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BUD专项基金”增设“电商易”,符合条件企业可申请

2024-08-29 06:30

继7月宣布在“BUD专项基金”下增设“电商易”,以资助企业发展电商业务、拓展内地市场后,香港生产力促进局(简称“生产力局”)辖下的政府资助计划管理中心(简称“管理中心”)近日面向企业举办简介会,为有意申请的港资企业详细介绍“电商易”的内容、申请须知、申请程序及评审标准等,并提供一对一企业申请咨询服务,符合条件的企业可积极申请。

“BUD专项基金”全称“发展品牌、升级转型及拓展内销市场的专项基金”,由香港特区政府于2012年6月推出,旨在协助企业通过发展品牌、升级转型及拓展内销市场,开拓及发展内地市场业务。自2012年起,香港特区政府委任生产力局为“BUD 专项基金”执行机构。

2024年7月,香港“BUD专项基金”下增设“电商易”,港资企业通过“电商易”可在“BUD专项基金”700万港元的累计资助上限中,运用当中100万港元在内地推行电商项目。所有“电商易”的获批项目须于24个月内完成。

2024年7月,香港“BUD专项基金”下增设“电商易”,港资企业通过“电商易”可在“BUD专项基金”700万港元的累计资助上限中,运用当中100万港元在内地推行电商项目。所有“电商易”的获批项目须于24个月内完成。

“BUD 专项基金”不断推出优化措施,协助港资企业拓展海内外市场

为协助香港企业把握国家“十二五”规划的机遇,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于2012年6月推出“BUD专项基金”,后于2018年8月将资助地域范围扩大至东南亚国家联盟市场,并于2020年1月进一步将基金的资助地域范围扩大至涵盖其他与香港签署自由贸易协议(简称“自贸协定”)的经济体,以协助企业把握经济机遇。

2021年7月起,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分阶段推出优化措施,包括扩大资助地域范围至涵盖所有与香港签署促进和保护投资协议(简称“投资协议”)的经济体。

为加强支持企业提升其竞争力及发展多样化市场,由2022年11月起,每个企业在“BUD专项基金”下的累计资助上限已提升至七百万元,而每个企业可获资助的核准项目上限也提升至七十个。

据悉,今年上半年,“BUD 专项基金”已批出接近1000宗申请,涉及约7.3亿港元资助额,比2023年同期上升逾三成,充分反映“BUD 专项基金”能有效协助企业拓展香港境外市场。

值得关注的是,“BUD专项基金”—申请易(简称“申请易”)于2023年6月推出,以加快审批涉及特定措施而资助金额较少的申请。截至今年6月底, “申请易”已批出接近300宗申请,涉及超过2100万港元资助额,而且处理申请的时间较“BUD 专项基金”其他一般申请大幅减半,只需30个工作日内便可完成。

2024年7月,香港特区政府商务及经济发展局局长丘应桦(右二)联同工业贸易署署长黄少珠(右一)、生产力局主席陈祖恒(左二)和生产力局总裁毕坚文(左一)主持“BUD专项基金”·电商易启动仪式。

2024年7月,香港特区政府商务及经济发展局局长丘应桦(右二)联同工业贸易署署长黄少珠(右一)、生产力局主席陈祖恒(左二)和生产力局总裁毕坚文(左一)主持“BUD专项基金”·电商易启动仪式。

据管理中心介绍,今年7月推出“电商易”后,所有申请企业按照《商业登记条例》在香港登记,并在香港有实质业务运作的非上市企业,均可通过此计划,在“BUD专项基金”700万港元的累计资助上限中,运用当中100万港元在内地推行电商项目。新措施将让香港中小企业在推展内地电商业务时有更大的可能性。

生产力局首席营运总监林芷君表示:“‘BUD专项基金’设立以来,一直由生产力局负责为政府营运。最新推出的‘电商易’回应业界所需,希望进一步加强支持香港企业拓展内地电商市场。

电商易”助港中小企拓展内地电商业务

近年来,全球电商业务发展迅速,内地电商市场发展尤其蓬勃。今年夏天,香港在电子商务方面也比往年更“热”。

7月15日,管理中心宣布在“BUD专项基金”下增设“电商易”,旨在让香港中小企业利用电商推广产品至内地、抓紧内地商机,当中资助范畴包括建立网上销售平台、广告投放、流动应用程序、建立/优化公司网页及执行其他电商相关措施。

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商务及经济发展局局长丘应桦在“BUD专项基金”·电商易启动仪式上致辞时表示:“政府鼓励企业透过全新 ‘电商易’ 及一系列的优化措施推行电商项目,积极把握内地电商市场所带来的机遇,拓展潜力巨大的内销市场。

2024年7月15日,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商务及经济发展局局长丘应桦在“BUD专项基金”·电商易启动仪式致辞。

2024年7月15日,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商务及经济发展局局长丘应桦在“BUD专项基金”·电商易启动仪式致辞。

什么样的企业符合申请“电商易”的条件?

