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日报 | 云浮向新出发

南方+  2025-02-26 09:23

2月21日,云浮市第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召开,云浮市政府工作报告新鲜出炉。透过这份超万字的报告,云浮新一年的发展方向呼之欲出。

回首2024年,这一年是云浮市建市30周年。这一年,全市经济总量首次迈上1300多亿元台阶,在省公布的21项主要经济指标中,有14个主要经济指标的增速排在全省前10位,其中有6项增速排全省前5位,营商环境走在粤东西北地区前列,刷新历史成绩;上榜“广东制造业500强”企业8家、居粤北片区首位;全市973个行政村(社区)集体经济经营性收入达17万元以上,交出了“小块头也有大作为”的云浮答卷。

今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和“十五五”规划编制的承上启下之年,也是奋进第二个“云浮30年”的开局起步之年。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全市吹响冲锋号,奋进开启第二个“云浮30年”。在这个过程中,三个问题亟待作答:需要建设一个什么样的云浮?通往目标的桥梁是什么?需要谁来参与?

近日,云浮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卢荣春在参加市七届人大五次会议罗定代表团分组讨论时,强调建设“六个更好云浮”“六个追赶”“六个年行动”,首次提出“三个六”概念,作答青春之城的“发展之问”。

数据映照发展跃升,云浮以“向上的韧劲”,实干争先的澎湃动能,奋力书写高质量发展新答卷。

强产业促发展

制造业攀“高”向“新”

走进南方东海钢铁有限公司的炼钢车间、电炉车间、连铸车间等多个车间,只见工人们正有条不紊地安装设备,高空和地面作业都忙个不停,各生产线上一片热火朝天。

据介绍,南方东海钢铁有限公司精品钢项目(下称“南方东海”)是广东省重点建设项目,总投资180亿元,全部建成达产后,年产精品钢可达720万吨,可实现年产值400多亿元。目前,一期工程建设投入71亿元,将在4月全面进入生产调试阶段。

随着南方东海、广东凤铝等重大项目加快建设,金晟兰第三条生产线正式投产,冲旺岭、牛栏坑等绿色矿山项目加快建设,观音山一期项目建成投产,培育年产值超亿元的“土特产”12类,云浮的金属智造、绿色建材、现代农业产业集群集聚成势。

近年来,云浮在强链补链中促进产业提级扩能,坚持锻长板、补短板、聚集群,高质量发展的产业根基不断夯实。

传统产业“二次创业”的同时,新兴产业正“落子布局”。在低空经济领域,云浮已引入亿航智能等头部企业。作为全球首家获得无人驾驶航空器适航三证的eVTOL企业,2024年,在国内低空强有力的政策推动下,亿航智能来自不同客户群体的订单不断增长。

该企业负责人表示,企业正大力布局产能扩充,从2024年第四季度开始,开启云浮生产基地产线和飞行测试区的技术改造,精益求精将云浮生产基地打造为现代化生产基地。

这座曾以石材、硫化工闻名的资源型城市,正以“新型工业化”为锚点,重塑产业筋骨。

2025年云浮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新的一年,云浮要筑牢实体经济为本、制造业当家根基,加快构建更具竞争力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和企业体系。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实施“工业经济提档年”行动,在壮大产业、升级园区、强化招商、培育企业上全力攻坚。

全力攻坚“三大产业”。聚力打造金属智造、绿色建材、现代农业三大千亿产业集群,加快发展电子信息、低空经济、新型储能、生物医药等特色产业,力争现代农业成为首个突破千亿的产业集群。

全力攻坚“园区建设”。完善产业园区管理制度,优化产业园区空间布局。开展产业园区经济规模、主导产业、基础设施、资源要素、企业服务“五大提升行动”。用好承接产业有序转移主平台资本金,加快主平台开发建设,力争全市园区规上工业总产值增长10%以上。

全力攻坚“招商引资”。实施“招商引资提质年”行动,精准开展链条招商、场景招商、资本招商、以商引商,全年实现招商项目计划总投资500亿元以上,制造业项目合同投资额占比50%以上。

全力攻坚“企业培育”。加强质量强市建设,强化知识产权创造、运用和保护,打造区域品牌、行业品牌、企业品牌,不断提升企业市场竞争力。实施“行业协会建设年”行动,整合建设市县镇行业协会,不断提升云浮行业协会服务企业发展的能力。

稳底盘增颜值

提升城乡风貌品质

初春,驱车行驶在宽广平整的公路上,高村石牛飞瀑、高村花卉、蚕桑文化等“串珠成链”……近年来,云安区一条条沿湖、沿山、沿路的美丽公路纷纷“解锁”,犹如一条绿色玉带,成为云安“可盐可甜”的风景线,碰撞出乡村振兴的好前景。

过去一年,云浮47条、总长938公里的美丽乡村风貌带、美丽乡村精品带、乡村振兴示范带初步建成。扎实开展“三清三拆三整治”回头看,完成存量农房风貌品质提升1.48万栋,新增2条省“美丽庭院”特色村。云安区获评全国村庄清洁行动先进县。

