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加快建设教育强国进展成效|教育周视野

教育莞家 2025-09-28 06:31

国新办新闻发布会:“十四五”加快建设教育强国进展成效

9月23日,国务院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教育部部长怀进鹏介绍“十四五”时期加快建设教育强国进展成效,并答记者问。详情>>

进一步规范学校食堂管理,两部门出手了

近日,教育部、市场监管总局联合印发《学校食堂大宗食材采购验收管理工作指引》(以下简称《指引》),旨在进一步规范全国各级各类学校食堂大宗食材采购验收管理工作,深化全国中小学校园食品安全和膳食经费管理突出问题专项整治,进一步健全校园食品安全制度体系,切实提升校园食品安全保障水平。详情>>

严阵以待!全市教育系统全力防御超强台风“桦加沙”

全市教育系统高度重视台风“桦加沙”防御工作,9月22日—23日,市教育局组织全局干部下沉基层镇校、在莞高校开展督导检查,重点督促各镇各校严格落实停课停学和值班值守安排、做实做细台风来临前隐患排查工作、“一校一策”做好留校学生食宿安全保障、配足配齐应急物资,全力以赴打好台风防御攻坚战。详情>>

一图读懂丨东莞市推进教育强市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25—2027年)

日前,东莞重磅发布《推进教育强市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25—2027年)》(下称《行动计划》)。全面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大会、全省教育大会精神,落实党的教育方针,牢固树立正确育人观,《行动计划》聚焦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围绕三大目标、八大项目,深化改革创新,持续扩优提质,强化高位统筹,加快建设教育强市,推动教育更好服务大局、服务发展、服务群众。详情>>

新学期高效学习,别错过平台这两个“宝藏”工具!

树立时间观念,让学习从现在开始!

制定针对性计划,让目标清晰可行~

探索趣味方法,让听说读写全面提升~

给予家长引导,让陪伴更加轻松有效!

新学期如何快速适应新的学习节奏,点燃学习热情?如何为孩子量身定制个性化方案,让学习事半功倍?快来看看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上的这两个“宝藏”工具

从校园到社区,东莞“一村一师”计划传递“心”能量

“向前一步、再向前一步……停!”在樟木头中学开展的心理健康百场公益科普活动现场,“探索安全距离”互动环节正在热烈开展,20名学生分成两队面对面站立,随着老师的指令缓缓靠近,直到身体发出“不舒服”的信号才停下脚步。

这场聚焦青春期学生身心发展需求的心理健康公益科普活动,正是东莞市委社会工作部推动“一村(社区)一师”心理健康服务体系落地的生动实践。据悉,东莞市委社会工作部自今年6月实施社区“心语”・“一村(社区)一师”心理健康服务计划以来,截至目前,600余名专业心理咨询师结对帮扶到全市613个村(社区),让心理支持走进千家万户。详情>>

段宝岩给港城莞学子的“第一课”:科学世界是由一群“傻子”创造的

近日,中国工程院院士、香港城市大学(东莞)校长段宝岩为师生带来了一场题为《中国天眼FAST 500m大射电望远镜及应用》的“思政第一课”,展现中国科学家勇攀科技高峰、坚持自主创新的精神风貌,鼓励青年学子既要仰望星空,也要脚踏实地。讲座由副校长、教授李娟主持。

“思政第一课”是港城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举措,旨在将价值引领融入科技教育,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与科学精神。段宝岩以我国自主建造、全球最大单口径射电望远镜“中国天眼”(FAST)为切入点,系统介绍了其科学目标、创新设计、技术突破及重大应用价值。该设施不仅是天文观测领域的国之重器,更成为激励青年一代投身科学、服务国家战略的生动教材。详情>>

松山湖未来学校:AI融入学与教,谱创造教育新篇

走进东莞松山湖未来学校,校园处处彰显AI赋能教育的痕迹——校园智能管理系统对校园环境、安全保障、资源调配等进行全方位实时监控与智能调控;借助人脸识别技术,筑牢校园安全防线;漫步校园,智能照明系统根据环境光线自动调节亮度……

作为广东省中小学智慧教育标杆校、东莞市首批人工智能应用实验学校,正如校名蕴含的深意,“未来”二字不仅是对教育形态的前瞻构想,更是AI技术融入办学治校、融入学与教全场景的生动实践。

在这里,AI不仅是工具,更是构建个性化、智能化、开放性教育新范式的核心力量。当前,松山湖未来学校正全面实施“创造融通学习与生活”为核心理念的中学阶段早期创新人才“π”模式的育人路径,积极利用数智赋能,谱写学校“创新教育”新篇。详情>>

东莞市南城商务区北部学校:AI赋能教学,多元创新实践

近日,一场东莞市中小学人工智能课程平台培训活动在东莞市南城商务区北部学校(下称“北部学校”)举行,多个专家讲师以PBL项目化学习方式,围绕跨学科融合、创设情境式课堂、创设丰富的实践活动、关注技术动态适应科技更迭等,为现场师生提供全方位、智能化的“学AI”和“AI教”人工智能“大餐”。

作为东莞国际商务区范围内首个高标准建设的九年制公办学校,于2023年9月4日正式启用的北部学校,是东莞市中心区的又一个“教育新星”,建校之初便树立“科技赋能,多元启慧”的教育理念,更在东莞推进人工智能教育高质量发展大背景下,持续优化人工智能特色课程体系,不断丰富科技教育活动形式,有效提升学生的科技素养与创新能力,为培养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创新型人才奠定坚实的基础。详情>>

东莞市石龙第三中学:在幸福教育中乐享智慧课堂

走进东莞市石龙第三中学(下称“石龙三中”),一股数字化的热潮扑面而来。2022年石龙三中被广东省教育研究院评为第一批“5G+智慧教育”试点校;2024年再次获评广东省中小学课堂教学数字化评价与质量提升项目学校;在学校副校长龙北渠的带领下,学校骨干教师深入研究基于数字化的CSMS平台,借助平台的大数据处理功能进行课堂教学评价。值得一提的是,2025年5月,石龙三中教研处副主任王健鸣代表学校参加由广东省教育研究院主办的“广东省中小学课堂教学数字化评价与质量提升项目”省级教研活动,并在活动中作了《运用CSMS优化“三维课堂”教学评价》的主题分享,得到与会专家和老师们的一致好评。详情>>

出品:南方+东莞教育频道

策划:王慧

荐读:黄新花

设计:袁永平

编辑 李玲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手机扫码打开本网页
扫码下载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