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门各县(市、区)主官亮出2025“硬核”目标,必须点赞

作者 张婧媛 2025-02-09 14:12

岭南春来早,实干勇争先。2月8日,江门市委十四届八次全会暨全市高质量发展大会召开。围绕现代化产业发展,7位县(市、区)主要负责人作大会发言,亮出2025年主要工作目标,立下军令状,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目标,切实扛起“大梁要一起挑”的政治责任,承上启下,为“十五五”规划打下基础。

会议现场。周华东 摄

会议现场。周华东 摄

高质量发展看江门!你为哪些县(市、区)点赞?(可多选) 1.蓬江区 2.江海区 3.新会区 4.台山市 5.开平市 6.鹤山市 7.恩平市 提交

蓬江区委书记李志坚:

焕发干事创业精气神,全力奋进千亿经济强区

蓬江区将主动扛牢“挑大梁”的政治责任,深化“重整行装再出发”作风建设行动,千方百计拼经济、强平台、抓项目、优服务,力争全年GDP增长5.5%以上,全力奋进千亿经济强区。

融湾先行,加快融入新阶段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集中资金资源建设两个“万亩千亿”大平台。制造强区,实施“拼经济、大招商”行动,加快建强具有蓬江特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力争规上工业总产值超1400亿元、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6%以上。扩大内需,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多元集聚、创新提质,推动生活性服务业培优向新、红火兴旺。城乡融合,加快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大力发展集体经济,深入实施“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增进福祉,扎实办好就业、教育、医疗、养老、托育等民生实事,建设中心城区“幸福家园”。详情>>

江海区委书记李捷:

奋力打造珠江西岸现代产业枢纽

江海区将再接再厉、乘势而上,坚决锚定“国家高新、江海门户”定位,坚持实体经济为本、制造业当家,狠抓产业平台、产业集群、产业生态,加快构建江海特色现代化产业体系,奋力打造珠江西岸现代产业枢纽,为全市高质量发展勇挑大梁、多作贡献。

全力构建“2+6+N”产业平台,包括全力提升两大国家级产业平台发展能级,激发侨梦苑创新产业集聚区、珠三角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国家创新型特色园区、全国小微企业创业创新示范城市核心区等六大国家级创新平台活力,推动低效园区“腾笼换鸟”,拓展产业发展空间。升级锻造“1+3+2”产业集群,实行“全员招商”,深化“深圳创新+江海制造”布局,打造招商“会客厅”,狠抓本地企业培育壮大,积极前瞻布局未来产业。营造珠三角最优产业生态,打好全国人大基层立法联系点、广州知识产权法院江门巡回法庭、深圳国际仲裁院江门分中心三张“法治王牌”,营造国际一流法治环境。详情>>

新会区委副书记、区长刘兵:

奋力打造“强区强镇富民兴村”示范标杆

新会区将扛牢扛实“首善之责”,坚决完成年度各项工作任务目标,奋力打造“强区强镇富民兴村”的示范标杆,勇当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侨都的排头兵。

在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上持续发力、争做示范,高标准建设新一代电子信息产业园等一批产业空间,以银湖湾滨海新区为主阵地加强深江合作,加快构建畅联湾区的交通网络,推动现代服务业发展。在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上持续发力、争做示范,打造更高能级的三大“万亩千亿”园区,打造更具竞争力的“2+2+N”现代化产业体系,实施“招商引资提质年”,深入实施国资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在提速推进“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上持续发力、争做示范,力争陈皮全产业链产值突破280亿元、全区所有行政村村组集体总收入均超100万元。在提升人民群众幸福指数上持续发力、争做示范。在维护社会大局平安稳定上持续发力、争做示范。详情>>

台山市委书记郑劲龙:

奋力在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上取得新突破

台山将抢抓“三通道”“黄金内湾”等机遇利好,加力提速推进“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建强省级大型产业集聚区台山片区,推动三次产业相互嵌入、相互赋能,奋力在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上取得新突破。

