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评|从天河路到帽峰山:广州向北,豁然开朗

作者 谭超;梁文祥 2025-09-27 15:14

一股来自世界级商圈的力量,正流向广州北部的绿水青山。

9月27日,正佳帽峰湾国际文化旅游度假区(下称“正佳帽峰湾”)正式开工。

拿地即开工,“跑进”帽峰山!就在12天之前,正佳集团旗下广州正佳白云文旅集团有限公司,以5.18亿元竞得白云区太和镇帽峰山东南麓的一宗商业、娱乐康体用地,面积超562亩,将投资约40亿元,打造成为高端文化旅游产业基地。

从繁华熙攘的世界级商圈天河路到生态绵延的城市绿肺帽峰山,正佳集团的跨越,映射出的是一场深层次的发展理念变革、资源要素重组和城乡格局重塑,更是广州市白云区积极实施“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下称:“百千万工程”)的又一实质性突破。

广州向北,豁然开朗。

——这是市场力量推进“百千万工程”的绝佳样本。

“百千万工程”要破解的,正是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这个广东最大的短板。其核心路径在于引导城市优势资源有序下沉,激活县镇村内生动力。

政府谋划,市场响应。正佳作为头部商业体,从万亿级的天河路跨进白云区帽峰山,以市场之手推动资源下沉乡村。

人才、资金、理念——正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注向广州乡村。

正佳帽峰湾的落地充分证明,政企联动是实施“百千万工程”的关键路径,要形成市场力量响应政府顶层设计的共同行动。

白云区是广州面积最大的中心城区,人口最多的行政区。有城有乡、地域广阔、形态多元,白云是观察广州城乡融合实践的最佳窗口。

正佳帽峰湾将城市现代化服务能力与乡村生态人文资源有机结合,不走传统工业化老路,而是探索以“生态+”“文化+”“服务+”为路径的高质量发展新模式。

项目建成后预计每年吸引国内外游客超1000万人次,年收入突破10亿元,为白云区创造2万个就业岗位。

通过“龙头企业+地方政府+乡村资源”的市场化运作,真正实现“做一个项目、活一片乡村、富一方百姓”。

——这是超大城市发展逻辑的迭代演绎。

根据《广州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广州正着力构建“一带一轴、三核四极”的多中心、组团式、网络化城镇空间结构,旨在破解单中心集聚模式带来的“大城市病”,推动超大城市发展由外延扩张向内涵提升转变。

万亿级天河路商圈代表的是城市的“高度”与“强度”——它是经济流量、商业能级与国际标识度的集中体现,是广州作为国家中心城市核心功能的承载区。

而帽峰山所在的中心城区北部,代表着城市的“广度”与“深度”——强调的是生态屏障功能,促进城乡融合,承载着生态涵养、民生福祉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使命。

一方面,正佳帽峰湾能够带动周边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配套等,促进区域间的资源共享与优势互补,形成更加均衡、协调的区域发展格局,支撑广州从外延扩张向内涵提升转变。

另一方面,将部分商业、旅游等功能向城市北部的生态区域转移,符合广州构建多中心空间结构的目标。

从天河路到帽峰山,正佳选择在绿水青山之间“二次创业”,正是广州最新空间战略在具体项目层面的生动演绎。

——这是超大城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创新示范。

在超大城市,如何协调保护与发展始终是一道世界级考题。

正佳帽峰湾项目从启动之初,就必须回答如何与自然共生、与生态共赢。它的示范意义,既在于创造经济效益,更在于树立一种低干扰、高品质、可持续的开发典范。

生态保护是项目的前提,项目将秉持“山水共生”的理念,利用现有地形地貌建设,最大限度地减少对原有生态系统的干扰,并且以项目实现生态效益增值,比如说海豚湾、冰雪世界、国家级大型植物园等项目,都能提升区域的生物多样性和生态价值。

用好帽峰山的“绿水青山”,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金山银山”。从这里,我们看到广州迈向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心和行动。

我们期待,该项目能成为“百千万工程”的一颗种子,在广州北部生根发芽、开花结果,为全省推动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提供一份鲜活的“广州样本”。

相关阅读

总投资40亿!白云区正佳帽峰湾国际文化旅游度假区正式开工

快评|投资40亿!正佳“二次创业”落子白云的深意

评论员:谭超

拍摄:梁文祥 实习生 徐靖超

编辑 张晓晨
校对 胡柔群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手机扫码打开本网页
扫码下载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