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水镇:“小积分”促进乡村“和美善治”|奋进“百千万” 五华“镇能量”③

南方日报 南方+  2024-12-16 09:02

推进“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需要凝聚共识、汇聚力量,把“施工图”变为“实景画”。这一共识,在转水镇有了具象化的实践。

“在全镇推行‘和美善治’乡村积分制管理办法,探索乡村治理新路径。”在转水镇党委副书记陈锋看来,“小积分”能够调动起群众参与“百千万工程”的积极性,按照五华县百千万群众干“百千万工程”的打法,推动“百千万工程”在转水镇落地见效。

村民在积分兑换超市换取生活用品。曾文敏 摄

村民在积分兑换超市换取生活用品。曾文敏 摄

近日,广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发布《关于第二批“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典型镇培育资金2024年分配方案的公示》,转水镇入选。

开足马力干,全力以赴攻。为确保典型镇建设提质增速,转水镇坚持以群众路线推进“百千万工程”,奋力推进典型镇村创建工作,汇聚合力发展镇村经济、建设美丽圩镇、打造和美乡村,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推动城乡区域协调发展。

干群同心▶▶

强化联动机制

转水镇五星村一个广场的宣传栏上,展示着五星村“和美善治”积分制细则和文明“红黑榜”。每逢更新张贴,群众都会前去阅览。

“我们都是定期进行更新的,目的就是让广大群众形成一种比学赶超、见贤思齐的良好氛围,真正让文明之风吹遍村庄的每一个角落。”陈锋说,从目前实施情况来看,成效逐步显现。

“和美善治”积分制细则和文明“红黑榜”,是转水镇坚持以群众路线推进“百千万工程”的生动实践。通俗来说,“和美善治”积分制细则和文明“红黑榜”是一条线,一头牵着干部,一头牵着群众,形成联动机制。

2023年,转水镇在梅州市“百千万工程”考核中取得一类镇消薄类第一名,获“优秀”等次,同时在五华县镇级“百千万工程”工作综合考核中取得“优秀”等次。

取得这一成绩,转水镇有什么“高招”?陈锋坦言,“百千万工程”是一项系统性工程,涉及的工作点多、线长、面广,有着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重要作用。

深谙于此,转水镇全镇始终坚持“干字当头、产业为先、发展为要”,进一步深化对“百千万工程”的重要性、紧迫性的认识,注重激发干部群众投身乡村振兴热情,推动“百千万工程”走深走实。

简而言之,锚定目标任务,凝聚干群力量,镇村“一盘棋”联动推动各项工作落地有声、落实有效。

驱车驶入矮车村,“白改黑”工程已经进入收尾阶段。道路的通畅,让这座村庄有了新的活力,房屋风貌管控工作有序推进。

“此次‘白改黑’道路总长1.23公里,由广州市番禺区对口帮扶资金和企业家共筹资91.8万元建设。”矮车村党委书记钟彩文介绍,驻镇帮镇扶村工作队、县直机关派驻工作队、回乡联村工作队队员经常到村里商量工作,共同推动村里工作更上一层楼。

镇村发展有活力,镇村风貌有新样,是转水镇实施“百千万工程”以来,干群能够看得见、感受得到的最大变化。

“G238公路沿线枫林塘段农房风貌提升工程项目进度如何?”

“发展强镇富村产业上有什么困难?”

“如何广泛动员社会参与乡村振兴工作,在加强宣传发动上持续发力?”

……

9月12日至13日,广州市番禺区东环街党工委书记何柳青、沙头街党工委书记黄海滨、市桥街党工委副书记徐地星、番盈新投资有限公司党委委员杨青松等领导及商会企业家一行,到转水镇调研乡村振兴工作。

此前,番禺区派驻五华县转水镇帮镇扶村工作队在收到转水镇党委、政府发出的《关于筹集转水镇“百千万工程”助力金的倡议书》后,对接番禺区东环街道、市桥街道、沙头街道、公安、番盈新等单位,争取筹措40万元助力转水镇“百千万工程”建设。

内聚干群之力,外联帮扶之力。转水镇持续用好组团帮扶优势,将帮扶力量转化为发展动力,将外部资源与本土实际深度融合,力争实现“1+1>2”的效果。

文明同行▶▶

塑造和谐乡风

“转水镇是我们家,携手共建靠大家;共约守好此村规,团结一心自律行……”对于村规民约,转水镇的干群都能熟练说出。在他们心里,这不仅仅是几句顺口溜,而是建设和美家园的约定。

