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市热度飙升,繁荣背后的逻辑与机遇|江门提振消费一线观④

作者 董有逸 2025-09-28 12:00

傍晚时分,西江之畔,位于江海区的江门老船厂仿佛一瞬间被灯光点亮:文创店里的手工艺品吸引着年轻人的目光,咖啡馆外的露天座飘散着浓郁的香气,粤语金曲熟悉的旋律飘扬在岸边……

傍晚时分,江门老船厂仿佛一瞬间被灯光点亮。 李样尊 摄

傍晚时分,江门老船厂仿佛一瞬间被灯光点亮。 李样尊 摄

“我们经常过来这边吹风散步,周末也会和朋友一起到咖啡店消费。”家住附近的市民刘女士说,夜幕下的老船厂广场已成为她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今年4月,江门市印发《关于加快推进现代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提出培育首发经济、夜间经济、体验经济等业态,打造一批国家级夜间文化和综合型消费集聚区。如今,从旧厂房的活化重生到现代商圈的流光溢彩,从夜市升腾的烟火气到文旅融合的精致体验,“夜侨都”的城市活力正为侨乡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夜间动能。

商圈升级

打造夜间消费“强引擎”

每当夜幕降临,环五邑华侨广场商圈便流光溢彩,熙熙攘攘的人群穿梭于汇悦·大融城、中天新地等商业综合体之间,浓郁的烟火气让城市的夜晚充满活力。

环五邑华侨广场商圈是首批“广东省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之一。 杨兴乐 摄

环五邑华侨广场商圈是首批“广东省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之一。 杨兴乐 摄

“这里是江门商圈的顶流,年均人流量达3000万人次,目标是打造成为全市首个百亿商圈。”蓬江区经济促进局相关部门负责人介绍,环五邑华侨广场商圈作为首批“广东省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之一,夜经济业态高度集聚,不仅能满足“夜宴”“夜购”的需求,更通过“夜演”“夜展”“夜读”“夜游”等丰富形式,为夜间消费注入了深厚的文化内涵。

环五邑华侨广场商圈的火爆,是江门以商圈为载体、系统性培育夜间经济的一个缩影。自2020年4月印发实施《江门市推动夜间经济发展实施方案》以来,当地在制度规划、项目培育、资金扶持等方面持续发力,有序推进重点商圈改造提升,为夜间经济的繁荣提供了坚实的空间土壤。

除了成熟商圈人气不减,江门新兴商圈也在悄然发力:在枢纽新城,新汇·大融城、南湖一品、新会保利西海岸等新兴“夜经济”商圈亮点纷呈;位于滨江新区的保利时光汇项目,计划打造江门首个“潮流运动+微醺夜经济”主题的体验型街区;粤海城江岸商业街则专注于营造具有微醺松弛感的夜间主题街区……

9月21日,江门利和广场开门迎客,不少市民举家前来“打卡”体验。这座占地面积达13万平方米的“城市级购物中心”,不仅为江门人带来了全新的购物选择,更以其精心规划的24小时“夜经济”美食街区迅速出圈,成为侨乡年轻人夜晚休闲聚会的新选择。

与利和广场仅一路之隔的五邑大学,未来有望成为商圈夜经济的主要客源群体之一。“听说商场会引入二次元、潮玩、健身、舞蹈等项目,以后假期夜晚应该会有更多新选择。”该校一名大三学生说。

文旅赋能

绘就夜间体验“新画卷”

粉面摊前升腾着诱人的热气,烧烤架上食物嗞嗞作响,麻辣烫、炸串、奶茶等各式小吃的香味在空气中弥漫……

华灯初上,位于蓬江区义乌小商品城附近的摩创园人声鼎沸。这个由旧摩托车厂区转型而来的文创园区,近两个月迅速发展成为当地的网红夜市,自试运营以来日均吸引客流超过6000人次。江海区一家网红牛杂店老板张秋练每天驱车40分钟前来支摊,惊喜地发现客流量还不错:“这个摊位本来只是为总店引流,没想到生意挺好,一个晚上营业额能超过2000元!”

摩创园夜市人气爆棚。

摩创园夜市人气爆棚。

摩创园夜市的成功,生动诠释了文旅赋能夜经济的巨大潜力。“以夜市为流量入口,我们计划导入五邑文创市集、咖啡清吧、‘周五音乐会’等业态,带动文创、旅游、制造等产业联动发展。”蓬江区环市街道相关负责人说,接下来计划在这里打造兼具社交属性与文化内涵的城市新空间,让“工业风”与“烟火气”深度融合,推动区域文商旅一体发展。

借力文旅提升夜间经济品质,江门还有不少案例。在开平不夜城,占地约3万平方米的街区以华侨文化为主线,精心设置了幻影风情街、浪漫花街、梦回1926等五大主题场景,全年预计开展各类演出2万余场。“免门票、美食多、表演多、夜景美,我们项目与赤坎华侨古镇形成业态互补,实现‘引客来开平、留客在开平’,助力擦亮‘江门三点三精彩之旅’品牌。”开平市侨城产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张坚念说。

开平不夜城与赤坎华侨古镇形成业态互补。 赤坎镇政府供图

开平不夜城与赤坎华侨古镇形成业态互补。 赤坎镇政府供图

当夜经济的触角延伸至乡村文化,其“化学反应”同样令人印象深刻。今年7月,“文明Yeah(夜)集·墟里有戏”品牌活动在开平塘口粮语广场启动。侨乡碉楼为背景,流行音乐为主角,《千千阙歌》唤起侨胞乡愁,《风吹麦浪》引发年轻观众合唱……音乐串联起的夜晚,为宁静的乡村注入了动人的活力。

“开平将持续推动夜间文化供给,利用村民和青年晚间空闲时间,组织‘文明Yeah(夜)集’,融合文化赋能、健康服务、科技下乡,让乡村夜晚‘亮’起来、人气‘聚’起来,以独具特色的乡村夜生活体验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能。”开平市委宣传部相关负责人介绍。

数读江门夜经济

1.环五邑华侨广场商圈是江门市首个广东省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商圈年均人流量3000万人次,经营主体数量超1000家、主营业务收入超70亿元。

2.蓬江摩创园夜市试运营以来,入驻摊档已超过210户,日均吸引客流超过6000人次。

3.开平不夜城占地约3万平方米,设有沿街商铺超过100间,预计全年可开展各类演出2万余场、每年将吸纳500万人次以上的客流。

南方+记者 董有逸

◎相关阅读

为什么江门人最近又舍得花钱了?|江门提振消费一线观①

文旅体大融合,打卡玩乐也许只是起点|江门提振消费一线观②

银发万亿蓝海,侨乡入局的底气与方向|江门提振消费一线观③

编辑 李衡昌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手机扫码打开本网页
扫码下载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