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旅体大融合,打卡玩乐也许只是起点|江门提振消费一线观②

作者 叶芷晴 2025-09-28 08:00

在9月举行的2025广东文旅推介大会暨金秋文旅消费季启动仪式上,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正式公布了广东省2025年度文旅促消费优秀案例名单,江门三点三精彩之旅名列其中。

文化和旅游消费是经济增长的重要驱动力之一。今年以来,江门继续擦亮江门三点三精彩之旅这一城市品牌,以“文旅+百业”融合催生新业态、新场景、新供给,持续释放文化和旅游消费潜力,助力文旅企业发展和产业振兴。

从城市到乡村,从景区到街区,文旅的边界不断延展。在“文旅+百业”的赋能下,旅游行业与相关产业合力联动、相融发展,形成蓬勃的“大旅游”格局。文旅所带来的人气和财气为地方发展带来活力与生气,正为江门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不绝的动能。

江门各大景区景点游人如织。杨兴乐 摄

江门各大景区景点游人如织。杨兴乐 摄

“文旅+影视”破圈共赢

流量“东风”成为发展“春风”

9月,粤港澳三地联合制作的乡村振兴题材短剧《邑城风云》在“中国陈皮之乡”江门新会开机,著名导演关树明携主演夏雨、米雪等实力派戏骨集体亮相。这部短剧将通过“影视+文化+旅游”,深度挖掘侨乡文化资源,展现乡村振兴成果。

像《邑城风云》一样,近年来越来越多影视剧将题材聚焦江门,将拍摄地定在江门。一方面,江门悠久深厚的历史文化、精美绝伦的侨乡建筑、秀丽动人的自然风光成为影视剧的“增色剂”。另一方面,这些制作精良的影视剧成功为江门“引流”,掀起“跟着影视游江门”的热潮,甚至带动更多剧组进驻江门,形成良性循环。

最直接的体现,是相关拍摄地客流量的提升。作为大热电视剧《狂飙》的取景地,江门市长堤历史文化街区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打卡,省外、国外游客比例大幅提升,“人”“财”两旺。直至今年,长堤历史文化街区依然人气不减。“五一”期间,珠海游客陈女士就来到长堤历史文化街区游玩,她表示:“我以前来过江门好几次,游玩体验都很好。这次特意带父母来打卡《狂飙》取景地。”

众多游客打卡长堤历史文化街区。杨兴乐 摄

众多游客打卡长堤历史文化街区。杨兴乐 摄

江门的影视游活力不仅得到游客的印证,更获得业界的认可。在2025年喜洋洋乐融融游广东之江门站暨“跟着影视去旅行”文旅消费促进活动上,广州广之旅国际旅行社股份有限公司粤港澳游中心负责人就以“资源活化、产品进化、生态蝶变”为主线,解码江门影视文旅融合密码。他表示,2025年,广之旅通过“惊喜从天降”系列,将散落的影视取景地串联成文化星系,实现“一部剧带火一座城”的裂变效应。

“戏引力”对城市发展的推动作用显而易见。为了更好接住影视游的红利,江门也从“被动接剧组”转向“主动造内容”,让“江门形象”不断出现“新亮点”,“江门故事”持续讲出“新意思”。

造平台,是江门主动出击的重要一招。今年7月,由江门市委宣传部打造的江门影视综合服务平台在江门城市原点启明里揭牌启用。今后,剧组来江拍摄,依托江门影视综合服务平台,线上可通过“光影江门”小程序实现选景、审批、配套服务数字化,线下可享一站式管家式的服务对接。在江门启明里游客中心,该平台还设置了实体场所,集中展示拍摄场景资源,打造“一窗看尽侨都光影”的实体窗口。

“文旅+农业”融合发展

乡村风景生出振兴“丰景”

走进江门台山市台城街道桂水村,来自粤港澳大湾区的游客游客流连于侨村古屋、青年部落、湿地花海与侨批展览之间,感受古村焕发的新生机。据统计,桂水村去年的游客接待量突破了50万人次,还成功跻身国家AAA级旅游景区的行列,助推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壮大。

用生态美景提升旅游热度,以文旅产业带动乡村振兴,桂水村已经成为江门农文旅融合发展的一个生动注脚。近年来,江门全力推动农文旅深度融合发展。尤其是去年8月开平—台山被列为全省整县推进农文旅融合发展试点以来,江门坚持高水平规划、系统性推进,抓住“侨”与“海”两大特色,把农文旅融合发展作为推进“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的重要抓手,不仅实现接待游客人数和旅游收入的大幅增长,还有力带动县镇村的经济发展。