陈锋介绍,“和美善治”乡村积分制旨在通过设立一系列的积分项目,鼓励村民积极参与乡村的各项事务。“这些项目包括但不限于公益事业、乡村振兴、社会治理、文明家风、美丽家园等方面。每个项目都有明确的评分标准和操作流程,确保公平公正。”

按照约定,参与村积分管理工作的主体分为两类,一是群众以户为单位的家庭参与“和美家庭”评选,二是在本村投资种养殖、办企业、经商的企业参与“和美企业”评选。

翻开转水镇“和美善治”乡村积分制工作手册,“和美善治”乡村积分加分项目清单和扣分项目清单、“和美企业”积分加分项目清单和扣分项目清单一目了然。获得积分的来源有三类,分别是工作人员打分、自主申报得分、群众反映申报。

自积分制实施以来,村民曾群英获得了5个奖励积分。“还不够,我要争取获得更多积分呢。”她笑着说,现在大家的积极性都很高。

“小积分”有什么作用呢?按照规定,一是作为评先评优的基础性指标和硬性条件,二是对于被评为镇级年度“和美家庭”“和美企业”的群众,在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前提下,从评定之日起的两周年内,其家庭成员或者企业负责人在转水镇辖区内可以享受业务优先办理,优先选拔、学位优先安排、金融授信提升、享受医疗服务等。

此外,转水镇依托乡村现有小超市、电商服务站、综合服务中心等场所,在各村设立“积分兑换超市”,供村民用奖励积分兑换日用品类、家电类、粮油类、文具类等日常用品。

“每1点奖励积分可以转为1点购物分,每1点购物分价值1元。”五星村超市老板娘金灿说,兑换商品时按照商品对应的价值进行扣除即可。

作为外来媳妇,金灿切身感受到转水镇、村的变化,当村里找到她合作开设兑换超市时,她立马就答应了。“现在村里的基础设施更加完善,群众参与乡村建设的热情更高了。”

资源同聚▶▶

激发内生动力

全国仅有两处热矿泥,一处在辽宁,另一处则在梅州五华。入冬以来,位于转水镇的五华热矿泥温泉度假村迎来了众多游客。

作为以热矿泥浴、客家建筑文化为主题,融疗养娱乐、休闲住宿、餐饮会议等为一体的多功能旅游度假景区,五华热矿泥温泉度假村不仅带来了人流量,更为镇域经济发展增添了活力。

“来这里的客人基本都会尝试一下我们的五华鱼生。”手起刀落间,五华县热矿泥温泉度假村行政总厨吴浩强已经处理好刚宰杀的鱼,准备制作鱼生。

紧抓梅龙高铁五华站建成通车和“百千万工程”组团培育机遇,转水镇依托“山水泥”旅游资源,积极探索“旅游+”等产业发展模式,打造热矿泥温泉文化展示体验区,推进新丰寨农研旅基地建设项目,不断激发内生动力,探索推动业态融合发展,深度融入大湾区消费大市场,助推镇村经济发展。

以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为抓手,盘活闲置土地资源,转水镇着力在有限的资源中实现高质量的整合,加快推动农业转型升级和乡村全面振兴。

深入推进“小块田变大块田”,矮车村集约250多亩撂荒地种植毛豆,年产值达75万元以上,并聘基地负责人为“产业村长”,带动30多名村民就地就业。

钟彩文认为,这是一举多得的事情。“既解决了撂荒地问题,又引进了产业,还带动了就业。”目前,矮车全村共集约荒地480多亩,每年可为村集体增加土地流转收入11万元。

此外,矮车村还大力发展矮车水库赤眼鳟养殖,现每年出栏成鱼60万尾、鱼苗600万尾,年产值650万元;积极探索分布式光伏,利用村委会大楼和村文化广场建120kW光伏发电组,每年为村集体增收6万元。1至9月,村集体经济收入43万元,其中经营性收入15万元。

与此同时,全镇正合力推动美丽圩镇“涨颜值”、美丽乡村“升品质”,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为群众创造更加宜居宜业的生活环境。

相关阅读>>

“三化”并举力促水寨镇“百千万工程”见实效|奋进“百千万” 五华“镇能量”①

强化乡镇联城带村节点功能,河东镇聚力“六个抓”|奋进百千万 五华镇能量②

来源 南方日报 南方+

记者 黄培强

通讯员 曾文敏

编辑 马吉池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手机扫码打开本网页
扫码下载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