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五中将扩招约60人,如何填报?总校长裘志坚来支招

广州教育头条 2025-05-04 17:11
00:47

广州五中

5月4日,广州市第五中学举办校园开放日,该校今年预计校本部招生520人,金碧校区招生计划550人,总计扩招约60人。广州五中教育集团总校长裘志坚呼吁家长切记广州中考录取原则为“分段录取,志愿优先”,志愿填报不应“贪心”,尽量避免采取“冲一冲、稳一稳、保一保”的志愿填报方式。

广州五中教育集团总校长裘志坚。

广州五中教育集团总校长裘志坚。

志愿填报不能“贪心”

“一模考试属于诊断性考试,主要目的是帮助学生发现复习备考中的薄弱环节,而中考则是水平考与资格考的结合。”讲座一开始,裘志坚首先为家长和学生破除对中考一模的认识误区。

他认为,在中考命题中,一半以上为基础“送分题”,侧重考查课本内容,同时各学科会设置一定难度的压轴题用于区分高分段学生。

“家长切勿将一模分数简单加上体育、实验、口语分数来预估中考成绩,这是常见误区。”裘志坚说,由于各区命题和改卷标准不一,不同学校分数可能相差十几二十分。此外,部分学校课程尚未完全结束,复习时间有限,因而一模成绩不能完全代表中考水平。

学校老师现场为家长答疑解惑。

学校老师现场为家长答疑解惑。

裘志坚重点讲解了中考志愿填报家长容易踏入的“坑”。他说,中考与高考不同,需要严格遵循“分段录取、志愿优先”原则,切勿套用高考“冲一冲、稳一稳、保一保”的填报模式,若考生在高分数段盲目填报“冲”的志愿,一旦第一志愿未被录取,往往容易因后续志愿学校在高分段已录满而掉档至相对低层次的学校。

这种情况也就是大家熟悉的“滑档”现象。

“家长和学生不能‘贪心’,要为孩子选择适合自己的学校。”裘志坚说,考生要结合自身分数精准定位,如680分左右的学生填报名额分配志愿时,要避免因为“贪”而多填报三个志愿,以免因志愿优先原则被非目标学校录取。

同时,裘志坚提醒家长,要密切关注政策动态,“假如今年中考一段线比例调整,将会影响数以万计学生的录取结果,因此一定要提前做好预案”。

在有限时间内,中考考生如何科学备考?

裘志坚建议,由于中考命题注重基础知识考查,因此学生要“回归课本”,加强学科阅读,认真审题、规范书写,避免因粗心或书写潦草失分。

精准预判中考分数规避失误风险

广州市第五中学副校长宋细平介绍,‌广州五中创建于1951年,是广州市人民政府创办的第一所公立完全中学。2015年,广州五中教育集团成立。9年前,广州五中在全市24所示范性高中排名相对靠后,如今,该校已在广州区属高中排名前列,并跻身中学第一梯队。

这段时间,刚好是裘志坚在广州五中担任校长的时期。2024年8月,裘志坚退休,目前,他任广州五中教育集团总校长,仍然与广州五中“并肩奋斗”,夏海波接过了广州五中校长“接力棒”。

相关阅读:裘志坚任广州五中教育集团总校长,将带来什么>>

“不难发现,很多名校的校长都是业务型校长、学者型校长。”宋细平说,如广州五中校长夏海波在安徽合肥的重点中学担任过班主任、级长、教导处主任、分管教学的副校长、校长(书记),培养过多位省市状元和清北学生,是地地道道从教学一线成长起来的业务型、学者型校长。

今年广州市第五中学扩招态势较明显,其中五中本部计划招生520人,金碧校区招生550人。自主招生方面,第一批招生占比8%,仅限海珠区学籍学生(外地户口亦可报考),成绩优异者可进入张衡班、清北班等重点班级。

第二批名额分配占招生名额的50%,指标分配至各初中学校,最低录取分数线为该校前三年校区录取最低分减40分。值得注意的是,海珠区部分学校因发展不均衡,可能出现名额分配指标未完成的情况。

有志报考广州五中的学生,该如何填报志愿?

宋细平说,首先要知道6月1日9:00至5日16:00是志愿填报的时间,逾期无法补报,因此学生需要在6月1日前完成对心仪学校的深度了解,志愿填报确定最好不要晚于4日,避免出现网络拥堵的情况。

在志愿分配上,宋细平建议以“梯度为纲、志愿为序、分数兜底”为原则,结合个人分数定位与学校梯度分布,构建“可突破、有保障”的志愿组合,精准预判中考分数,让出一定“空间”,规避规则性失误,学生可以‌优先关注第一批次特长生、自主招生及第二批次名额分配。

2024年,广州五中第一批自主招生户籍生末位考生中考成绩为711分,非户籍生为735分;第二批名额分配录取最低控制分数线是658分;第三批招生户籍生录取分数为705分,非户籍生录取分数为707分。

宋细平建议选择广州五中的学生,要有扎实的基础知识,特别是语文、数学、英语等核心科目。此外,希望参加学科竞赛的学生,可以在自己擅长的学科上深入学习,积极参加相关的培训和竞赛活动,争取取得优异成绩,这在学校的自主招生或综合素质评价中会帮助学生获得一定优势。

“建议学生们不要盲目迷信省市属名校,切记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比如740分上下的学生,在省市属名校可能扎堆,并不一定能找到存在感,但如果来到广州五中,这个分数段的学生就是我们的‘心头肉’,我们会倾尽一切重点培养,为其量身定制课程。”宋细平说。

在他看来,高中的学习生活与初中相比,在学习内容、学习方法、竞争压力等方面都有很大的不同,“学生要提前做好心理准备,迎接新的挑战,学会适应新环境、新同学和新老师,培养自主学习和独立生活的能力”。

对于非户籍考生,宋细平表示,广州五中对外籍生和外区生招生政策稳定,2024年本部外区生指标79人,实际只招了26人,近三年外籍生指标均未招满,符合条件的考生可大胆报考。

文字/拍摄:南方+记者 陈理

剪辑:南方+记者 杨奇

通讯员:叶丽丽

编辑 胡冰
校对 刘珺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手机扫码打开本网页
扫码下载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