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点带面,建设美丽城乡|中山“百千万”·每周荐

作者 苏芷妍 2025-07-14 11:54

上周,中山“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在环境提升、文旅融合、农业产业等方面迎来新进展:2025年广东村歌·金色大地音乐会在中山市南区街道曹边村举行;中山市委书记郭文海主持召开市“百千万工程”指挥部会议:以点带面,攻坚突破,更高质量实现“三年初见成效”目标。

另一方面,“中山这一届年轻人,卷起了‘种地’赛道”等话题引发关注,与此同时,各镇街同步发力:港口镇胜隆社区掀起农房风貌改造提升的热潮;东凤镇西罟步村迎来第一批石硖龙眼“大丰收”,全村举办罟步水韵“双龙”文化节暨第五届中山脆肉龙眼(西罟石硖)果王争霸赛……

【中山“百千万”·每周荐】带你回顾上周中山“百千万工程”主要工作动态。

【指挥部署】

郭文海主持召开市“百千万工程”指挥部会议:以点带面,攻坚突破,更高质量实现“三年初见成效”目标

7月9日,市“百千万工程”指挥部会议召开,聚焦高速沿线风貌提升、典型镇村培育建设等重点工作,进一步完善思路举措、集中攻坚冲刺,推动“百千万工程”更高质量实现“三年初见成效”目标。

中山市委书记郭文海强调要把握好“面”和“点”的关系。坚持全域推进、全域提升,坚定不移攻坚“三清三拆三整治”和农房风貌管控提升,建设“干干净净、整整齐齐、漂漂亮亮、长长久久”的美丽城乡。

郭文海到东凤镇调研:全力支持企业创新发展 打造“百千万工程”产城融合现代小城

7月12日,利用周末时间,市委书记郭文海到东凤镇调研“百千万工程”和企业生产经营情况。他强调,要全力支持企业创新发展,帮助企业解决实际问题,更好凝聚政企同心拼经济合力;要把产业发展作为“百千万工程”的重要任务抓紧抓实,努力将东凤镇打造成为产城融合的现代小城。

【媒体关注】

这一届年轻人,卷起了“种地”赛道|百千万·看中山

在“百千万工程”的带动下,“种地”这件事,正以一种全新的姿态,成为中山年轻人的新时尚。作为“新农人”,他们带着知识、技术和创新理念,“卷”入了农业赛道。

他们卷技术、卷模式、卷理念,将汗水与智慧融入脚下的土地,不仅孕育着丰收的果实,更勾勒出人与自然、城市与乡村共融共生的美好图景。

>>>阅读原文

“先改”带动“后改”,中山胜隆社区“改”出靓丽风景线

走进中山市港口镇胜隆社区,盛夏骄阳下,崭新的社区足球场绿茵如毯,几个孩子正追逐着滚动的足球,笑声清脆。抬首望去,一排排改造后的坡屋顶在蓝天下格外醒目,温暖的粉红色调与环绕村落的潺潺碧水相映成趣,勾勒出一幅清新宜人的乡村画卷。

走进中山市港口镇胜隆社区,一排排改造后的坡屋顶在蓝天下格外醒目。

走进中山市港口镇胜隆社区,一排排改造后的坡屋顶在蓝天下格外醒目。

在“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下称“百千万工程”)的带动下,胜隆社区正掀起农房风貌改造提升的热潮。站在村头,胜隆社区第一书记蔡哲君脸上漾着笑容:“我们社区1055户农房,首批‘打样’改造了30户。起初村民不理解,后来效果出来了,嘿,现在大家都抢着要‘改’呢!”