乡村的“颜值”高了,发展底盘也筑得愈发牢固。云浮深化农业农村改革,全市973个行政村(社区)集体经济经营性收入达17万元以上,“政银企村(户)”共建模式经验被列入《广东省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促进条例》予以推广。

近年来,云浮在建管并重中提升城乡风貌品质。坚持走城乡融合发展之路,全力推动县镇村一体化高质量发展。新型城镇化深入推进,和美乡村加快建设,重大基础设施不断完善。

2024年,广昆高速云浮西互通立交建成通车,深南高铁、广湛高铁、广昆高速改扩建等项目加快建设,环北部湾广东水资源配置工程云浮段加快建设,西江干流治理工程云浮段建成投用。第二座500千伏变电站建成投产,全年电网投资超28亿元、同比翻番,投资额排名全省第5、增速排名全省第1。完成交通投资70.6亿元,增长56.89%,增速创5年来新高。

新的一年,云浮如何奋力推进“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下称“百千万工程”)不断迈上新台阶?

云浮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云浮将统筹好生产生态生活三大布局、县镇村三个层级、党政企业社会三种力量,因地制宜推动兴业、强县、富民一体发展,聚力推动“百千万工程”走在全省前列。

云浮以中心城区首位度、云浮西江经济带、空港经济区“三大引擎”为牵引,统筹5个县(市、区)的功能定位,做大做强县域特色经济和支柱产业:支持云城打造高质量发展示范区、云安打造产城融合示范区、罗定打造“东融西联”枢纽门户、新兴争创全国百强县、郁南创建绿美生态先行县。

同时,激发镇域发展活力,通过13个省定典型镇引领,带动全市创建一批高品质、示范性美丽圩镇。加快发展“一镇一业”,打造一批特色产业集聚区,深化“赋权强镇”改革,力争镇街综合行政执法规范化建设全域达标。

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打响无核黄皮、稻米等一批“云字号”农业品牌,加强186条省定典型村、134条市定典型村培育工作,打好打赢农房风貌品质提升、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两大攻坚战”,美丽宜居村占比达80%以上。

优生态惠民生

拉满百姓的幸福感

“2024年,全年完成民生类支出199.77亿元,占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77.67%。”云浮市政府工作报告中的财政账单尽显“惠民温度”。

过去一年,云浮在直面关切中持续增进民生福祉,新建、改扩建学校项目11个,新增学位7460个;全市县域内住院率90.1%,排名全省第2;新入选1条全国乡村旅游精品路线;新增1个省级旅游度假区。

“周末带着家人体验了新入选的乡村旅游路线,感受春日美好时光和多彩非遗文化,生活幸福感越来越浓。这些变化背后,是政府把近八成的财政支出用在民生上,每一分钱都花在了老百姓的心坎里‌。”市民张先生说。

为了持续保障和改善民生,让高质量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市人民,云浮定下了2025年的目标:确保城镇新增就业1.3万人以上;以市级医院为龙头组建城市医疗集团;创建老年关爱型城市;围绕“游、养、食、药、医”培育发展大健康产业;深化欠薪源头治理和矛盾多元化解机制,保障农民工合法权益。

近期,云浮市还制定出台了《云浮市2025年助企惠民促经济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围绕稳主体、扩需求、促就业、惠民生等方面推出十项助企惠民措施,进一步提振市场信心,激发市场活力,加力推动经济持续回升向好。

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在云浮市区蟠龙天湖,美丽的黑天鹅悠然游弋,波光粼粼的湖水与周围的植物交相辉映,构成一幅美丽的生态画卷,吸引不少市民驻足欣赏、拍照打卡。这一幕正是云浮市大力实施绿美生态建设,实现山更绿、水更清、天更蓝、景更美的真实写照。

云浮深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在系统施策中厚植绿色生态底色。坚持生态惠民、生态利民、生态为民,全力打造“云山青水翠满城”的绿美云浮。2024年,云浮的森林覆盖率达68.63%,空气质量优良率达97.5%;西江云浮段国考、省考断面水质优良率连续三年保持100%;率先建设全国首个金融领域“农业碳汇经济项目库”全省首批“生态支行”。

云浮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出,2025年云浮将全力推进绿美生态建设,加快打造青山常在、绿水长流、空气常新的美丽云浮。加快创建国家森林城市,打造“林在城中、城在林中、城乡一体”的高品质绿美生态环境;积极争创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保持空气质量优良率在96%以上;深入实施重点行业减污降碳工程,加快打通“两山”转化路径。

数读

2024年工作回顾

地区生产总值突破1300亿元,同比增长4%,排名全省第4;14项主要经济指标增速排名全省前10

固定资产投资增长9%,增速连续三年排在全省前列

省重点项目投资完成率连续两年排名全省第1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9.7%,增速创十年来新高

工业投资增速连续三年保持两位数增长

全社会用电量突破120亿千瓦时,增速连续三年排在全省前列

外贸进出口总额增长19.7%,排名全省第2

快递年业务量增速连续两年排名全省第1

实有企业数增长11.38%,排名全省第2

2025年主要预期目标

地区生产总值增长5%以上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

固定资产投资增长4%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2%

外贸进出口增长3%

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3%

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同步

笔架山时评

小块头,跑起来!

