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中山迎来深中通道通车一周年,“超级工程”打开“超级窗口”,激活“全球流量”:6月30日当天,2025中山招商推介大会在中山温泉宾馆举行,世界的目光,再次聚焦中山;7月3日,中山市召开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推进会,提出以“等不起、慢不得”的紧迫感,加快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蓝图细化为“深调研、真行动”的举措。以“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下称“百千万工程”)为引领,中山在提升产业能级、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等方面,取得重大进展。
与此同时,各镇街同步发力:首座以岭南文化为核心的大型沉浸式戏剧主题场——“红博·岭南戏剧城”在大涌揭幕;中山首个国内国际双认证“零碳工厂”在南头揭牌;东凤镇东罟步村以尾水治理绘就生态富民新图景……
【中山“百千万”·每周荐】带你回顾上周中山“百千万工程”主要工作动态。
【指挥部署】
郭文海主持召开专题会议:项目化推进环五桂山“百千万工程”高质量发展引领区建设
7月6日,中山市委书记郭文海利用周末时间,主持召开“百千万工程”专题会议,强调要项目化推进环五桂山“百千万工程”高质量发展引领区建设,集中精力抓好重点工程,以点带面推动环五桂山沿线镇村提质升级,更高质量实现“三年初见成效”目标。市委副书记、市“百千万工程”指挥部办公室主任林锐熙出席会议。
郭文海强调,要加强统筹调度,以更大的格局和力度,聚焦“点、线、带、片、面”持续发力,加快推动环五桂山“百千万工程”高质量发展引领区建设,更高质量实现“三年初见成效”目标。
争当最有生气、最有闯劲、最少保守思想的青年标杆,凝聚“百千万工程”青春力量
7月4日,共青团中山市第二十次代表大会召开。市委书记郭文海出席会议并讲话,团省委副书记范春到会指导。
郭文海表示,市第十九次团代会以来,在团省委的关心指导下,全市各级团组织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工作大局,团结带领广大团员青年主动担当作为、日夜兼程奋斗,青春的身影闪耀在转作风、“工改”、治水、政企同心拼经济、纵深推进“百千万工程”等一线战场上,展现出青年拼搏奋斗的姿态、积极进取的精神,市委给予充分肯定。
郭文海表示,希望广大青年要深度融入中山高质量发展大局,传承弘扬民众新平乡青年突击队“四最”光荣传统,敢想敢闯、敢破敢立,努力在各自岗位上奋发作为、建功立业,勇当科技创新的主力军,切实以实际行动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对青年的殷殷嘱托,争当“最有生气、最有闯劲、最少保守思想”的标杆。
【媒体关注】
南方观察|未来已来,中山“有请”!
6月30日,值深中通道通车周年之际,2025中山招商推介大会、广东国际侨界创新创业大赛启动仪式,在中山温泉宾馆举行。
此时此刻,意义非凡——
“硬”联通改写区位,长虹飞架贯海一载,深中同城30分钟的车轮,奔流着近3000万次的车流量,一个全球最为繁忙的交通大动脉,贯通珠江口东西两岸;
“软”联通重塑优势,深中“六个一体化”纵深推进,如精密齿轮环环相扣,双城心跳共振、发展动能奔涌。
投资中山,共赢未来。中山本次面向全球招商,不仅有香港再出发大联盟的加持,同时首设“1+2”会场模式,携手北京、杭州分会场同步举办。
未来已来,中山“有请”。这不仅是对深中通道周年节点的回顾与再出发,更是中山向世界各地贤达志士、创新力量发出的全球邀约:共乘时代之风,共创宏图大业。
深读|中山:打开“超级窗口”,激活“全球流量”
深中通道通车一年来,位于珠江口西岸的中山市越来越有“国际范儿”。
来到中山的客人,越来越国际化:6月30日,中山招商推介大会有了不一样的视野——香港再出发大联盟作为支持单位亮相,广东国际侨界创新创业大赛启动仪式同步启动。
吸引超过20个国家和地区共400多位客商参会,来自15个国家和地区的30名外国驻穗领事官员、外国在华商协会代表到访。
首次发布的多语言版本中山招商平台,面向世界打造不落幕的“招商推介会”。此外,记者留意到,今年在中山招商推介会上致辞、推介中山的海外嘉宾数量,也为近年来最多的一次。
6月30日,来自15个国家和地区的30名外国驻穗领事官员、外国在华商协会代表参加今年的驻穗总领事中山行。
6月30日,来自15个国家和地区的30名外国驻穗领事官员、外国在华商协会代表参加今年的驻穗总领事中山行。
6月30日,来自15个国家和地区的30名外国驻穗领事官员、外国在华商协会代表参加今年的驻穗总领事中山行。
世界的目光,正在聚焦中山。
>>>阅读原文
深读|加快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中山首次联席会议释放什么信号?
