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推动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持续培育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和储备创新人才,引导高校科创成果在服务“百千万工程”建设中转化落地,团省委、省学联联合相关单位共同举办第十八届“挑战杯”广东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
活动时间
2025年3月至5月
组织机构
主办单位
共青团广东省委员会
广东省教育厅、广东省科学技术厅
广东省科学技术协会、广东省社会科学院
广东省学生联合会
肇庆市人民政府
承办单位
肇庆学院
参赛方式
高等学校在校学生可申报自然科学类学术论文、哲学社会科学类社会调查报告、科技发明制作三类作品参赛。参赛作品类别有:
自然科学类学术论文:
分为机械与控制、信息技术、数理、生命科学、能源化工5个组别;
哲学社会科学类社会调查报告:
分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5个组别;
科技发明制作:
分为机械与控制、信息技术、数理、生命科学、能源化工5个组别。其中,科技发明制作(A类)指科技含量较高、制作投入较大的作品;科技发明制作(B类)指投入较少,且为生产技术或社会生活带来便利的小发明、小制作等。
为推动大学生科技创新与“百千万工程”深度融合,推动青春助力强县富镇兴村,组委会结合肇庆市“百千万工程”典型镇村建设开设地方专项赛,促进城乡美学设计和创意运营与科技创新深度融合。
专项赛将提供若干个案例点位,参赛队伍通过研究案例及其周边自然资源禀赋、经济社会特点,创新打造城乡融合发展解决方案,形成规划设计、创意运营方案、平面或三维示意图例等(专项赛具体参赛方式和参赛要求另行通知。同一作品不得同时参加主体赛和专项赛)。
肇庆市七星岩景区 图源 | 大湾区之声
参赛对象
2025年6月1日以前正式注册的全日制非成人教育的广东省内各类高等院校在校专科生、本科生、硕士研究生(不含在职研究生)均可申报作品参赛。
推进步骤
高校预赛(2025年3月前)
2025年3月23日前,各高校组织校级赛事,根据高校申报作品分配数额要求(详见文末【阅读原文】附件1),遴选出拟推荐参加全省复赛的作品,并组织参赛学生通过竞赛平台填报参赛作品信息。作品须符合《章程》(详见文末【阅读原文】附件2)第三章“参赛资格与作品申报”中的要求。
2025年3月30日前,各高校团委在竞赛平台上完成校团委审核和作品推报,同时报送公示材料、作品汇总表、校级赛事组织实施材料。具体要求如下:
1.所有参赛作品均须通过官方竞赛平台(“广东学联”公众号发送关键词“挑战杯”,即可收到申报平台链接)注册账号并进行申报。申报时须在作品内容中隐去参赛学生和指导老师姓名、学校名称、校徽和其他可能透露参赛高校及个人资料的信息。
2.竞赛平台将于3月14日开放账号注册及作品申报功能,于3月26日24时关闭账号注册及作品申报功能,于3月30日24时关闭校团委审核推荐功能,逾期未报视为放弃参赛资格。
3.报送作品前,各高校须在学校官方网站或官方微信公众号上对参与校级赛事的所有作品进行不少于5天的公示(公示内容须包括作品名称、参赛学生、指导教师、校赛获奖情况、是否推荐参加省赛等),并于3月30日前,将公示链接、公示文件(或图片)和作品汇总表一同报送至组委会秘书处。
4.3月30日前,各高校须在竞赛平台上填写校级赛事组织得分,并将盖章版PDF评分表及佐证材料报送至组委会秘书处。
全省复赛(2025年4月)
2025年4月初,大赛组委会对各高校参赛作品进行资格审查。作品须符合《章程》(详见文末【阅读原文】附件2)第三章“参赛资格与作品申报”中的要求,且作品中不包含可能透露参赛高校及个人资料的信息。对于不符合要求的作品,大赛组委会将取消该作品参赛资格,且所在学校不得补报作品。
4月中旬,大赛组委会邀请专家评委,组织全省复赛评审。
4月末,大赛组委会发布终审决赛通知,公布终审决赛入围作品名单和拟授三等奖作品名单。
终审决赛(2025年5月)
全省终审决赛拟于2025年5月举行,并从进入全省终审决赛的作品中评出特等奖、一等奖、二等奖作品。
大赛组委会将于终审决赛前下发相关通知,公布终审决赛的日程安排,明确相关注意事项。各有关高校应按照大赛组委会要求,做好作品参赛及人员保障等工作。届时大赛组委会还将配套组织多种形式的学术交流和工作交流活动。
推荐国赛(2025年6—8月)
大赛组委会将根据《“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章程》有关规定和广东省的参赛数额分配(详见文末【阅读原文】附件1),结合省赛获奖情况,综合考虑并推荐若干优秀作品参加第十九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主体赛及有关专项赛。
奖项设置
本次大赛设特等奖、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各等次奖分别约占各类报送作品总数的8%、12%、20%、45%。
本次大赛按学校得分总分排名设1个“挑战杯”和若干个“优胜杯”(含普通高校、职业院校);按校赛组织得分、省赛竞赛成绩和赛后转化育人等情况,设若干个优秀组织奖;按相邻届次竞赛成绩,综合考虑学校团体总分、参赛作品数量等指标增幅情况,设若干个进步奖。
大赛组委会秘书处联系方式
团省委学校部
联系人:刘毅、卢永昌
联系电话:020—87185614
电子邮箱:tsw_xxb@gd.gov.cn
地址:广州市越秀区寺贝通津一号大院
肇庆学院
联系人:叶岳、何艺珊
联系电话:0758—2716276
电子邮箱:zqxytw@zqu.edu.cn
地址:肇庆市端州区东岗肇庆学院主校区
共青团肇庆市委员会
联系人:莫健峰、林大杰
电话:0758-2321722
邮箱:zqtwxsb@163.com
地址:肇庆市端州区天宁北路80号市委大院
点击文末左下角【阅读原文】
查看《关于举办第十八届“挑战杯”
广东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的通知》原文
在“广东学联”公众号后台发送关键词“挑战杯”
即可查收项目申报平台链接
第十八届“挑战杯”
广东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
有你参与更精彩!
编辑:信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