“良种送上门”,中山这场田头观摩会,把丰收希望送到家

7月10日,中山市2025年水稻新品种新技术展示观摩会在中山市现代农业科技推广示范基地举行,活动集中展示了26个具有高产、优质、抗病、抗逆性强等特点的水稻品种,展示面积约33亩。当天 ,中山近百位种粮大户、专业合作社、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农场管理技术骨干聚集于此,共探“良种秘方”。

7月10日,中山市2025年水稻新品种新技术展示观摩会在中山市现代农业科技推广示范基地举行。

7月10日,中山市2025年水稻新品种新技术展示观摩会在中山市现代农业科技推广示范基地举行。

脆肉石硖龙眼抢“鲜”上市!中山乡村上演“果王争霸”

7月11日,种植历史超百年的中山市东凤镇西罟步村迎来第一批石硖龙眼“大丰收”。全村举办罟步水韵“双龙”文化节暨第五届中山脆肉龙眼(西罟石硖)果王争霸赛。据悉,全村共计3万多株龙眼树,6株龙眼树栽种逾百年。其中 ,3000多株优质龙眼树挂果预计超10万斤。

7月11日,种植历史超百年的中山市东凤镇西罟步村迎来第一批石硖龙眼“大丰收”。

7月11日,种植历史超百年的中山市东凤镇西罟步村迎来第一批石硖龙眼“大丰收”。

聚焦中山“工改”!经济参考报推出报道:一座城市的突围

2022年至2024年的三年间,中山在没有大政策、大投资,亦无百亿级大项目落地、财政捉襟见肘的条件下,通过“壮士断腕”的决心和勇气,走出了“负循环”——工业投资总额三年翻一番、年均增长26%,GDP增速稳居广东前列,并通过仅不到20亿元的财政投入,预计撬动新增投资超1800亿元。

记者调研了解到,转变的关键就在于村镇低效工业园改造升级实践(以下简称“工改”)。通过“工改”,中山淘汰高污染高排放企业,盘活低效用地,探索出一条传统工业化向现代化转型的路径。

【镇村行动】

南区街道:

中山发出文旅惠民礼包,广东村歌在曹边村唱响

7月13日晚,一场以“村歌”展演为主线的暑期文化盛宴——“绿色暑假 游赏中山”2025年广东村歌·金色大地音乐会在中山市南区街道曹边村举行。

活动旨在通过打造“广东村歌”系列活动,赋能乡村文化振兴,活跃暑期文旅消费市场,营造充满文化气息、益智益趣、欢乐健康的暑期时光,为“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下称“百千万工程”)实施注入澎湃动能。

>>>阅读原文

火炬高新区:

中山市湖北咸宁商会与联富社区结对共建,助力“百千万工程”乡村振兴

7月11日,中山市湖北咸宁商会与中山市联富社区居民委员会在联富社区党群服务中心举行“百千万工程”结对帮扶协议签订仪式。双方将围绕村容村貌改造、农文旅融合发展、富民强村经济街打造等领域展开深度合作,共同推进乡村振兴战略落地见效。

翠亨新区(南朗街道):

周末来喝杯咖啡,新区这条村打开流量“新入口”

背靠金黄稻田,将“闲置资产”盘活,引入“咖啡+文化+旅游”的创新模式,让农文旅产业全面发展。近日,走进翠亨新区(南朗街道)冲口村,一家由本土返乡青年团队打造的文创咖啡店——“冲咖啡”试业。

“冲咖啡”是冲口村盘活闲置资源、激活文化基因、吸引人才返乡的突破口。据悉,从一家咖啡店的落地,到生态文化旅游综合项目的全面铺开,冲口村的实践为乡村振兴提供了“产业赋能、人才筑基、文化铸魂”的鲜活样本。

五桂山街道:

低效工业园区改造升级激活发展“新动能”

自“工改”攻坚战打响以来,五桂山街道坚决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将“工改”作为高质量发展、关乎五桂山未来发展空间的重要工作来抓,全力破解土地低效化、碎片化困境,激活产业新动能。

沙溪镇:

亩产再创新高!这份丰收答卷藏着这个“秘诀”

7月9日,市农业科技推广中心专家组来到沙溪镇,对申报了2025年水稻高产(合理密植)示范基地开展实地测产。测产结果传来好消息:该镇聚龙围农场在龙山片区种植的水稻,每亩干谷产量达545公斤、湿谷产量达712公斤。农户余北伟在濠涌村种植的水稻,每亩干谷产量达401.3公斤、湿谷产量达519.6公斤。较往年同期实现大幅提升,交出了一份亮眼的丰收答卷。

这份成绩单的背后,“统租统管、全域整治”模式的作用功不可没。

整理:南方+记者 苏芷妍

编辑 李姗恒 钟时政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手机扫码打开本网页
扫码下载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