西江水暖,云山绿浓,满城青翠,云浮人忙。

2025年云浮市两会圆满落幕,这场凝聚全市智慧与力量的盛会,不仅进一步勾勒第二个“云浮30年”的奋进路径,更以刀刃向内的改革魄力与民生至上的发展情怀,奏响了全面建设“六个更好云浮”、实施追赶型发展策略的交响曲。

从政协委员提案聚焦城市发展关键,到市民街头热议发展蓝图,从人大代表的议案直击要点,到市政府以厚实报告回应愿景,从营商环境的攻坚突破,到现代化产业体系的破局重构,云浮正以“小块头”的“大作为”,书写广东高质量发展的“云浮篇章”。

青春云浮,用30年的不懈奋斗,在广东区域协调发展的版图留下缤纷的笔触,将美好蓝图化为触手可及的现实图景。

今年云浮两会,“三十而励再出发”无疑是高频词、关键词。再出发,云浮要思考得更深,要做的很多。首次提出的“三个六”概念,即建设“六个更好云浮”“六个追赶”“六个年行动”,无疑为进第二个“云浮30年”进一步刻画了指引。

建设“六个更好云浮”,为青春城市描摹了一个欣欣向荣的未来。“活力、幸福、绿美、善德、国际、清廉”,六个关键词构成了第二个“云浮30年”的新愿景:既要守护云山秀水,也要浇筑现代产业的钢骨,让“清廉”成为制度创新的底色,让“善德”具象为文明之城的暖度,让“国际”抱负在有辨识度、有特色的道路中实现,被群山环抱的城市将迸发持久、澎湃的活力。

实施追赶型发展策略,为跳出“欠发达”惯性轨道蓄力。实践证明:盲目复制发达地区的制造神话,反倒会消解自身独特优势,永远处于“跟跑”的不利位置。云浮的战术反思很深刻:实施追赶型发展策略,让思想观念赶上来、干事创业的精气神赶上来、营商环境赶上来、产业发展质量赶上来、人民生活水平赶上来。真正的破局,不仅是翻越地理意义上的群山,更是要打破思维里的那道无形藩篱。

锚定经济新赛道,以“六个年行动”锻造高质量发展硬核引擎。云浮两会期间,“工业经济提档年”“招商引资提质年”等“六个年行动”被反复强调,直指产业转型升级的痛点。代表和委员们以实际案例为证,营商环境是云浮的“关键武器”,必须从“全省第二档”向更高层次突破,让优质企业进得来、留得住、发展得好。与此同时,“东融湾区、西接RCEP”的战略选择,将云浮从“山区思维”推向“湾区思维”,以开放促改革、以联通拓纵深。

从“急难愁盼”到“幸福可感”,期待更多“民生礼包”出台落地。“发展不能忘民生”是这座城市的庄严承诺。两会期间,社会保障提案、市民对教育医疗的殷切呼声,折射出民生工程的温度与力度。无论是“增加优质高中学位”的诉求,还是“因材施教”的建言,抑或是“送药上门”的呼吁,还有“长者食堂”“老年大学”等民生实事的推进,彰显市民对普惠性服务的需要。发展的果实,要惠及更多人、更多领域。

以“小块头”的志气破解改革难题,构建更具竞争力的现代化产业。云浮的奋进之路,始终伴随着“破”与“立”的辩证:破“等靠要”思维,立闯和试的机制;破“小富即安”心态,立千亿集群的目标;破“交通末梢”困局,立“一小时经济圈”的全新坐标。面对营商环境优化中的“硬骨头”,云浮创新举办“云商·书记市长面对面”,高规格召开全市优化营商环境大会,以政企“亲清关系”打破壁垒,从政策创新到服务升级,从机制完善到效能提升,这种“不等不靠、敢闯敢试”的精神,正是云浮“争先进位、跨越发展”的内生动力。

云浮在历史坐标系中正重新定义发展方位。2025年云浮两会,既为“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打气,又为“十五五”规划与第二个“云浮30年”的启航鼓劲。从经济提档到民生升温,从生态赋能到改革攻坚,云浮以两会为支点,为一场全域性、深层次的奋进揭开序幕。这座年轻的城市,正以“等不起、慢不得”的紧迫感,在高质量发展的赛道上奋楫扬帆。

创新如潮,热浪奔涌。未来已来,云浮可期!

南方+记者 王谢思齐 崔洪铭

编辑 李恺莉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手机扫码打开本网页
扫码下载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