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古郡,生生不息。一场以文化为魂、旅游为路、农业为根的乡村振兴协奏曲正在高州激情上演。这里,农文旅的深度融合不仅为乡村注入了新动能,更是铺就了一条实现全面振兴的希望之路。
高州是农业大市,农业总产值连续多年名列广东各县(市)第一,根基深厚。依托其天然优势,以荔枝、龙眼等特色农产品为媒,通过农事运动会等节庆活动,让农田变身为展示乡村魅力的舞台,让农产品成为连接城乡、带动发展的纽带。
乡村文化是历史沉淀和地域特色的集中体现。作为省首批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省级试点城市,高州乡村文旅基础深厚。依托荔枝、龙眼文化和冼夫人文化遗存,通过举办文化节庆活动,不仅传承了传统文化,更通过创新的形式让文化"活"起来,更增强了文化自信,提振了乡村精气神。
拥有深厚历史文化资源的高州,也一直在思考并实践,如何通过现代性转换,推动文化产业资源要素融入乡村经济社会发展,从而实现文化资源的“提现”,助推“文化软实力”的变现。
高位推进,统筹规划。我们看到,高州通过建立专班式协同作战机制和清单式闭环推动机制,确保乡村振兴战略的高效实施,这种体制机制的创新,为文旅产业的赋能提供了坚实保障。
文化铸魂塑形。冼夫人文化、木偶戏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创新,不仅让传统文化焕发新生,更成为吸引游客、带动文旅发展的重要资源。文化特色小镇的建设,让“非遗+旅游”的模式成为推动乡村振兴的新引擎。
旅游开拓新路。通过打造特色旅游品牌,如柏桥荔博园、仙人洞景区等,高州市成功将乡村旅游与文化体验相结合,开辟了乡村振兴的新路径。民宿经济、研学旅行等新业态的兴起,更是为乡村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高州市以“一核二屏五带多点”的乡村文旅发展格局,实现了文旅资源的优化配置和高效利用,不仅提升了乡村旅游的吸引力,更促进了乡村经济的多元化发展。
目标明确,未来可期。到2025年,高州将建设具有中国特色、岭南风格、高州特点的美丽乡村。期待高州继续在文化赋能、传承创新、提质增效方面下足功夫,全力做好广东省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省级试点工作,让“乡村振兴 文化为魂”化身行动指南,引领着乡村走向全面振兴的未来。
【撰文】叶洁
相关链接: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