建强产业平台,加快建设大型产业集聚区台山片区,推动工业新城、广海湾向“万亩千亿”迈进,鼓励支持生产性服务企业依托园区实现集群式发展。发展新质生产力,聚焦传统产业推进“链式改造”,推动高新材料、新能源农机装备等新兴产业“新芽成大树”,打造船舶与海工装备产业国家级南方基地,力争核电3、4号机组尽快动工。壮大特色产业,进一步扩大丝苗米、生蚝、麻黄鸡等特色农产品种养规模,“三线并进”建设“六位一体”现代化海洋牧场。做强现代服务业,探索在省农产品加工示范区设立农副产品跨境流通联检中心,坚持“金融+租赁+保险+渔旅”做大海洋服务业;高质量做好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排球比赛承办工作,加快整县推进农文旅融合发展试点建设。优化营商环境,主动为经营主体纾困解难,精准滴灌推动企业产值倍增、利润倍增。详情>>

开平市委书记余中华:

将2025年确定为“基层基础年”

开平市将2025年确定为“基层基础年”,将着力抓基层、强基础、促发展、利长远,筑牢高质量发展根基,力争在经济社会发展方面走在前列,为江门奋力打造粤港澳大湾区新增长极作出开平新的更大贡献。

进一步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探索建设具有侨乡特色的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区,把整县推进农文旅融合发展省级试点建设作为推动生活性服务业发展的重要抓手,积极构建并壮大“5+3+N”产业体系。进一步建强产业平台,以更大力度加快建设江门承接产业有序转移主平台开平片区,扎实推进国家新型城镇化试点建设。进一步谋项目抓项目,力争2025年新引入项目总投资超260亿元,积极推动一批优质农文旅项目建成运营。进一步广聚天下英才,全力支持国家大科学装置江门中微子实验室于今年8月运行取数,用好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开平中微子研究中心。进一步做好企业服务,加快推出一批惠企利民新举措,深入实施“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倍增工程,优化发展环境。详情>>

鹤山市委书记刘志刚:

全力以赴抓项目,力争今年GDP增长6%

鹤山将聚精会神抓牢抓好经济建设这一中心工作,全力以赴抓项目、拼经济、谋发展,力争GDP增长6%,为江门冲刺GDP5000亿元、省内争先进位作出应有贡献。

加快构建符合鹤山实际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推动福建友谊、志格空调等近100个在建项目早动工、早投产,力争全年招商引资突破300亿元,工业投资突破210亿元,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7%。大胆改革创新,做实县镇管理体制改革、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等省赋予鹤山的7项改革试点,争取今年再新增规上工业企业超100家,力争将鹤山9个镇全部打造成典型镇,推动鹤城镇争创鹤山第3个全国千强镇。坚决扛牢全面从严治党第一责任人责任,把对党忠诚体现在对工作的责任心上,以娴熟的战斗技能抓执行、抓落实。详情>>

恩平市委书记黎沛荣:

加快建设具有恩平特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恩平将牢牢抓住现代化产业体系这个载体,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练好高质量发展的“看家本领”,挺起现代化建设的“产业脊梁”,为江门高质量发展大局作出恩平贡献。

坚持产业向新,推动四大新兴产业产值倍增,培育低空经济产业;持续深入实施园区基础设施投资倍增行动,全力打造国家级数控机床生产基地;深入开展“一把手”招商活动,力争全年引进超亿元项目50个、超10亿元项目3个以上,引进项目总投资超200亿元。坚持融合发展,大力发展特色现代农业,建设千亩“美丽渔场”、千亩“优质菜心”、万亩“致富果园”、万亩冬种薯田等;大力发展优质现代服务业,重点发展文旅经济、体育经济、银发经济等现代生活性服务业。坚持协作开放,进一步加快“融湾建设”步伐,牵引带动全面扩大开放,向外拓展恩平产业体系高质量发展空间。坚持优化环境,围绕营商环境、要素保障、基础设施等重点领域精准发力,为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营造一流环境。详情>>

整合:张婧媛

文字:郑琦、张泳渝、黄绍侦、叶芷晴、申红洲、任龙、张婧媛

编辑 梁洁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手机扫码打开本网页
扫码下载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