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被誉为"电白后花园"。这里,海拔1337米的鹅凰嶂直插云霄,双髻谷的清泉在石间欢歌,总容量约1.69亿立方米的罗坑水库和黄沙水库如翡翠镶嵌于群山。当晨雾漫过万坑游侠露营基地的帐篷尖顶,当落日余晖将高华仙娘谷的溪流染成琥珀色,这座森林覆盖率高达76%的小镇——罗坑镇,正以山水为墨,以生态为纸,书写着电白文旅发展的锦绣篇章。
借山水之韵,兴文旅产业
2024年以来,在区委的坚强领导下,电白罗坑镇在文旅产业发展的道路上大步迈进,通过完善基础设施、强化生态保护等一系列有力举措,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效。
罗坑镇的高山犹如大自然的宝藏库,孕育出众多河谷、湖泊与湿地,成为粤西地区赫赫有名的“大氧吧”。罗坑镇党委政府敏锐地捕捉到这一独特优势,充分利用这些得天独厚的自然景观资源,精心打造了一批休闲旅游点。
里联溪溪里营地,仿佛是隐匿在山林间的梦幻之地,营地内绿草如茵,帐篷错落有致地分布其中,周边植被繁茂,清风拂过,树叶沙沙作响,与溪涧潺潺流水声交织成一曲美妙的自然乐章,吸引着众多游客前来感受这份宁静与惬意。
里平鹅凰小镇,宛如一颗镶嵌在山水之间的璀璨明珠,独特的建筑风格与周围的自然风光相得益彰,游客们漫步其中,既能领略到乡村的宁静祥和,又能体验到独特的民俗风情。
万坑游侠露营基地,以其开阔的视野和壮观的山景,成为露营爱好者的天堂,夜晚躺在帐篷里,仰望星空,仿佛伸手就能触摸到那闪烁的星辰。
高华仙娘谷,谷内景色清幽,传说中的仙娘故事为这里增添了一抹神秘的色彩,吸引着众多游客前来探寻。
罗坑水库景区更是凭借其浩渺的水面和秀丽的湖光山色,成为游客们流连忘返的打卡胜地。
为了让罗坑镇的山水自然资源得到更充分地开发利用,镇政府积极与专业的旅游开发设计公司深化合作。双方携手共同规划打造和升级农文旅康养产业新路线,力求将这些散落的“珍珠”串珠成链,打造出全市独一无二的旅游精品路线。如今,这些旅游点已初见成效,每逢节假日,游客们纷至沓来,山间小道上满是欢声笑语,景区内热闹非凡,一幅生机勃勃的文旅发展画卷正在徐徐展开。
抓典型引领,促农旅融合
在推动文旅产业发展的过程中,罗坑镇还注重发挥“百千万工程”典型村的辐射带动作用。里平村作为其中的佼佼者,依托当地丰富的竹笋、番薯、柑橘、柠檬、蜂蜜、米酒等山区特色名优农产品,成立了首家强村公司。这家公司与鹅凰小镇达成合作协议,利用鹅凰小镇年盈利收入的4%支持乡村振兴项目建设,形成了强村公司、里平村委会和当地村民多方共同参与景区管理与建设的良好局面。
村里整合土地、资金、人才等资源,在景区内建设了农产品展销街,琳琅满目的特色农产品吸引着游客们驻足选购。游客们在欣赏美景的同时,还能品尝和购买到地道的罗坑特产,真正实现了农文旅的深度融合。这种模式不仅带动了群众增收致富,还增强了村集体经济的“造血”功能。
罗坑镇计划将这种成功模式在全镇铺开,让全体村民都能参与到文旅产业建设中来,共享发展成果。同时,里平村正朝着乡村休闲旅游典范的目标大步迈进,为周边村庄的发展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和指引。
筑基础之基,展城乡新颜
交通,是制约地区发展的关键因素,而罗坑镇在打通道路交通“堵点”方面下足了功夫。G325 国道征地工作顺利开展并已全面开工建设,这一重大工程的推进,犹如为罗坑镇打开了一扇便捷的大门,届时游客从城区到达罗坑镇将用时更短、更加便利。在农村道路建设方面,罗坑镇持续发力,累计建成村内干路75.609 公里、支路 51.822 公里、巷路 17.199 公里,一条条平坦宽阔的水泥路如毛细血管般延伸至村庄的各个角落,极大地方便了村民的出行。
山区片高华村、黄沙村、里平村进村主干道单改双工程也已顺利启动,并将于今年年初建设完工,这将有效缓解交通压力,让游客出行更加通畅。塘学村大万塘桥的改造拓宽工程,成功解决了多年来游客走上山主路时面临的堵车难题。
此外,结合森林防火路规划建设要求,罗坑镇规划建设良田至万坑、良田至黄沙、万坑至甘坑(2 条)、万坑至高华五条山区道路,目前正在开展前期勘测工作。这些道路建成后,将彻底改变山区交通落后面貌,构建起完善的山区道路交通网。
除了道路交通,罗坑镇在文化休闲设施建设方面也成果斐然。新建的黄沙村、万坑村、甘坑村文化服务中心,为村民们提供了丰富文化生活的场所;改造的13 个法律服务工作室,让村民们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便捷的法律服务;罗坑人民广场、码头岭公园、里联村旅游驿站、甘坑金江岸公园以及多处好心公园、文化广场的建成,极大地丰富了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
加强生态保护,推动绿色发展
生态是罗坑镇发展的根基。罗坑镇始终秉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的理念,以严格的保护措施和积极的建设行动,筑牢生态屏障,推动绿色发展。
在水源保护方面,罗坑镇以铁腕手段守护水源水质。镇政府坚决贯彻国家水源保护要求,全面整治罗坑水库、黄沙水库禁养区,依法依规拆除415 间猪舍,促使剩余猪舍全部退养;同时建立常态化巡查机制,严厉打击非法采砂、钓鱼、游泳等污染水质行为,从源头上杜绝污染隐患。此外,大力推进污水收集处理工程,建成 74 座村级污水处理设施、1 座镇级水质净化厂,131 条自然村完成农村生活污水攻坚整治任务,超额完成 2024 年区政府下达目标,切实保障了电白区饮用水安全。
在森林生态建设上,罗坑镇积极响应绿美广东号召,全力推进护林增绿行动。红星码头岭公园、和睦广场等多个绿化示范点相继落成,成为居民休闲赏景的好去处。2025 年,罗坑镇规划种植 6850 株树木,截至目前已投入222.159 万元,实际种植苗木7060株,超额完成任务。黄花风铃树、凤凰树、蓝花楹等景观乔木的大规模种植,不仅提升了绿化质量,更让罗坑镇凭借显著的生态优势,获评绿美电白生态建设 “优秀” 等次,并荣获 “广东省森林小镇” 称号。
当夕阳的余晖洒在罗坑水库的粼粼波光上,当山间的萤火虫点亮夜的星光,这座小镇正用生态底色绘就发展底色,用文旅融合书写振兴文章。从守护一库清水到培育一片产业,从建设一条道路到温暖一方民心,罗坑镇在青山绿水间走出了一条特色发展之路。未来的罗坑,必将在"绿美广东"的画卷中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让"电白后花园"的芬芳飘向更远的地方。
文 / 电白区新闻中心全媒体记者 崔华星
图 / 电白区新闻中心全媒体记者 何伟
--------------------------------
编辑:杨伟盛
版式:何伟
终审:赖广昭
总监:陈妍
本微信平台部分图片与视频可能源于网络,如涉权属争议,联系即删。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