以龙头文旅项目开平赤坎华侨古镇为例。近两年,江门持续提升赤坎华侨古镇运营水平,将其打造成集华侨文化、乡村振兴为一体的展示平台,成为广东乃至全国有重大影响力的文旅新地标。两年来,600多万海内外游客走进赤坎华侨古镇,感受古今辉映、中西交融的独特风貌;华侨华人粤港澳大湾区大会、美丽中国健康中国(江门)会议等重大活动在这里举办。

赤坎华侨古镇两年来接待海内外游客超600万人次。杨兴乐 摄

赤坎华侨古镇两年来接待海内外游客超600万人次。杨兴乐 摄

以赤坎华侨古镇等重大文旅项目为龙头支撑,江门发挥其画龙点睛和引领集聚作用,带动全域旅游资源优化整合,让文旅产业既见“星星”,又见“月亮”,形成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全域旅游发展格局。目前,开平已新增“梦回开平·侨海华韵”夜经济项目、红溪鹰村田园综合体等优质农文旅项目,推动赤坎华侨古镇联合开平碉楼文化旅游区AAAAA级景区申报世界级旅游景区,带动塘口镇、百合镇等周边镇新增运营或在建的优质农文旅项目,带动一大批乡村民宿、乡村文创、乡村书店、乡村剧场、田园咖啡、休闲农场涌现。

农文旅深度融合,绘就了乡村振兴路最美的“丰”景。当前,江门正逐步实现“冷游变热游,浅游变深游,观光游变花式游”的生动变化,有力推动乡村旅游提质、侨乡文化赋能、旅游能级提升,带动产业深层次融合、主体高质量融合、政策全要素融合、市场多维度融合,描绘出“岭南侨乡风韵、精彩山水文城”的隽美画卷。

“文旅+体育”昂扬向上

赛事流量转为经济增量

7月,一场击剑比赛在江门掀起消费热潮。2025年中国击剑俱乐部联赛全国赛(第三站)吸引了全国348家俱乐部约4000名选手报名参加,加上随团教练、家长等,共计约12000人次汇聚江门。这场高规格赛事直接带动本地消费约6000万元,间接拉动消费超1亿元。

2025年中国击剑俱乐部联赛全国赛(第三站)在江门举办。熊毅 摄

2025年中国击剑俱乐部联赛全国赛(第三站)在江门举办。熊毅 摄

“一日比赛,多日停留;一人参赛,多人旅游”的消费效应,并不仅仅在这场击剑比赛中显现。比如,去年末,来自海内外的约2万名跑友因2024江门马拉松赛齐聚侨都,众多选手在赛后留在当地体验江门三点三精彩之旅,带动江门景区、酒店、民宿、餐厅火热起来。

从众多鲜活的案例可以看到,近年来,江门大力发展体育经济,构建“跟着赛事去旅行”新业态,让赛事“流量”转化为经济“增量”,以体育赛事拉动酒店住宿、餐饮消费、景区游览、文创购物等方面的消费增长。

除了拉动消费增长,体育赛事还成为县镇村高质量发展的助推力。比如,鹤山举行“8.8全民健身日”暨粤港澳大湾区体育文化嘉年华、“乡村同赛精气神 齐心助力‘百千万’”2024年鹤山市广东省“百县千镇万村”系列赛、鹤山乡村足球赛、宅梧环湖乐跑等延续全年、覆盖全年的体育运动赛事,激发全民运动热情,激励群众以更强健的体魄和饱满的热情投身到家乡建设中。

值得期待的是,赛事经济的效益有望在未来持续增强。今年11月,江门将承办第十五届全运会的山地自行车、排球、花样游泳等比赛项目。借此东风,江门正围绕做强做优赛事经济、做旺体育消费、做强体育制造业三个方面抓好体育经济发展。

体育搭台,文旅唱戏,融合发展。江门这座被“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深度激活的魅力之城,正以赛事活动为引擎撬动全局,让“体育+文旅”成为赋能城市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

撰文:叶芷晴

◎相关阅读

为什么江门人最近又舍得花钱了?|江门提振消费一线观①

银发万亿蓝海,侨乡入局的底气与方向|江门提振消费一线观③

夜市热度飙升,繁荣背后的逻辑与机遇|江门提振消费一线观④

编辑 钟惠琳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手机扫码打开本网页
扫码下载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