据悉,“BUD专项基金”自2012年设立以来,支持大量香港企业“走出去”开展品牌建设、业务升级和市场拓展,促进销售等项目,从而提升其竞争力,促进其业务发展。

林芷君曾表示:“ 申请‘BUD专项基金’的企业中,大部分是在走向内地的,申请该基金的港资企业主要在内地进行业务升级及拓展项目等等。”

香港生产力促进局首席营运总监林芷君。

香港生产力促进局首席营运总监林芷君。

有别于“BUD 专项基金”的一般申请,“电商易”的项目措施均不设个别资助上限,可以为企业提供更具针对性的支持。“电商易”涵盖5大措施,包括设立网上销售平台、投放广告、制作/优化流动应用程序、制作/优化公司网站,以及执行其他电商相关措施,以打入内地市场,提升香港产品和品牌在内地的知名度,拓展内销市场。

据悉,所有按照《商业登记条例》在香港登记,并在香港有实质业务运作的非上市企业,均符合资格申请资助。不论是从事制造或服务行业,或是否已在内地、自贸协定或投资协定经济体有业务运作,均符合资格申请资助。“电商易”的资助地域范围目前只涵盖内地,即企业通过电商项目以拓展内地市场。

如项目措施由申请企业的内地业务单位执行,申请企业必须提供相关文件,证明企业与内地业务单位有直接投资关系,符合以下任何一项条件便可申请:申请企业持有内地业务单位50%以上的拥有权; 持有申请企业30%或以上拥有权的股东(自然人),亦同时持有内地业务单位 50%以上的拥有权;申请企业及内地业务单位由同一群股东(自然人)100%持有。

为了让更多企业了解“电商易”项目,管理中心近期除了积极向商会及业界推广最新的香港特区政府资助计划详情,也举办多次分享会或讲座,向有意申请资助计划的香港中小企业介绍“BUD专项基金”。

有意了解该项目的企业也可通过管理中心开发的综合政府资助计划资讯一站式网上平台“资助易BIZ Expands Easy (BEE)”,发掘资助资源及各种支援。

即使对于人手有限的中小企业来说,通过‘资助易’申请项目也非常简单,不需要中介帮助。企业不仅可以通过网站申请,也可以通过手机APP了解申请进度。”林芷君说。

企业可通过管理中心开发的综合政府资助计划资讯一站式网上平台“资助易BIZ Expands Easy (BEE)”,发掘资助资源及各种支援。

企业可通过管理中心开发的综合政府资助计划资讯一站式网上平台“资助易BIZ Expands Easy (BEE)”,发掘资助资源及各种支援。

她表示,传统产业例如进出口及批发零售业于推动业务升级转型或会面对较大挑战,她鼓励企业积极关注“电商易”,特别是中小企业可运用100万港元资助推行电商项目,相信新措施有助缓解中小企业资本不足的问题,有助推动进出口贸易。

生产力局管理10项香港特区政府资助计划

作为1967年成立的香港法定机构,生产力局不仅是香港规模最大、实力最强的应用研发机构之一,旨在利用创新科技帮助香港制造业转型升级、促进新型工业化发展,同时,生产力局在执行香港特区政府资助计划方面已有数十年的经验。

2021年3月,管理中心成立,肩负领导、整合、交流和善用资助计划,以为香港不同行业之企业进行升级及转型。该中心通过积极及深入了解企业和行业需求,推出不同优化措施,为本地商界,特别是本地中小企业提供服务。

目前,管理中心已推出多项数码化措施,全面优化申请者的用户体验,包括一站式政府资助信息网上平台“资助易BIZ Expands Easy (BEE)”及优化申请资助流程的“资助通BEE ePass” ,为资助申请提供便捷申请途径加快审批申请,让更多企业利用资助发展业务。

不仅如此,作为香港领先的资助计划执行机构,管理中心正积极筹备以人工智能为基础的检索增强生成(RAG)技术,透过自然语言处理(NLP)算法及大型语言模型(LLM)等深度学习模型,协助香港特区政府进行资助审批,提升数字化服务水平,帮助企业提升竞争力。

目前,生产力局管理10项香港特区政府资助计划,辖下的 “中小企资援组” 致力协助中小企配对合适的政府资助计划,过去数年接触超过4.7万个本地中小企业,解答申请上的疑问。团队会提供免费一对一咨询服务,鼓励中小企业善用特区政府资助升级转型,全方位协助企业持续发展。

作为香港工商及制造业界的最强后盾,生产力局一直鼓励企业善用香港特区政府资助,应对瞬息万变的市场环境。”林芷君表示,希望香港更多中小企业结合自身发展情况,充分利用“电商易”等香港特区政府资助计划寻找发展新机遇,进一步探索港资中小企在内地的发展新模式,推动两地优势共享。

延伸阅读:

港资中小企业如何善用香港特区政府资助?香港生产力促进局支招

撰文:马芳

图片:香港生产力促进局

编辑 陈静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手机扫码打开本网页
扫码下载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