非洲、中亚分别增长5.9%、7.9%、7.2%、26.2%、8.5%、23.1%。
在下行周期中逆势向上
“用好的研发能力和硬件实力打动客户”
美国市场体量巨大不可放弃,石鹏举一直观望等待转机。5月12日,好消息传来:《中美日内瓦经贸会谈联合声明》发布,为企业带来了90天“窗口期”。订单如雪花般飞来,北美客商的邮件源源不断,电话会议一个接一个,还有客户代表立即赶到工厂谈合同细节。
最忙的一天,公司里接待了8组外国客商。那段日子,小镇里的西餐、印度菜、早茶、鸽子宴,石鹏举带客户们吃了个遍。
美国客户迈克尔(化名)去年曾到访古镇,关税形势一好转,他立刻又带着9个人的团队来到梵尔照明。“我们超过八成的灯饰采购自中国,这是十多年来我们见过最好的供应商工厂!我们会尽量把新项目都交给你们去做,请务必如期出货。”迈克尔说。
走进梵尔照明,整洁明亮的12条高效组装产线和专业实验室,皆是客户的信任所在。石鹏举直言:“海外市场需求萎缩,传统灯饰出口已处在下行周期。在下坡路上做出增长,更要用好的研发能力和硬件实力打动客户。”
外部环境下行,广东逆势向上,外贸规模已连续8个季度保持正增长,这样的韧性也刻在粤企生命线中。
“关税战下,我们失去了,但也得到了。如今,我们的实验设备、产品研发、服务认证都有了大的提升,服务其他国家的客户也更得心应手。”走过惊心动魄的上半年,石鹏举对下半年有信心:“我们要研发更多款式的产品来满足不同地区的客户需求,加大拓展多元化市场,同时在电商领域开辟新的增长点。”
【编者按】
最近,广东经济半年报出炉。面对复杂严峻的国内外环境,广东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中向好,彰显经济大省挑大梁的担当作为。
宏观经济数据的背后,是千千万万个市场主体的奋斗与苦乐。南方日报、南方+客户端推出“我的‘半年报’”融媒体报道,请外贸、科技、消费、演出、农业等行业人士讲述他们这半年的拼搏故事,以小见大见微知著,呈现广东经济的韧性与活力。
采写:南方+记者 唐子湉
拍摄:南方+记者 石磊 钟志辉
剪辑:南方+记者 何志豪
设计:吴颖岚 谭唯
统筹:吴哲 王良珏
策划:陈枫 王海军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