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5日是农历新春首个工作日,在收听收看全省高质量发展大会后,肇庆市接着召开全市高质量发展暨科技创新大会,引导全市上下凝聚奋进共识,坚定必胜信心,锚定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聚力抓科技、强创新、兴产业,不断增强肇庆高质量发展的竞争力和“硬实力”。市委书记张爱军出席会议并作动员讲话,市长许晓雄主持会议并讲话。
2025年2月5日,全市高质量发展暨科技创新大会在市委小礼堂召开。肇庆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刘春林 摄
2025年2月5日,全市高质量发展暨科技创新大会在市委小礼堂召开。肇庆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刘春林 摄
张爱军强调,高质量发展是创新驱动的发展,新质生产力是以科技创新为主的生产力,必须以科技创新为第一动力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经济思想,认真落实全省高质量发展大会精神,紧紧抓住科技创新这个“牛鼻子”,建设更具竞争力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奋力建设一个靠创新进、靠创新强、靠创新胜的现代化新肇庆。要主动拥抱新的“科学的春天”,深刻把握科技创新是高质量发展和现代化建设的先手棋、动力源、硬支撑,以更大力度抓好科技创新工作,加快补短板、强弱项,推动产业科技互促双强,不断塑造肇庆发展新动能新优势。要以高鼎端科教创新走廊规划建设撑起全市科技创新的“龙骨”和“脊梁”,坚持总体设计和点上建设同步推进,深度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创新圈,主动对接广深港、广珠澳创新走廊,在顶层设计、存量提升、增量引入、改革融合等方面聚焦发力,持续育主体、强平台、促转化、优环境,推动科创资源串珠成链、聚沙成塔,加快打造全市创新创业主阵地、产业策源地、应用人才集聚地。要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坚持重在夯基固本、善在抢抓机遇、要在长期主义,着力推动传统产业夯实底盘、新兴产业挑起大梁、未来产业培育新苗,城市产业突出产城融合、县城产业突出“一县一园”、镇村产业突出共富增收,协同发力做优做精一产、做大做强二产、做活做旺三产,以科技力量促进产业向新向上向强,加快打造粤港澳大湾区西部制造新城。
张爱军强调,今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是肇庆冲刺3000亿元经济体量的关键之年。新的一年,我们要坚持全市一盘棋、一条心、一起干,拿出蛇行千里的劲头,展现赛龙夺锦的姿态,落实经济工作提质增效年、“百千万工程”示范突破年、基层作风优化提升年行动,抢抓用好各方面政策机遇,不断巩固拓展发展优势,高质量完成肇庆2025年及“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凝心聚力唱响中国经济光明论的肇庆乐章,为广东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走在前列作出更大的担当和贡献。
许晓雄指出,各地各部门要认真学习领会此次全省、全市大会部署要求,聚焦新质生产力和科技创新,进一步击鼓催征、加油鼓劲,全力以赴完成好今年和“十四五”规划各项目标任务。要始终锚定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全力以赴拼经济、扩需求、促改革、增实力,抢抓新一轮产业布局和增量政策机遇,更好实现量的合理增长和质的有效提升,坚决与全省各地共同扛起广东挑大梁、走在前的使命责任。要把科技创新摆在更加突出位置,聚力产业科技互促双强,加力推进高质量产业投资,加力扶持企业创新,加力完善创新生态,切切实实把创新落到企业、产业和发展上,不断营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浓厚氛围。要围绕一季度目标,把握时机、开足马力,全力争取政策落地,深入做好企业服务,抓好“百千万工程”重点任务攻坚,积极促消费扩需求,守牢安全底线,条块之间、上下各级要形成合力,全力以赴拼出“开门红”、实现“全年彩”。
会议传达中央及省科技工作有关会议精神,播放了肇庆高鼎端科教创新走廊概念性规划视频,解读科教创新走廊建设三年行动方案,通报全市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情况,并举行有关科研机构授牌仪式。肇庆大华农生物药品有限公司、广东鸿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广东三求光固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武汉大学(肇庆)资源与环境技术研究院等企业机构代表,以及肇庆学院、肇庆高新区负责同志,围绕科技创新、产业转型升级、教育科技人才融合发展等主题分别作了交流发言。
会议以电视电话会议形式开至各地。市四套班子有关领导成员,市法院、市检察院主要负责同志,在肇部分高校主要负责同志,各县(市、区)、肇庆高新区、肇庆新区、粤桂合作特别试验区(肇庆)有关负责同志,市委各部委、市直各单位、市各人民团体、省驻肇有关单位负责同志,市各民主党派、工商联主要负责人和无党派人士代表,企业经营者、科技教育界人士代表,新认定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新认定市级重点实验室代表,2024年省科技奖获奖单位代表、省创新创业大赛获奖企业代表在市主会场参加会议。
南方+记者 赵进
通讯员 谢江涛 胡玉坤 黎志鋆 卢俊羽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