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晨六时许,天还未亮,遂溪县杨柑镇布政村的保洁员推着垃圾清运车开始巡村。村道旁新设的垃圾桶整齐排列,村民陈伯在清理完自家小卖部门前的垃圾后,熟练地将其倒入桶中。陈伯感慨道:“现在村里的垃圾每天都有人清理,连小孩子都知道不能乱扔垃圾了。”
这一转变的背后,是遂溪县杨柑镇以村投公司破解农村垃圾治理难题的创新实践——通过村投公司“阿柑狮创新投资有限公司”参与农村垃圾卫生运营新路径,推动村庄垃圾治理专业化、精细化、长效化。
该模式不仅有力解决了垃圾治理难题,还实现村民素质、环境质量、村容村貌全面提升。如今,遂溪县正总结试点治理经验,逐步在杨柑镇、遂溪县铺开村投公司参与垃圾治理模式,为粤西农村绿色转型蹚出一条新路。
推动村企联姻
沉睡资金变治污活水
走进位于杨柑镇的阿柑狮创新投资有限公司,一张股权结构图揭开了这家公司的诞生密码:27个村经济联合社共同注资,整合超300万元的启动资金,将零散资源转化为市场化运营资本。
“过去各村各自为政,如今通过‘村村抱团+村企联盟’的模式,不仅解决了基层治理资金短缺的问题,还实现了集体经济从‘输血’到‘造血’的转变。”杨柑镇党委副书记、镇长袁伟强表示。
布政村的试点具有破题意义。这个拥有红色基因的革命老村曾长期面临设施落后、管理粗放的困境。将卫生保洁工作委托给村投公司运营后,保洁频率大幅提高,人员资源的调配得到有力统筹,运营成本较之前大幅下降。同时,还解决了本地人口就业问题,实现了村集体增收的目标。
在布政村党群服务中心,墙上的资金公示栏清晰地罗列着“四位一体”筹资账本:县镇补助25元,村集体支出15元,村民自筹15元,加上热心乡民捐赠,人均年投入超50元。“别看数额不大,凝聚的是共建共治共识。”袁伟强表示。全村年筹环保资金用于保洁员工资和设备运维,而村投公司利润的30%再反哺公益,形成“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良性循环。
“现在的布政村和以前相比,可以感受到明显的变化。垃圾不再成堆,也没有了恶臭。随着整体环境的改善以及垃圾桶数量的大幅度提升,我们老百姓也更加自觉地参与到垃圾治理中来。”村民李叔说道。
如今的杨柑镇,街道整洁,老百姓的满意度直线上升。受访者供图
如今的杨柑镇,街道整洁,老百姓的满意度直线上升。受访者供图
更精妙的制度设计在于“双向激活”。村投公司优先聘用本村大学生、脱贫户担任管理人员,既解决了农村空心化带来的就业难题,又培养了一支“带不走的环保队”。保洁员“清扫自家门前路,当然要更上心”。这种“治理者即受益者”的模式,让村民从旁观者变为参与者。
发挥“村投”优势
“三个一”实现精细化运营
资金、技术、人才、管理等,都是村投公司所具备的市场化优势。以这些优势为依托,杨柑镇因地制宜构建“三个一”治管模式,推动布政村垃圾治理迈入一体化运营“快车道”。
“三个一”治管模式首先包含“1+1+1”垃圾治理模式,即“一日一保洁、一月一整治、一区一策略”。村投公司每日固定安排保洁员到布政村各区域开展垃圾收运和村庄保洁;每月组织公司保洁部全体人员,并组织发动党员、干部、群众等参与到卫生整治“大会战”中;坚持一区一策,将村域内个别垃圾堆积或散落较集中的“顽疾”区域作为重点整治区域,结合区域实际,采取集中整治、粘贴标语、撤点布桶、入户宣传、保洁巡逻等不同举措,确保卫生问题整治到位。
村投公司参与杨柑镇垃圾卫生治理,推动村庄垃圾治理专业化、精细化、长效化。受访者供图
村投公司参与杨柑镇垃圾卫生治理,推动村庄垃圾治理专业化、精细化、长效化。受访者供图