7月3日下午,中山市加快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联席会议第一次会议召开,提出以“等不起、慢不得”的紧迫感,将加快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蓝图细化为“深调研、真行动”的举措。
联席会议首次全体会议,市人大常委会在家领导班子全体成员,市直相关部门主要负责人悉数参会。在全省推进产业体系向新图强的关键节点,如此高规格的联席会议,足见中山锻造“产业脊梁”的坚定决心。通过市人大与政府的合力,中山聚力打通产业升级的堵点卡点,为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提供坚实支撑。
全省第二个,中山市新质生产力促进中心揭牌成立
打造“创新之城”,中山又有新行动——
7月4日,中山市新质生产力促进中心正式揭牌成立。中山也由此成为继深圳之后,全省第二个成立新质生产力机构的地级市。
中山市新质生产力促进中心揭牌成立。
中山市新质生产力促进中心揭牌成立。
紧扣一个“新”字,中山市新质生产力促进中心加快提升服务效能。目前,中山市科技局已向中山市新质生产力促进中心下放了创新创业大赛、技术经理人培育、科技项目验收、科技政策宣贯及企业创新服务等重点业务。
>>>阅读原文
中山红博城打造岭南沉浸式戏剧地标
中山文旅版图迎来新地标!7月5日,首座以岭南文化为核心的大型沉浸式戏剧主题场——“红博·岭南戏剧城”在中山大涌红博城正式揭幕。作为中山市贯彻落实广东省“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的重要文旅产业项目,红博·岭南戏剧城的发布会聚焦“文旅+”战略纵深发展,首次公开了戏剧演艺、研学教育、心灵疗愈及银发经济四大创新业态体系,以“全龄共生”的创新实践,开启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新范式。
中山红博城打造岭南沉浸式戏剧地标。
中山红博城打造岭南沉浸式戏剧地标。
【镇村行动】
南朗街道:
关塘村:以“改”破局,让“沉睡资源”变“发展活水”
这里曾是以简易棚房和铁皮房为主的低效工业区,今年10月将动工,建造为8层现代化高标准厂房,作为翠亨3号低空经济产业园项目的一部分。”在南朗街道关塘村贝外村民小组林前山“工改”地块前,关塘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郑玉辉畅谈本村产业升级的规划。“该项目预计2026年落成后,移交村集体物业超11000平方米,改造后的年租金收益将增长十多倍。”关塘村以“工改”为契机,盘活低效土地资源,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能。
作为“百千万工程”省级典型村培育对象,南朗街道关塘村坚持党建引领,高位统筹推进,将“改字贯穿乡村发展,让沉睡的土地、物业乃至文化资源重焕生机。
大涌镇:
“振兴中华——萧友梅与他的音乐世界”在红博城正式开展
7月5日,“振兴中华——萧友梅与他的音乐世界”主题展在大涌镇红博城4楼展厅正式开展。展览由中山市文化广电旅游局、中山市大涌镇人民政府主办,中山市博物馆、大涌镇宣传文化服务中心、大涌红博城承办。展览共分为四个单元,通过萧友梅的生平掠影、音乐创作、音乐教育、音乐理论等方面,呈现萧友梅为中国现代音乐文化事业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南头镇:
中山首个国内国际双认证“零碳工厂”揭牌
7月3日,中山市首个同时获得国内国际双认证的“零碳工厂”在TCL德龙家用电器(中山)有限公司正式揭牌。
东凤镇:
东罟步村以尾水治理绘就生态富民新图景
自东凤镇鱼塘养殖尾水治理工作开展以来,东罟步村积极响应,全力推进鱼塘养殖尾水治理工作。截至2025年6月底,东罟步村共完成尾水治理项目2327亩。这一工程不仅显著改善了鱼塘尾水水质,更成功构建起“生态+产业+文旅”的创新模式,实现了环境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赢,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动能。
西区街道:
党建引领聚合力,共建共治焕新颜
西苑社区作为西区街道规模最大的社区,常住人口超4万,下辖46个住宅小区,其中21个为老旧小区。
在“百千万工程”推进过程中,面对人口基数庞大、管理单元众多、居民诉求多元、矛盾纠纷易发等复杂局面,西苑社区在街道党工委、办事处的指导下,以党建为引领,充分发挥党员干部先锋模范作用,凝聚群众力量,将曾经矛盾频发的“问题小区”打造成基层治理标杆,先后获评“第七届全国文明单位”“广东省先进基层党组织”“广东省民主法治示范社区”“中山市新时代文明实践示范站”等荣誉称号,奏响基层治理和谐乐章。
港口镇:
推进电网升级改造,为乡村振兴“充足电”
为助力“百千万工程”走深走实,深入推进整线(成片)改造工程,今年以来,港口供电分局不断加大农村电网改造力度,持续优化中南村电力线路,提升供电保障能力,改善乡村供电环境。
在与中南村、中山市农村电力工程有限公司开展“共谋发展 振兴乡村”党组织共建活动中,港口供电分局通过联建交流,了解到中南村存在配电容量不足,制约推进乡村振兴和农民增收致富的“瓶颈”问题。为切实推进问题解决,港口供电分局加大投入、精准规划,对中南村2台变压器及相关电力线路进行升级改造,共更换、新建低压线路26.8km,提升变压器容载能力超2倍。
整理:南方+记者 苏芷妍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