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五一”假期,梅州五华县接待游客量突破10.89万人次,同比增5.52%,“文武”资源联动正将这个客家古邑蝶变为粤港澳大湾区特色乡村精品旅游的“必打卡目的地”。
从五华县一季度的数据显示来看,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2.33亿元,占全市完成总额的17.1%,同比增长3.3%,充分呈现人口大县的优势。
梅龙高铁开通后,梅州五华县与粤港澳大湾区形成1.5小时交通圈,成为梅州融湾“新门户”。作为梅州市唯一武状元李威光的故里,同时兼具“文化之乡”“足球之乡”“工匠之乡”“诗词之乡”“戏剧之乡”等城市名片,五华县多措并举激活“文+武”双IP资源,同步推进“文武五华”县域文化品牌建设。
整合:
高铁纽带串起文旅精品游
从梅龙高铁五华站出来,沿着充满田园风光的138乡道行进五六公里,即可抵达清代武状元李威光故居所在地——五华县华城镇黄埔村。
这是一座建于清朝初期的“三堂四横屋一围龙”的客家大宅,它“隐身”于民居和稻田中,已有300余年,目前是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修旧如旧的李威光故居内,不时有游客前往参观打卡。
“以前都不知道梅州有武状元,现在李威光故居复原的练武石、展示的关刀和官帽等文物,让我真切感受到先辈‘书要读、拳要练’的气魄。’”游客小张专程从广州搭乘高铁带朋友前来游览李威光故居。
与历史文化遥相呼应的,是五华作为“球王故里”和“足球之乡”的活力小城。中超赛事期间,梅州客家队主场惠堂体育场日均涌入超万名球迷,带动周边鱼生、温泉等消费场景火爆。县域内还有长乐学宫、狮雄山秦汉遗址、球王李惠堂故居、横陂足球小镇、国家级非遗项目五华提线木偶戏、五华鱼生、长乐烧米酒和五华热矿泥等,为游客提供了多元游玩体验。
近年来,在当地政府持续推动和高铁经济的加持下,梅州五华县以“武状元+足球”的优质文旅精品路线被广泛推荐。当地文旅部门也打出“坐高铁、来五华、看中超、吃鱼生、尝豆腐、品菩米、喝米酒、泡泥浴”的口号,开启文旅赋能乡村振兴的新篇章。
实践:
文武新IP催生文旅新业态
今年“五一”假期,五华县多项文旅、消费数据实现增长,全县旅游接待总人数10.89万人次,同比增长5.52%;旅游总收入4682.92万元,同比增长8.03%。
这背后除了高铁经济的带动,还有五华县委、县政府的主动作为。县委书记钟秀堂表示,五华全力做好“农文旅体商”融合发展大文章,持续为“百千万工程”建设蓄势赋能,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打造新引擎。同时以“文武五华”为创新IP,打造新亮点,强化县域城市新品牌,加快融合发展,催生消费新场景,培育一批文旅新业态,塑造乡村精品旅游新优势。
在区域板块规划方面,五华县整合全县文旅资源,以高铁站为交通枢纽,串联足球文化带、客家文化带,打造元坑足球遗址公园、长乐学宫研学基地、热矿泥康养区等引擎项目。
在特色消费营造方面,五华县打出“余(鱼)生有你 夫复何求(球)”的温情牌。2023年以来,五华县主动抢抓中超联赛梅州客家队主场优势,开展“一场球激活一座城”系列活动,取得人气爆棚、品牌出圈、经济增收等多重效应。特别是在五华县奥体中心广场,五华以“百桌鱼生宴”“百桌菩米宴”接待来自五湖四海的球迷,打造“品鱼米”主题式消费场景,推动体育IP转化为文旅消费新场景。
在乡村文旅实践方面,武状元李威光故居所在的华城镇黄埔村,抢抓“百千万工程”机遇,对村容村貌进行整体提升。此外,五华县转水镇也探索出“农文旅融合”全新路径,在汉光超顺黄龙基地,游客既可采摘葡萄、无花果等,又能体验鱼生制作。
突破:
做强大文旅仍需大投入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五华县凭借“文武五华”文化IP、高铁经济及丰富非遗资源在文旅赛道崭露头角,但全域旅游深度开发仍面临资金短缺与资源整合不足的瓶颈。比如,李威光故居虽保存完整且修缮完毕,但主管该项目的华城镇副镇长谢琼杨坦言,景区导览讲解、武状元文化展示、声光电的呈现技术等配套要素仍有待提升。
与李威光故居相隔不远的狮雄山秦汉遗址,虽被纳入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和国家级考古遗址公园,但目前考古挖掘和文旅开发仍需较为科学的规划和较为持续的投入。
“相比周边县域而言,我认为‘武状元和足球’是具备吸引年轻人的卖点,但在当下国内城市文旅竞争白热化的情况下,仍需进行多维度的提升,推动文化动起来,消费才会活动起来,市场才能有所突破。”广州市社科院城市文化研究所所长柳立子坦言。
去年以来,钟秀堂带领多个部门将五华县的多元文化巧妙整合为有机整体,着力实施“文武五华”文化品牌建设工程,以此破解全县文旅“资源富集但整合不足、底蕴深厚但标识不清”的现实问题,并借助科技赋能、文化赋能,着力打造沉浸式体验项目。同时大力招引文旅企业,鼓励和支持社会资金参与文旅项目建设。
随着梅龙高铁开通,五华县正以开放敢为融入粤港澳大湾区生活圈、消费圈、产业圈。从历史深处走来的文化印记,与现代体育精神、舌尖美味、生态康养交织成线,必将绘就出“高铁+文旅”赋能乡村振兴的生动画卷。
相关>>广州市社科院城市文化研究所所长柳立子:以文促旅 打造五华新消费场景
来源 南方日报 南方+
撰文 张盛良 刘明心 张炳锋 陈玉萍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