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首家大型少年科学院落地广附,培育“敢闯会创”科技“新苗”

广州教育头条 2025-05-17 21:35

5月17日,广州大学附属中学“AI未来·少年科学院”正式落成开馆。该馆为广州首家大型实体少年科学院,设置了芯片技术实验室、新能源科技馆、AI中医科技馆等十大主题空间,首期可容纳300名学员开展“学研创”一体化教学,培育“敢闯会创”的科技新苗。

“AI未来·少年科学院”正式开馆。

“AI未来·少年科学院”正式开馆。

同日,广大附中举办科技节开放日,校长欧卫国介绍,学校在去年扩招100人的基础上,今年计划再扩招一个班,总计划数达750人。今年,该校在设置奥赛竞赛班和零班综合课改班等特色班型的基础上,将新设数理科技创新班。

优秀项目进入高校实验室深化研究

“从今天开始,广大附中的学生们可以在真实的科技创新产业场景中学习尖端科技,把课本知识转化为解决问题的动手能力。”欧卫国说。

广大附中校长欧卫国。

广大附中校长欧卫国。

广大附中是全国首批科学教育实验校,该校已经在STEM课程、无人机实验室等领域开展探索。

本次落地少年科学院,广大附中建立了“校内实验室-高校科研平台-企业产线”孵化通道,优秀项目将进入大学城高校实验室深化研究,也可通过企业资源支持项目落地。研究课题涵盖北斗导航路径规划、工业质检算法开发等领域,旨在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思维与问题解决能力。

“人工智能是时代的风口,我们希望培养更多热爱未来、热衷探索的创新者。”广州大学附属中学党委书记王国栋说,将联合更多的企业、高校,不断更新升级,让学生们在真实场景中学习,推动创新成果从实验室走向生产线。

少年科学院将十大场馆打造成了“微缩版”实践基地,例如,在芯片技术实践室,学生可以体验芯片制造全流程,通过软件设计电路图,亲手操作晶圆清洗、光刻、刻蚀等设备,模拟微米级芯片的工艺流程。

学习方式上,少年科学院采用跨学科项目化学习,学生每学期可围绕真实产业需求设计项目,如“智能微电网搭建”“无人机避障算法开发”等,以任务链串联多学科知识,在实践中拓展知识和研究边界。

广州市教育局科研处处长陈颖钊表示,广大附中“AI未来·少年科学院”的落成,标志着广州科学教育迈入了场景化育人的新阶段。

“希望学校构建起课程研发、实践平台、师资培养与社会资源联动的育人新生态,为全市提供可复制的创新经验,帮助更多的孩子种下科学的梦想。”陈颖钊说,将强化“政学研”多方联动机制,继续支持学校打造人工智能育人环境,助力人工智能平台搭建和工具应用,为全市中小学科学教育与人工智能教育提供服务支持与保障。

(相关链接:广州市教育局“牵手”港科大(广州),组团为AI落地“对症开方”

分数接近“高优线”可大胆填报

近年来,广大附中在高考和竞赛等方面的升学成绩表现亮眼,相关指标位居广东中学前列,稳居“全国百强中学”榜单,截至目前,该校累计获得全国奥赛金牌23人次。

“学校在科学技术教育、培养学生创新精神方面也取得成果。比如在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我们已连续三年入围全国总决赛并蝉联中学‘萌芽赛道创新奖’奖项,这样的成绩放眼国际也很少见。”广州大学附属中学副校长王守亮说,在体育和艺术教育方面,学校在攀岩、合唱等项目中取得不错成绩。

今年,广大附中招生计划如何?

王守亮介绍,学校今年计划招收750人,比去年增加50人,其中自主招生占比15%,即112人,名额分配计划为375人。

“需要注意的是,名额分配存在‘回流’现象,即部分初中学校因考生分数未达线,导致分配名额未用完,这部分名额将放到第三批进行统一招生。”王守亮说。

以去年为例,广大附中原计划名额分配350人,实际录取232人,未完成的名额均回流到第三批进行统一招生。

多少分能报广大附中?

王守亮表示,第三批招生包含普通生和特长生,最终录取分数线会受报考热度影响,部分年份因报考人数较少,实际录取线会低于预期。

“近三年学校录取平均分约为720分,但具体分数线每年会随报考人数波动。若今年报考人数减少,分数线可能略有下降。”王守亮建议,分数接近“高分优先投档线”(广州中考以中考分数降序排列在报考总人数10%位置的考生成绩作为普通高中第一梯度投档控制线)的学生,第一志愿可报考广大附中,录取概率较高。

南方+记者 陈理

通讯员 吴海丰 王伊妮

编辑 刘婷婷
校对 黄买冰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手机扫码打开本网页
扫码下载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