“三个一”治管模式其次指的是“1+1+1”管护模式,即“统一标准、统一监督、统一宣传”。村投公司制定《农村保洁员管理制度》等管理标准,明确垃圾处理具体工作标准,对垃圾收集、转运、处理等环节进行量化要求,定时开展垃圾清运,实现垃圾从群众生活投递点到最终处理场全过程链条处理,确保工作有章可循、有规可依。
另一边,杨柑镇政府成立了由镇纪委干部、村两委成员和村民代表组成的监管小组,对村投公司工作情况进行监管,及时收集并反馈村民关于垃圾处理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定期对垃圾处理工作成效进行评估监督,对不达标的情况要求村投公司立即整改。
同时,杨柑镇定期在村内开展垃圾分类和环保知识宣传活动,通过悬挂横幅、发放宣传册、大喇叭播放等方式,向村民普及垃圾分类知识,组织垃圾分类知识宣传趣味比赛,增强村民的环保意识,推动垃圾不落地逐渐成为广大村民自觉行为,村内垃圾治理实现从“干净整洁”到“美丽宜居”的升级转变。
当环保不再是“烧钱工程”,而是通过市场化机制变为“增值服务”;当村民不仅是治理对象,更成为治理主体,绿水青山与共同富裕便找到了共生路径。
打开招商思路
实现乡村美丽蝶变
破解农村垃圾治理难题是村投公司的公益使命,而以市场化思维对圩镇运作进行策划、组织、营销和推广则是村投公司给杨柑镇发展带来的新思路。
走入杨柑镇刚建成的龙眼圩超市,不仅蔬菜瓜果、肉类、零食、生活用品等各类商品应有尽有,而且商场布局合理、灯光亮堂,让人极富消费欲望。
走入杨柑镇刚建成的龙眼圩超市,正是由阿柑狮创新投资有限公司投入150万打造的项目。陈明维 摄
走入杨柑镇刚建成的龙眼圩超市,正是由阿柑狮创新投资有限公司投入150万打造的项目。陈明维 摄
这个超市,正是由阿柑狮创新投资有限公司投入150万打造的项目。杨柑镇借力村投公司打造的项目远不止如此——如以美丽圩镇会客厅、杨柑体育中心为核心,在周边布局投资建设集食、购、玩、娱为一体的新商业圈,分两期建设约60个商铺,目前已完成建设规划设计;坑尾村经济合作社在新镇区投资约3500万元建设占地8000平方米的酒店,目前已完成主体建设,今年即可投入使用。
在村投公司带动下,其他社会资本纷纷加入业态布局中。总投资230万元、占地7.8亩的杨柑亲子乐园投入运营,总投资约800万元、占地50亩的杨柑农产品交易中心投入使用,“长者饭堂”开业迎客,精品民宿、游泳馆、体育公园等项目正对接推进。
村投公司正计划在杨柑镇美丽圩镇会客厅周边布局投资建设食、购、玩、娱为一体的新商业圈。陈明维 摄
村投公司正计划在杨柑镇美丽圩镇会客厅周边布局投资建设食、购、玩、娱为一体的新商业圈。陈明维 摄
如今,杨柑镇逐步构建“政企”联动盘活资源和招商体系,建立盘活闲置资产招商机制。镇政府统一梳理圩镇内旧商铺、旧粮仓、老“七所八站”等20余处闲置资产,依托闲置资源库分类建立镇域资源招商库。村投公司已成功中标并完成12处招商,实现了闲置资产的有效利用和村集体经济的壮大,村投公司增收后,又将资金反哺到镇域公益事业,实现造血输血的良性循环。
另一边,杨柑镇借助村投公司构建镇域公用品牌体系。整合镇域特色优势农海产品,以“阿柑狮”IP形象代言人为依托,对镇域农海产品实行统一品牌营销,在产品溯源、包装设计、宣传推广等方面融入IP形象元素,加强品质品牌监管,打造出“阿柑狮火龙果”“阿柑狮番薯”“阿柑狮沙虫”“阿柑狮海鸭蛋”等一系列具有较高辨识度的“柑品”爆款。
值得一提的是,杨柑镇还与村投公司联合,举办一年一度的“阿柑狮”杯足球村超比赛,通过直播足球赛事吸引广告商赞助,并强化线上线下对杨柑镇的宣传。同时,发展足球培训产业,开发“阿柑狮”文创产品,以文旅体融合模式带动镇域人流集聚、消费回流。
撰文:陈明维 通讯员 杨树森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